前天改变了往常直播讲解新课的形式,通知学生十点开始独自观看智慧云平台视频讲解,然后十点半开始钉钉直播答疑解惑。
佩熙是班级里特别敏感的一个小女孩,她主动连麦问,是不是只要是平平的线就是四边形了?在她的问话中我理解孩子还不太能准确的说出四边形的边都是直的。
我问她什么是平平的线,她说就是那种直直的线。哦,于是我问她:“你是否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她想了想告诉我:“就是那种有四条直直的边,还有四个角的图形。”
在孩子眼中,她的第一感觉是平平的线,还无法用专业的数学术语来表达直的意思。但在和她的互动中,就可以挖掘她内心的想法,让她自己了解什么是直直的线。
佩熙给我的感觉特别好,她从以前的发言听不到,到现在能够主动连麦询问自己疑惑的问题,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从这里我也感觉到孩子自己听课的时候是有思考的,而且带着思考去动手实践,这也是我打算教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方法。
本来,以前都是我带着孩子们学习新课,但想着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教是为了学而服务,所以我想让孩子们自己看,然后在帮扶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自己听课。
当我布置这样的作业时我是很忐忑的,担心有一部分孩子不会听课,要么只关注画面没有详细听到讲解;要么是关注了讲解又看不到书写的格式;或者就是听而听,为了听完而听完;总之,就是不太会听。
但是,如果不教给孩子们听的方法,他们就永远希望得到老师的帮扶。虽然,我在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毕竟要培养的是未来的孩子,我希望他们未来是可以为自己负责的,是能够独自一个人主动学习的。
我强忍着自己的忐忑,坚持了三次新课让孩子们去独自听,然后每次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十分钟答疑解惑的时间。
今日,让有问题的孩子主动连麦问,明泽在公屏上打字幕说自己没有问题。我请他连麦,谈谈自己听懂了什么。我看到他一下子被问住了,抬起眼想不起来。我提醒他说你也根据听课内容做过《课时练》了,那在做题过程中你有没有了解都做的什么,你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了解的。
他无法很好的总结出来到底学了什么,那也就是让我感觉到孩子在听,也听懂了,但由于听课过程中仅仅只是在听,大脑集中在理解视频讲解的内容,而忽视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要想内化,就必须跟着视频讲解动手,动脑,动嘴,仔细观察,学习结束后还要看看笔记,然后加以理解。但孩子们往往就趋向于完成听课内容,而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于是,我问明泽,:“那你知不知道如果要求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你准备怎么办?正方形呢?”他恍然大悟,开始侃侃而谈,几种方法都能理解和明白,仅仅是出现了专业术语方面的问题,比如长加宽的和,他会表达成长加宽的周长,比如先知道一条边的长再乘四,他会表达成一条边的周长再乘四。也就是孩子在自己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动口讲,造成知识虽然理解,但没有主动的从大脑中形成语言,就造成词不达意。所以,孩子听了,但还需要明确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与表达。
我告诉全班的孩子,我和明泽的对话就相当于大家在听课,我们对话过程中的内容你也可以在自己嘴里边听边说出来,这样就可以检测意思对不对。如果在心里说,就等于没有说,没有发现语言说出来改变了自己的本意。所以,以后自己听课的时候,可以带上笔,带上大脑,还要带上嘴巴,在观看过程中如果听不懂可以暂停,也可以往回看,看懂了会说了再往下来,这样就会增加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然后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我今日邀请几位孩子连麦,让他们说自己的方法,并在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了解自己如何更好的理解与表达。
梓潼说她听懂了新课内容,但填表格的题倒着求长就不会了。讲到这一题,我在公屏上提醒梓潼,询问她听懂了没有,并且很感谢她主动表达自己不懂的地方,让老师有地方可讲。
后来,浩宇连麦说他有几个题都有别的思路,想说一说。在他表达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方法挺好。给孩子们说,原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竟然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有些麻烦一点,有些就很简单,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慢慢的让我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灵活。而浩宇他能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带给我们更好的方向,这是一种多么好的思维习惯呀。但我更要表扬的是,他在自己听课的过程中一定特别用心去听,只有听懂了才能举一反三啊!所以,希望小朋友们以后也要学会独自听课的方法,慢慢让自己会自己解决问题,好吗?
一节课结束了。小组长反馈说有几个孩子错误很多,老师讲过的题还是有错误。我想,这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看视频的后果,但这些孩子无论老师讲解还是自己看,都不能做到用心听,是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拥有不好的学习态度,而家长又不能够想出好的方法来应对。如果家长有能力,孩子就不是这样的了。毕竟,这样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庭陪伴都是跟不上的,这需要我单独给家长沟通并了解他们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尝试着重视改变家庭环境,让孩子慢慢有好的学习态度。
毕竟,决定孩子学习状态的是孩子,家庭,教师。无论哪一方做的最好,都不可能决定一个孩子最终的学习状态。我认为,在我懂得网课方式有它的缺点的时候,我只能接受它的长处,也坦然接受它的不足。然后学会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反馈慢慢的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毕竟,现在找孩子们连麦他们虽然有拒接的,毕竟并不多,因为他们明白老师都能够给他们兜底,并不是批评加火冒三丈。
所以,我付出的,就一定会在班级教学中有所改变。毕竟,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积极向上的氛围,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总会习得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力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