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红楼

作者: 刘宏冬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07:38 被阅读0次

读红楼梦的几种境界,看看你是哪一种?

余少年时曾读红楼梦,只觉书中人物爱情甜蜜,离别凄惨,又听的几首红豆曲、葬花吟,不觉潸然泪下。青年时读红楼,也识得红楼中人,成长中的烦恼,悲欢离合,情非得已。年届中年,再读红楼,细细品味,却觉得人生百态,经历风风雨雨,谁不是红楼个中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一段红楼往事。

原来这红楼梦,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时期,读出来到有不同的感悟。余今将红楼梦理解之境界做几层归纳,让各位看官有个趣味,对各位自己的一篇红楼有个评价。理解红楼梦的境界分六重:

一重,没读过红楼梦,却也知道有个贾宝玉,也知道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因为红楼文化的传承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文化积淀里了,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重,少读红楼。少年时读红楼,凭着兴趣爱好,只读自己喜好的美好的一面,比如贾宝玉生于富贵之家,生活无忧无虑;再比如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只觉得无限美好却丝毫感觉不到个中愁滋味,因为没读到。

三重,细读红楼,乃知书中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利益瓜葛,也能感受到大户人家的家长里短、喜怒哀愁,也看家族内关系盘绕,矛盾冲突,如看宫斗剧《甄嬛传》一般,嬉笑怒骂、悲天悯人。如此境界,只能看到书中正面描写,却悟不出书内之真谛。

四重,读懂红楼,当今之红学界者,多为愿意研究红楼梦者,能透过书中文字表面,看到背后所影射的真东西,于是才有了红学界的各种猜测。二百年来,能真正读懂红楼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多年以来,信息不发达,很多史料故事不能为广大学者所公知,只能以自己的认知内猜测某段红楼文字大概影射何人,何时,何事,却无定论。如今互联网高度发展,信息发达,却很少有人沉下心来研究书中真意了。

五重,真读作者深意,由字面意思,读出背面之下一部宏大的史诗巨著,细研究书中不写之写,故事可以讲的比书中文字多出十倍,方不辜负了作者满纸荒唐言,字字皆血泪。如此境界,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史书所不写的真实历史故事。山石道人目前也正在此境界攀升之中,但还有更高一重境界。

六重,看书,如见真人真事一般,了解作者写红楼梦这部书的真正意图,将其演示给大家看,以警世人,方悟人生真谛。此境界,可见真悟道,弹指一挥间多少风流人物、痴男怨女于滚滚红尘之中经历爱恨情仇,顷刻灰飞烟灭。正是: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辗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接下来,山石道人为各位系统的解读红楼梦,欢迎大家留言提问,余为各位真爱红楼者一一作答,如觉得山石道人评的好,欢迎转发交流。

相关文章

  • 品味红楼

    读红楼梦的几种境界,看看你是哪一种? 余少年时曾读红楼梦,只觉书中人物爱情甜蜜,离别凄惨,又听的几首红豆曲、葬花吟...

  • 品味红楼

    【红楼梦】前言一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语...

  • 一场警幻梦境,道破红楼命数

    文/快乐心 #品《红楼梦》# 最爱《红楼梦》的第五回,以前读过,没有仔细品味,这一次听《蒋勋细说红楼梦》,突然有一...

  • 高三微写作汇总

    高一同学们,我推荐你们品味《红楼梦》。《红楼》在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占据独特地位,所谓“开篇不谈红楼梦,道尽千番也枉...

  • 经典阅读:细节需要品味2022-09-05

    经典阅读:细节需要品味 经典书籍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因此,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考究、品味。 比如,《红楼梦》中的香菱,...

  • 几梦红楼皆有得

    《红楼梦》是一本值得用一生去品味的书。 二十岁读红楼,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三十岁看红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一番风雨路三千,实为“叹”春也

    自读《红楼》,虽不尽其意,也略有体会。细细品味,不免忧神怅惘。大抵红楼女子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黛玉...

  • 红楼 | 小人物茗烟的分析

    红楼世界推荐大赞支持:《红楼梦》中的小人物也自有自己的光彩,值得细细品味。文章以宝玉的跟班小厮为分析对象,细致入微...

  • 精彩赏析|向红楼梦里的人物学习如何撕逼吵架

    红楼梦里有很多经典的人物,言谈举止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学习一番。红楼梦的故事中有很多撕逼的场景,每每撕逼,各位姑娘...

  • 每一次原谅,都是在长大

    最好的书,适合一读再读。就像生活,需要慢慢地品味。 《红楼梦》便是一本这样的书。重读《红楼梦》的乐趣在于,每一次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味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ib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