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原型档案》读书笔记

作者: Q_misky | 来源:发表于2017-03-29 17:09 被阅读954次

没见过海的时候,以为看不到尽头的湖水就是大海。没见过牛人的原型文件,以为自己画的就足够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过,总比别人给的伤害好。还是要多读书...

我们听了太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为要找到足够高大的巨人才值得站上去,以致于一直走在寻找的路上。如果足够幸运,遇到巨人还好;如果不是很幸运,那真的就只是在寻找了。很多时候,巨人的概念被我们无限的放大了,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受了自牛顿的影响,以为要在某个方面足够厉害才能称得上巨人,然而,并不是。只要比我们自己厉害一点点,只要他or她有一丢丢值得我们学习,那他or她也算是巨人,那我们也能“站在”他or她的肩上,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0 引言

  • 书名:《绝密原型档案:看看专业产品经理的原型是什么样》
  • 作者:Gara
  • 适合看这本书的人:产品经理、设计师
  • 读者:Q_misky
  • 一句话简介:产品经理逃不了、也画不完的原型啊😭

1 创意收集/IDEA 欲擒故纵

1.1 寻找创意的起点
  1. 艺术家??? OR 设计师???
  • 艺术家:追求作品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艺术家是在观察自己。
  • 设计师:为使用者服务;看待世界的方式是观察别人。
  1. 创意的来源
  • 创意是以日常的观察分析结果为基础,由某个点激发,通过联想与推理,得到与众不同的新方案的过程。创意要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解构观察的对象、联想事物、重组对象的过程。
  • 来自:需求分析、方案再生、颠覆性思维、人性化、科学推论。
1.2 制造创意的过程
  • 观察:强大的观察和图形记忆能力是创意的基础。
  • 结构对象:结构对象是消化吸收的过程。把一个完整的物体分开来,才知道每一个部位都承担了什么责任,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只有知道怎么分开,以后才知道怎么组合,剥离是创造的前提。
  • 联想。时间的联想、空间的联想、随即事物的联想。
  • 重组or再创造。打乱组合、替换部件、增减部件。
1.3 创意的结果
  • 执行。

2 用户画像/USER 妙笔神探

  1. 用户画像是什么?
    类似嫌疑人画像,做出产品使用者的大概样子。
  2. 为什么画像?
    使抽象的用户具体化,减少争论。
  3. 什么时候画像?
    市场方向和需求确认之后。
  4. 怎么画像?
    画像的核心是寻找或虚构一个尽量真实的用户记录他的各种信息,以避免产品设计过程中因为个人喜好对用户行为的臆想。
  5. 画像的步骤?
    • 步骤一:划定用户群
    • 用户所在的时空(时间、地点、年龄段)
    • 与用户接触的人群(职业、关注点、兴趣爱好)
    • 用户所在的环境(所在位置、出入场所)
    • 用户完成什么任务(产品的市场定位)
    • 用户完成任务使用的工具
  • 步骤二:线索与推理
    • 收集线索:寻找符合条件的人,真实记录他的所有信息。收集线索要客观、理性。
    • 线索筛选:多个维度交叉关联,制作多个可视化数据,可得到用户群体的整体结果。
      • 关联用户、事件、时间、场所,可以寻找目标用户共同的行为模式。
      • 关联用户、场所、工具、时间,可以寻找用户完成任务的习惯。
      • 关联用户、事件、场所、消费,可以寻找用户的消费习惯。
      • ......
  • 步骤三:提取总结:提取与产品相关的信息
  •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频繁考虑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用户画像信息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1. 画像的结果(产出物)?
  • 用户画像:包含用户的基本资料、背景、职业、以及与产品相关的细节。
  • 用户故事:假设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包括环境变化、工具、行为、对象等。

3 任务与流程/FLOW 步步逼近

3.1 为什么要做任务与流程?
  • 我们为需求“设计”产品,而设计是一个以需求为起点推理结论的过程。
  • 对任务与流程的梳理,是在“需求”和“设计”之间连上一条逻辑线。
3.2 什么时候开始?
  • 需求确定之后。
3.3怎么做任务与流程?
  • 从本质思考产品的逻辑,而不是拼凑功能。
  • 以逻辑推演流程,以用户行为来决定操作方式与界面,而不是用功能倒推界面。
3.4具体步骤?
  • 步骤一:拆分任务
    • 基于真实场景
      • 角色任务。不同角色的任务完成才是一个完整的任务过程。
    • 任务是否必须——精简任务流。
    • 检查任务的先后顺序
    • 转化为线上任务
      • 产品替换某角色。
      • 系统替换人工。
  • 步骤二:任务流程推理
    • 角色和行为。执行任务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谁、做什么,即某个角色来完成某个行为。通过考虑不同角色之间的行为是如何流转交接的,可以得到初步的流程方案。
    • 必要条件与必然结果。每一个行为是需要用户操作还是系统判断。
  • 步骤三:串联事件画面
    • 流程转化为界面。
    • 界面合并到流程中。
3.5 带来的结果(产出物)?
  • 业务流程图。
  • 界面流程。
  • 产品低保真原型。

4 界面/PROTOTYPE 还原真相

4.1 什么是界面设计?
  1. 界面设计应该包括内容设计人机交互两部分。
  2. 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想想每个元件为什么出现在界面上,是因为“好看”,还是出现在这里有“价值”。
4.2 什么时候进行界面设计?
  • 在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内容结构。
4.3 怎么设计界面原型?
  1. 所有的一切都将围绕内容展开。
  2. 内容结构梳理
  • 核心任务模块:有哪些?
  • 任务结果的模块:核心任务完成之后导致哪些结果?
  • 重要条件:完成核心任务需要哪些条件?
  • 附带内容:如个人中心、设置中心。
  1. 页面模块:都有哪些页面?
  2. 衍生页面:
  • 向下延生:一个页面是另一个页面的结果。
  • 平级衍生:一个页面存在不同的状态。
4.4 常见的页面有哪几种?
  1. 展示页
  • 用户喜欢的
  • 和主要任务相关的
  1. 列表页
  • 排序。排序规则(按时间?按字母?按关注度?...)
  • 分类与筛选、标签。分类的层级?
  • 搜索。搜索方式?(精确搜索?模糊搜索?自动联想?)
  1. 正文页
  • 方便用户查找相关信息。
  • 展示吸引用户的信息。
  • 方便用户阅读、快速浏览。
  1. 功能页
  • 可控。建立用户的控制感,要做到过程可控、结果可控。
  • 拆分任务。
  • 时间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 看到并操作。用户完成某个任务时,保证内容清楚,没有歧义。
  1. 辅助与特殊页面
  • 欢迎页。
  • 过渡页。
  • 加载页。
  • 沉浸式页面。不要打扰用户。
4.5 界面设计时,问自己?
  1. 目的:这个页面是为了谁和为了什么?
  2. 内容:这个页面有什么和有多少?
  3. 模块:收纳了哪些内容?
  4. 数据:内容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内容和数据都有来源。
  5. 运营:人的工作是谁做的和做多少?

5 交互理念/INTERACTIVE 人在现场

5.1 怎么做交互?

告诉用户:

  1. 他在哪里?
  • 设计清晰的导航系统。
  1. 他是谁?
  • 身份还是状态?
  1. 他要做什么?
  • 注意人为错误
  • 为情绪而设计:采用情感化元素,给产品赋予人格
  • 为特殊情况:第一次?异常情况?

6 风格指南/COMPONENT 解密设计逻辑

  1. 风格指南:产品的设计规范文档,包含了产品的主要界面、色彩构成、控件、图标文字、动态说明等。它是视觉设计的依据,也是开发的素材。

  2. 本书中的其他部分主要介绍了iOS和android控件的区别,有兴趣的留言,我专门整理一份。

读到这里的福利😁

  1. Gara的原型 密码: 3i7r【侵删!】

—— The End!——


延伸阅读:
你知道&不知道的流程图
产品流程之注册
产品流程之登录
微信注册登录流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爱你千千万万遍:总结很到位🤗
    iOS和android控件的区别,大神整理啦吗?
  • 龙爪槐守望者:这本书配图很精美也很实用,不过不喜欢这书的叙述方式,开头好几页的各种人推荐,然后每章节都有一个邮件风格开头,和内容毫无关系浪费纸张

本文标题:《绝密原型档案》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mo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