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下上古歌谣的韵调

学习下上古歌谣的韵调

作者: 半蜗 | 来源:发表于2021-03-25 21:08 被阅读0次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的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

“舜即帝位……击石附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漫长时期,大量的原始歌谣在当时只能口头流传,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今天所看到的原始歌谣,都是后人辑录的,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存留。如: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里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用古朴的二言形式表现原始的狩猎生活情状。

《礼记郊特性》里相传为伊耆氏(即传说中的神农氏,一说指尧)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是蜡祭时的祝词,即“咒语”,表达初民企图控制或征服自然灾害的愿望,而相信语言可以控制自然力,相信世界可以随主观意志而改变,正是初民的精神状态。

其它依靠切实的考古资料(主要是甲骨卜辞)和信实可据的典籍比较考核,也清理出一些歌咏初民特有生活情状、风调简朴的古歌,例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三七五)

求雨和祁年的卜辞是甲骨卜辞中的重要内容,上面这句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体现出原始占歌的风貌。

“贡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易贲》六四);

“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易中孚》九二)。

《周易》筮辞中这些句段,展示初民婚嫁、战争、劳动、友情等丰富的生活,流畅叶韵,有节奏感,具有原始歌谣的影像。

这种古朴的形式恰在甲骨卜辞与《诗经》之间,呈现为过渡状态,或许原始歌谣演进发展就是我们最早的诗,歌谣是诗的基因。

相关文章

  • 学习下上古歌谣的韵调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我国古籍...

  • 上古歌谣

    一、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始见皇甫谧《帝王世纪》据传为尧时八十老人所歌...

  •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 初民的歌谣 识记: 1、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① 《吕氏春秋•古乐》:昔...

  • 先秦文学

    上古文学 一、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1.弹歌(劳动歌谣: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 断竹,续竹; (...

  • 古诗新读——弹歌

    弹歌 先秦:佚名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赏析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

  • 复习打卡1

    上古歌谣(记忆:上古民歌民谣,合乐,徒歌;思想,感情,生产,低下;题材;集体性,综合性,直接性;词句,节奏;赋) ...

  • 都说“诗的源头是歌谣”(953)

    说起《诗经》,说起诗的源头是歌谣,朱自清在文中是这么写着的,“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

  • 紅樓香韻

    任何人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韵调,人有自身的韵味风度,酒有酒的香醇秉性,书画含有意韵神气。艺术韵调同香气韵调,都是美的...

  • 雪下的歌谣

    我亲爱的 你如今正在何处呢? 鲜妍的五月花堆成的锦簇上么? 寒冬凛冽夹着狂风的雪 落在你的心上 也会化作无物 盛夏...

  • 九歌-引

    === 引(上)=== 师父说,这世上自上古以来,便流传了九首歌谣。那歌谣是由神所创,故而每一首都颇具神力,能起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下上古歌谣的韵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nr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