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又向我感叹说:原来养个孩子那么难,处理孩子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真的比上班辛苦多了。
是啊,现在的家长可不好当,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着他们那个年龄的特点,问题是一波接着一波,走路还能歇歇脚呢,但养孩子,没有!
三岁之前——你不懂孩子,孩子更不懂你
三岁之前的孩子,宝爸宝妈简直像上辈子欠了他们的,不明原因的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哄孩子睡个觉吃个饭比登天还难。

三岁前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陌生感,他们所处环境有一点点的波动都可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哭哭闹闹很正常。宝宝的这个时期,虽然让宝爸宝妈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无忧忧虑的长大或将来回忆起养娃之路,相信会满满的幸福的。
幼儿园时期:不见就是思念
孩子进入幼儿园,宝爸、宝妈虽然不能时时刻刻陪在身边,但他们的心却跟着孩子飞走了,上着班,吃着饭,满脑子都是孩子。
孩子刚走没一会,爸爸妈妈却感觉就像隔了半个世纪。
放学后,孩子一见到妈妈就钻进了怀里,小嘴里说着:“妈妈,今天好想你啊,我有一颗糖,你吃好不好?”。
牵起他的小手,拿起他的小书包,幸福就不言而喻。
对孩子的思念也很辛苦,对不对?

小学时期:喜忧参半
孩子成绩进步了,爸爸妈妈做了一桌好饭菜;孩子成绩下降了,唉声叹气好几天。
周末陪陪孩子,孩子在笑也在闹,快乐降临的也很快。
孩子放学回家后,丢下书包就进入了游戏的大门,爸妈不发话,吃饭都能忘。
陪孩子写作业,半夜都可能睡不了觉,不是作业多,而是拖拉磨蹭个没完,只要坐在书桌前,眼睛就像猫头鹰。左看看,右看看,时间滴滴答答的过,作业才写了不到两行。
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操心最多,学习、生活和性格,哪一样都落不下。

孩子的青春期:孩子吼一声,父母很心痛
“叛逆”是青春期孩子最大的标签,父母说一句,他能顶十句;父母问一句,他可能一句都不说;父母问的多了,他不耐烦的回一句:我的事,不用你们管!
就这样一句话,把父母与自己的界线分的很清楚,父母很心痛,他还无动于衷的关上了门,父母在外头,他在里头。
孩子的青春期绝对是父母伤心最多的时期,与孩子言语上难以沟通,距离上难以靠近,孩子也很少顾及父母的感受,语言或行动都很令父母伤心。

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他们本身也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自己也很迷茫,不能像小孩子一样跟爸爸妈妈撒娇,也无法做到像成年人那样理智的处理问题,因此,他他们的烦恼也很多。
父母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与他们沟通,比如,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或一家人在一起相谈甚欢的时候,来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心中的疑惑。
孩子的成长道路很长,父母的育儿路也很辛苦,但爸爸妈妈要相信,最终获得幸福和快乐远远高于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