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要去做保险时,所有认识我的人都惊呆了,更加觉得不可思议,我主动选择去做了保险!
朋友们只以为我是为了自己寻找更加优质商品.没想到!我认真了!
1、在保险公司做代理人:
既然选择了去远方,就不去想能否成功,只顾风雨兼程。做保险就是做保险销售员,考察了寿险行业,我决定进入大家熟知的平安人寿,选择平安人寿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知名度让我安心!我认为保险营销发展方向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而不是强买强卖。
经过新人训练,我对保险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背话术”和“打陌生电话”,我是非常不愿意做的。由于我不愿意背话术,影响了结业成绩,领导找我谈话,我说和客户的交流,是基于自己对保险的理解去解决客户的需求问题,我觉得我应该在了解保险行业的资讯和多家公司的产品的对比信息,这样我才能更好地说服我的顾客。“背话术”听起来专业,并不是真的专业。我的领导,你是一个很用心的学员,但我劝你不要太较真,你话术可以不背,但是产品对比资料我们没有,营销就是能成功地激发别人的需求,帮助他们提前做好风险防范,这才是保险营销。但是我没有被说服。
我拒绝拨打陌生电话,也拒绝过程中高跟鞋背诵话术,我想要了解多家产品.我感到了束缚.
我从网上知道了原来国外的保险营销是综合业务,保险代理公司能代理多家保险公司产品,而且寿险、财产险都可以做,我高兴极了,看来我的思路没错,保险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产销分离一定是趋势,我干嘛要在保险公司只卖一种产品呢?
当时我是主动投奔这个团队的。由于我的不服从所得没有得到挽留,她悻悻地说,你走吧,不过你会发现外面的代理公司都是骗人的,他们说的高佣金是兑不了现的。
2、保险代理公司代理人:
保险产业多元化后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保险代理商.代理多家保险产品.但还是停留在产品导向上.我在想.什么才是最优方案呢?同类产品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是哪一款?
我坚持认为,保险代理人在产品选择上一定是优于单一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的,与其给客户说漂亮话,还不如给他最佳性价比的方案来得实际,而且保险产品比较复杂,客户没有辨别能力,很容易受人误导.
这才是真正保险人做的事,方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经常说只有最适合的产品,没有最好的产品,销售的技巧就是让客户觉得他们推荐的产品各方面都符合客户的需求。
但在我看来,也许客户都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帮客户做好需求分析,才是选择合适方案的第一步。时间久了,我发现代理公司不过是保险公司营销机构的翻版,公司主推的产品一般都是和保险公司签约条件最好的,并不是客户观、公正地去评价一款产品,而且训练和展业模式更多的是产品导向,而不是需求导向.
3、在保险经纪公司做经纪人:
在研究了代理公司的经营模式后,我开始想有没有像律师一样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打理保险事务的平台呢?结果一打听,还真有保险经纪公司,不过大多数是做财产保险和责任险的,经营寿险的很少。终于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了一家,在考察一段时间后,我闭门一个月,学习保险经纪知识,并同年考取了经纪人资格证书.
这一次,我觉得是我能真正站在客户立场为客户说话了,我认为保险营销的核心就是建立信任,信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与人的信任,一个是别人对你专业的信任,你是什么立场,即你为谁说话,是人与人信任的重要部分,即客户只管你是不是站在他的立场为他办事,以及有多大能力(专业度)帮他办好事。
这种信任是基于理性的判断,而非感性的,理性地处理问题会防止判断失误。有了这样的信任基础,你才能真正地和客户一起共同来解决他们家庭的保障和财务规划问题。
其实保险销售是一种金融服务,在销售过程中我们并不只是单纯地销售保险产品,而是运用保险产品去解决他们家庭的保障和财务问题,问题的诊断、分析、提出方案、协助实施、后期的维护保全等都是经纪人服务的内容。
接下来的日子,我保持中立,客观、理性的为客户制定保险方案.我为客户节省了时间、精力,为他创造了价值,而他们认可了这种价值,同时也愿意为这种价值付费。在保险圈的日子里我获得了自己始料未及的国内外各大顶级奖项.很感谢客户的信任成就了今天的我.我的家人、朋友也不再怀疑我的选择,纷纷帮我介绍客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