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童与诗

孩童与诗

作者: 筑白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0:10 被阅读0次

如果一个孩子问:一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相信这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

写诗,从读诗开始。孩子们可能更容易被故事的讲述和形式吸引,和诗之间则存在着隔阂与距离,其实他们只是缺少某个诗人或者某首歌谣拨动心里的摇铃。孩童与诗本是相通的。

余光中是我们所熟知的诗人,他曾说,南京是他“生命的起点”与“一切回忆的源头”。他脍炙人口的译诗是将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Siegfried Sasson)《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的经典诗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还翻译了佛洛斯特(Robert Frost)《雪晚林边歇马》(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结尾是这样写的:

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羡,

但是我已经有约在先,

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当父母陪着孩子读这本诗与画结合的书时,有很多话题可以延伸,这些鲜活的句子里,有语言的节奏,有饱满的人生。

儿童可以阅读哪些诗?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也不那么好掌握。有两类是确定无疑的:儿童自己创作的诗、成人为儿童创作的诗,这些专门创作的诗是儿童可以阅读的,但还有更加宽泛的部分:适合儿童阅读的诗。这些诗也许是讲好玩的生活,也许是英雄的咏叹,也许还捎带着点阴沉的味道,更多地通过诗的语调而非意义传达给儿童多样的生活感受,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来体会。

好玩、敏锐的诗为孩童所喜欢,我们古诗中就有不少,并不是专为孩童创作,但朗朗上口,意境有趣,非常适合孩童来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还有很多童谣,也有诗歌的韵味。读了好诗,起码有一个好处,孩子们可以辨认有些故意看上去很浅显直白的诗,刻意雕饰的痕迹变得清晰可见。

儿童对于节奏的感知,对于重复的热爱,对于生活的好奇,自由天然的性情,让他们与诗歌相契相合。我们有时候觉得诗很遥远,其实诗不在远方,就在日常的生活中,诗意注入某些瞬间,凝固成若干个段落。生活中有各种鼓励我们去写一首诗的启示,我们能做的只有让诗意流淌。

诗歌的想象基于生活,诗人对生活的直接感受,经过想象的再创造,成为一串语言的铃铛。写诗自然是有技巧的,但又远远超越技巧。诗的最特别之处是从节奏和韵律中,在诗歌的长河里,充分地体会到生活充满未知,面向未来细致地发掘、勇敢地探索,在虚实和深浅、重复和变化中体会真善美,产生强烈共鸣,给人以希望。

诗是发光体,读一首诗,或者写一首诗,你定格那些在心里飞掠而过的瞬间,一定可以看到星星也在赞许你。

相关文章

  • 孩童与诗

    如果一个孩子问:一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相信这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 写诗,从读诗开始。孩子们可能更容易被故事的...

  • 诗—孩童与阳光

    阳光炙热万物枯萎、凋谢“阴暗角落”愈加紧缩消失成一个点 孩童置身在柏油路他觑着眼一把明晃晃的利剑当空横陈 喉结蠕动...

  • 孩童诗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简析】《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

  • 孩童与成人

    今天,高考第一天。 想起18年前自己参考的情景。当时我们还是7月。感觉就在眼前。 那时候,对成人后的生活一无所知。...

  • 孩童与溪

    晨光露水行,湿了 行走与水溪,乐了 嬉戏欢乐行,笑了 心灵纯与真,来了

  • 夏日与孩童

    飞机在晴空中划线 白云一直一直延续 奔跑中浅浅的呼吸 在肩上摇曳的树荫 热红的脸 凉凉的风 笨笨的甲壳虫 透光的白...

  • 孩童与成长

    夜空的星 一闪一闪 似孩童的眼 充满着 懵懂和希望 我希望 不要长大 没有烦恼 生活在童话中 灵魂能自由地翱翔

  • 孩童与蒲公英

    春回大地新绿生, 乡野处处绽蒲公。 顽童轻握眉飞笑, 吹散绒球随风行。 疑问小伞飞去哪? 凝望花蒂手不松。 落户万...

  • 成人与孩童

    成人的认知中,总以为孩子好欺、可欺,于是总对孩子们说各种各样的谎言。殊不知,孩子的心里都是清明得很,他们能分善恶、...

  • 孩童,孩童

    孩童,孩童 By Alex Lee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童与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u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