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青春
对待孩子,“以身作则”比“耳提面命”更重要。

对待孩子,“以身作则”比“耳提面命”更重要。

作者: 茉莉果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8:35 被阅读65次
01 孩子的任何习惯,都是父母养成的。

大概在小朋友两岁多的时候。

当我擦桌抹柜时,他会自己从桌上拿出一张湿巾纸,在一旁擦试着桌柜。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擦得很有条理。

后来,我告诉他要爱护自己的物品,鼓励他擦拭自己的物品,像每天都会骑的扭扭车、自行车,还有玩具之类的物品。

当我扫地拖地时,他会主动跑过来要求帮忙,执意要用又长又沉的拖把。正好家里有一个擦玻璃的,样式和拖把相似,轻便短小,拿来给小朋友拖地使用,最合适不过了。

没想到,拖起地来,居然也是有模有样,不亦乐乎。

起初,我觉得小朋友可能只是模仿,到后来发现小小的人儿,做事也会如此认真,有章可循,不但专心致志,还饶有兴致,甚至有些一丝不苟。

那个时候,我会想,难道喜欢整理也有遗传基因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好像对整理也很热衷。想来,也是因为那个时候妈妈经常整理收拾家的缘故。

记得那个时候,妈妈将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一物一位。时不时地将家里的物品变换位置,调整布局。

这种变化点缀着生活,让小小的我感受到生活可以如此设计和布置。在这种的环境里,我耳目濡染,不知不觉中,对整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来没人教我,也从来没人让我做,但就是喜欢,而且似乎还很擅长,像是刻在基因里。

大概,小朋友现在的这些表现,跟我小时候是一样的,因为妈妈对我的影响,映射到了我对他的影响。

认真拖地的小朋友
02 妈妈和孩子,就像原件和复印件。

有一天,姥姥说:“你看,宝宝都是跟你学的。你整理收拾,他跟着你整理收拾;你要是看书学习,他肯定也会跟你学。”

为了验证姥姥的话,第二天下班回家,我一改往常的整理收拾,拿出一本书,坐在桌子边上,开始翻看起来。

很快,在一旁玩耍的小朋友,发现了坐在书桌旁的我,像是有种魔法吸引着他,他自己从书柜里拿出一个本和一支笔,坐在我边上开始写起字来。

准确地说,不是在“写”,而是在“画”,画的不是“字”,而是“符号”。他正在天马行空地创造自己的“字”,一笔一划,每一个符号看起来像独立的象形文字。

看来,他掌握了汉字是独立方形的思路,跟英文单词的一长串字母不同。写完后,还用手指着自己创作出来的“字”,念出声来。时而,读出汉字音来,时而,读出他自己创作的“语言”。

小朋友的行为,不仅验证了姥姥说的话,更说明了一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说,孩子在未成年前的任何习惯,都是父母在无形之中养成的。

这些习惯,有好的,不好的,通常并不是父母手把手、一步步地教,而是父母的行为影响了孩子,教会了孩子。

03 跳出思维的误区,做出新的尝试。

最近在看《GO Put Your Strength to Work》,上面讲了一段关于“思维误区”的话:

“多年来你逐渐形成了一些信念,而这些信念现在在你心中深深地扎了根,这样一来,无论你有什么新的心得,你所处的环境对你多么有利,你都无法发挥你的优势,你的问题不在于你不懂得怎么去做,或者是有人不让你这样去做,而在于,你自己根本连试都不曾试过。”

看了这段话,我猛然觉得当头棒喝,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回想几个月前,为了给小朋友找外教,我咨询了一位在美国的好友,她有非常丰富的幼儿英语教学经验,懂得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本想请她帮忙推荐一位在北京的外教,没想到她给了我这样的反馈:

“我觉得你的口语还不错,完全可以自己在家教孩子,像找外教或培训机构,这种一周两次课的体量太小。英语学习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

听了朋友的话,我半信半疑。信的是,自己应该具备教四岁小朋友英语的能力;疑的是,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我能行吗?

曾经接触过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女外教,唱歌跳舞,绘画游戏,样样精通。只要给她一个Topic,她能立马做出一堂生动有趣,让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课来。这也是经验的积累,没有谁天生就懂幼儿教育,天生就懂孩子心理。

转念一想,试都没试一下,怎么就能否定自己呢?既然朋友都那么认可我,我何不自己一试?

于是,我开启了在家教小朋友英语的计划。说做就做,先在网上查询资料,又在朋友的推荐下,买来一本幼儿英语教学的书籍。

从孩子的自身发展规律,语言习得的方法,开启英语启蒙的第一步,磨耳朵。语言的学习,必须遵循听说读写,输入得多,自然就能输出。

我决定用小朋友学说中文的思路,来教他学英语。给小朋友听原汁原味的英文儿歌,看原汁原味的原版动画,慢慢建立起小朋友对英语的兴趣。

虽然以前也给小朋友听儿歌,看动画,但是并不系统。这次,我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创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来,让小朋友满满地融入进去。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事、脾气秉性,好的,亦或不好的,小朋友就像一个大海绵,将这些全盘吸收。

在TA是非观没有形成前,父母所做的一切,在TA那里都是正确的,都是TA的参照物,因为TA还不知道孰对孰错。

作为父母,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些时候,对待孩子,“以身作则”比“耳提面命”更重要。

相关文章

  • 对待孩子,“以身作则”比“耳提面命”更重要。

    01 孩子的任何习惯,都是父母养成的。 大概在小朋友两岁多的时候。 当我擦桌抹柜时,他会自己从桌上拿出一张湿巾纸,...

  • 育儿最失败的9句话,80%的家长正在说!

    我们都知道父母要以身作则,然而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行为”很重要,却忘了“说话”有时比“行动”更容易让孩子有直接的感受...

  • 《团体辅导的九个难题》读后感

    作为妈妈,努力去理解和陪伴孩子成长的决心比洞察孩子正确与否更为重要。 很多妈妈对待孩子会更注重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否正...

  • 勇敢出发,用心生活,成长的路上,智慧在闪光

    1.成长的寓言 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荆棘。再没有什么,比寓言更懂孩子。和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不同,寓言总是以...

  • 如何教导孩子正确玩手机?

    中国人常说“言传身教”。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耳提面命教过孩子什么东西要重要的多。 所以,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倡过,想...

  • 以爱的方式从事教育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对待,更不能向学生敞...

  • 以爱的方式从事教育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对待,更不能向学生敞...

  • 孩子犯错,家长的错!

    1、教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在教育、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不能仅仅是一句空话。就像很多父母都知道打骂孩子...

  • 理由

    比重要更重要的比伤感更伤感的比绝望更绝望的比快乐更快乐的比疯狂更疯狂的比残忍更残忍的比爱恋更爱恋的比悲剧更悲剧的比...

  • 2022年4月20日《纪律教育》培训总结—霍韶飞+春蕾五幼

    一.感受 1.对待孩子要用对方法,不比较,定目标,完成目标。 2.心平气和的接受孩子的差异 ,以身作则,纪律教育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待孩子,“以身作则”比“耳提面命”更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cn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