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风狂雨骤时,读读佛诗听听佛歌

作者: 马风 | 来源:发表于2016-05-09 08:28 被阅读469次
心里风狂雨骤时,读读佛诗听听佛歌

人的心境,好比天空。不会总是阳光明媚,彩霞灿烂,星斗闪耀。必定也有阴云密布,雷鸣电闪,风狂雨骤的时候。而且,后面这样的情景,甚至多于前面,胜过前面。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处,十有八九。这个比例,或许有一点夸张,但的确道出了人的处境的一个实在状态,经常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面对,无可逃避。

那么,心里边,果真风狂雨骤了,如何面对?惊慌失措,不知怎样是好;大发雷霆,骂这个怨那个;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无精打采;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借酒浇愁,青楼买笑。这些,都不可取。

最最重要的,要冷静,从容应对,得有种泰山压顶不弯腰,心不跳,面不改色的劲头和气魄。可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条条大道通罗马,绝不止一招一式。不过,假如有条件,不妨读读佛诗,听听佛歌。一字字,一声声,仿佛汇聚成了一泓清泉,潺潺流进你的心中,带来温馨的滋润。又像一股股和风,把心头的阴霾,吹散吹尽,亮起一轮朝阳,让人豁然开朗,心明眼亮起来。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这是名僧皎然的《秋夜宿破山寺》。破山寺就是兴福寺,不写“兴福”,偏要写“破山”,除了与题目中的“秋夜”相融相合,更要紧的是,以此寄寓着对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清澈认识。“兴”只是个暂时的存在,“破”才是最本质的状态。

“落”与“空”,“古”与“残”,仍然是“破”的意念和形象的延续和体现,不仅是眼中所见,更是心中所感。看来是在写景,实则写情,写清灯黄卷给予的参悟,写打坐修炼的成果。

后两句,禅的韵味更显浓郁,丰厚了。“昔日”的所有人与事,一个“尽”字,全被涵盖其中了。自然会联想起经典的偈语,“本来无一物,何事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那么,有的是什么呢?是飘来飘去幻化不定的“寒云”。别看它虚无缥缈,可却是永恒的存在,所以“夜夜自飞还”,它也从不“惹尘埃”。

可止,是一位曾被唐朝廷赐予紫衣的大法师,他留下一首《经舍遇雨》。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空门“用两个“寂寂”来形容,足见“寂”的程度多么高了。在这样“空”和“寂”的环境中,还要强调“吾身”的“淡”,实际是“心”的“淡”,精神灵魂的“淡”。因此,即使沾染那么一点点不洁的“尘”,也要借助“雨”洗掉。这“雨”是大自然的象征,是上天恩赐的,对于洁身和洁心,都是贵重的珍品,必得心存感激。

仰望着与天际相接的修习之地,皈依佛门的虔诚之“情”,感激之“情”无尽无了。之所以要“淡吾身”,恰恰为了偿还这个“情”。

“白云”带来了心灵的得大自在,沉浸在极乐世界里,好比飞翔的小鸟,在一片芳香的春天里,如醉如痴,尽兴嬉戏,遨游。

心里风狂雨骤时,读读佛诗听听佛歌

“南台静坐一爐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此诗为生平不详的禅师守安所作,题目是《南台静坐》。面对“一爐香”火,缭缭绕绕,安详自在地“静坐”,多么宁和平静,怡然自得。一切忧虑烦恼,早已六根除尽,如散去的烟雾,淡去,远去,最后变得无影无踪。

这样的“静坐”,并不是“凝然”的静下心来,要排除掉什么杂念“妄想”,这些全都用不着,而是归根结底,天下本“无事”,何必要“商量”这个,“商量”那个呢。细细想来,眼前看到的一切,身边周围的一切,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还是用前面引录过的那句经典偈语来说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值得一读的佛诗,很多。上面重点介绍的几首,作者全是皈依佛门的得道者,其字其句,都经由苦心修炼鎔铸而成,如在听晨钟暮鼓,重重的叩击着心扉,会收获许多的感悟,醍醐灌顶,胜读十年书,从而冷静清醒的看待自己,看待人生。

心里风狂雨骤时,读读佛诗听听佛歌

说到聆听佛歌,首选的自然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是经中之经,典中之典。“心经”几乎全由警世偈句连缀而成,可谓触目惊心。当然必须全神关注的反复默念,反复咀嚼,才能了解其中深意。

比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等等,皆字字珠玑,闪烁着禅韵的光辉,揭示了佛学的真谛。

咏唱“心经”的版本极多。众僧齐唱的,音色略显芜杂,但由于是男声,音域限定在中低音部,因此深沉,浑厚,悠远。特别是渗透着修行者对经典的虔诚,恭奉,一咏三叹,更具有冲击力。

王菲演唱的“心经”,以音质的柔美,细腻,澄澈取胜。加上演唱技巧高超,节奏,强弱,气息的处理,都极到位,很有感染力,在领略佛家经典的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只是过于“技巧化”了,对原作的天然质朴,深厚悠长,有点减弱,算是美中不足。

“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相见。”

上面的歌词,选自仓央嘉措的诗作《那一天》。这首佛歌广为流传,特别是藏族歌手降央卓玛演唱的版本,淳厚绝美的女中音,简直就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不能不听。

仓央嘉措,既是修成正果的活佛,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将佛学哲理与艺术美感,圆满融汇在一起,很深厚凝重,又轻灵飘逸。通过“一日”,“一夜“,“一年”,“一世”的层层叠进,将一个信徒对佛界大圣大贤的敬仰崇拜,借助生动的细节,倾诉得情真意切,火一般炽烈,水一般清纯。最后一句“我已飞”,声音一下子变得激越高亢,进入超出世俗的境界,佛歌推向高潮。

心里风狂雨骤时,读读佛诗听听佛歌

《阿弥陀佛在心间》,歌词通俗朴实,如同白话:“阿弥陀佛在心间,他教我不贪不厌。阿弥陀佛在心间,抛开红尘多杂念。”女歌手龚玥声音甜美清纯,如吐露心曲,十分动听,一声声沁人肺腑,余音袅袅。

相关文章

  • 心里风狂雨骤时,读读佛诗听听佛歌

    人的心境,好比天空。不会总是阳光明媚,彩霞灿烂,星斗闪耀。必定也有阴云密布,雷鸣电闪,风狂雨骤的时候。而且,后面这...

  • 清净一下灵魂

    读读佛经,听听闹铃 敲敲木鱼,吹吹凉风 袅袅梵音,芸芸众生 静静灵魂,淡淡香茗 …… 清净假日,阿弥陀佛

  • 读佛

    痛苦想不开时我会读读佛学,佛说世人皆是苦中作乐,人世苦为根本,于是遁入空门,修证佛法,摒弃俗欲。佛的世界和人的世界...

  • 游佛慧山

    心里有佛, 眼中是佛, 阿弥陀佛, 佛不用说自己是佛! 佛山佛像, 佛语佛德, 佛成就山, 还是高山承载了佛! 上...

  • 问佛/拉萨禅诗选

    问佛 诗/拉萨 问佛 一 拉萨问佛 路上失了二百银...

  • 学佛、信佛

    学佛不是拜拜佛像,读读经典,学佛要学佛的慈悲,学佛的知见,心量,胸怀,很多人包括没有认真读经典前的我也有一些排斥别...

  • 佛同住一世有望解脱成就,你们会珍惜吗?(幸福人生)

    “佛住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忏悔自己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作为一名佛弟子,读到这四句时,心里怎会不有所...

  • 闲读《随园诗话》(290)

    【原书补遗卷六·四六】法时帆学士造诗龛,题云:“情有不容已,语有不自知。天籁与人籁,感召而成诗。”又曰:“见佛佛在...

  • 佛是快乐佛,心是如来心

    佛是快乐佛, 心是如来心。 本来无你我, 何来假与真? #无相先生# 两张小佛牌:浴佛歌&得意忘佛

  • 佛(诗)

    佛的世界一片清明 有阳光 从草编的帘子里,轻轻透进 透进这一方天地 也透进人的内心 于是心底的某个地方 顷刻之间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里风狂雨骤时,读读佛诗听听佛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fe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