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二)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二)

作者: 曲奇小溪 | 来源:发表于2022-03-11 21:33 被阅读0次

第二节 焦虑的根源

对于学习而言,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即时满足是人类天性中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

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能力更强。

在缺乏觉知的情况下,我们本能地避难趋易,不自觉地沉浸在表层的学习之中。

今天读了一本书,背了100个单词,却不求甚解。

怎样拥有耐心: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当我们想看抖音时,我们不必困惑,也不必对抗,大脑中要想到,这是我们自己的本能脑和情绪脑冲在前面。只要我们能意识到这点,就说明我们的理智脑已经启动。这时,我们要接纳想放松或是玩乐的需求。学着作者那样,对我们体内的原始人说,你离开丛林来到城市,我能理解你的想法。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我们在面对身边的各种诱惑时,要试着不要马上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是不理它。而是,试着和它沟通,给它一个延迟满足的理由。“乖,我知道了,刷抖音会让你快乐,但是,能不能把这个文件写完了,再去刷呢”,如此这般温柔地对待自己的需求,心中的那个念头就会慢慢地安静下来,转而让你可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遇到马上冲动的事情时,给本能脑和情绪脑一个解释,“暂时忍耐一下,做完重要的事,然后再玩。”,让理智脑插个队

这样,就成功地将“先娱乐”变成了“后娱乐”。有时,你在完成重要任务后产生的满足感,会取代娱乐带来的快感,高层次的享受被满足,你对低层次的享受就不那么依赖了。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的意义。

想办法看清做这件事的意义和好处,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越强。

有时,我们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像去打仗,师出无名。打着打着,找不到一个让自己继续打下去的理由,所以,要从各个角度给自己一个说法。说法越多,让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动力就会越足。当然,这还是在客观上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是从主观上出发,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困难。让做这件事变得不是你要做,而是你就想做。你看到书,就像你看到了可乐就想喝一样,马上拿出来去读。

相关文章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二)

    第二节 焦虑的根源 对于学习而言,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缺乏耐...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六)

    第五章 学习——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深度沉浸并非刻意练习,核心在于难易的匹配度。 学霸父亲的两条教育经验:一是像对...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四)

    第一章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电视;一边跑步,一边听...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七)

    第二节 深度:深度学习,是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人的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一)

    上篇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三重大脑,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脑也在不断地进化。 (...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五)

    能力弱者极易分心,他们必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学习,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总是忍不住想做些更有趣的...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八)

    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并与我们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 知识...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九)

    第五章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自律来自于自制力,其实不然。 比如,我们现在许多人起...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十)

    第五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知识 有研究证明,在一定的提前下,贫穷确实会使人变笨,降低人的心智带宽。 所...

  •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十一)

    第五章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 最低的成长之道 早起 作者四年早起无闹钟、不参团、不打卡,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ph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