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逼死那个河北考生

作者: 常小明a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23:55 被阅读15953次


1、

周四早上7点,天空灰沉沉的分不清是阴天还是雾霾。不过这对河北考生小高来说,早习以为常。

进入冬天,他站在教学楼里,基本上再也没看到过500米外的食堂顶棚。

今年PM2.5首次突破1000的时候,一向严肃的班主任居然破天荒的和班里70个低头学习的孩子说了一声“以后吃饭慢点跑,剧烈运动对身体不好”。不过对河北考生来说,与其记住班主任唠叨,还不如记住5个英语单词来的实在。

小高是个“争强好胜”的孩子,不仅爱在学习上争成绩,就连吃饭排队也争。早读下课铃响,他每次都第一个冲出教室,以全校前十的速度到达食堂。这就和他在成绩上的表现一样,全校前十。

不过也有例外,高三上学期最后一次月考,他考了全校12名。

时间往前推两周,河北正被入冬后的第一场流感侵袭,小高不幸“中招”。高烧38.5℃的他,硬是死撑着身体考完了的月考的最后一科。

用小高的话讲“高三怕生病,更怕请假”,学习只要落下一节课,那就跟不上了。

没办法,他盯着693分的北大录取线,一刻也不敢放松。

2、

高考和雾霾是一把尖刀,扎在河北人身上,疼却拔不出来。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道有一个叫做“中国城市”的贴吧,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在为自己的家乡刷帖,有的城市在被黑,有的城市被夸,有人黑别人的城市,有人维护自己的城市,地图炮开得一片轰轰烈烈,但在这一片混战中,却没有看到河北的任何城市上榜。

不管是被夸奖也好,被维护也好,甚至是被黑也好,全都没有。河北好像隐身一样。当然河北人都习惯了,天天笼罩在雾霾中的河北,本来和“隐身”没什么区别。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特别火的问题,“为什么全国十大污染城市里河北占了七个,却没有北京?”借用河北某位领导的话“中央让治理环境,那你至少把税交这边吧,要不然我们哪来钱治理?”

河北人都知道,但凡能力强的人都去外省了,要么北上,要么南下。但仔细想想这些背井离乡的河北人,他们真愿意出去吗?肯定不想!但又没办法。

河北考生想在本省上个好大学,考700分都没用,因为河北压根就没有顶尖大学。河北仅有的一所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它还在天津。

2005年9月倒是有一所211——华北电力大学,但2005年10月,这所大学的本部却迁到了北京,只在河北剩了一个空皮囊。

每年6月,全中国的人仿佛都在盯着那个高考神话——衡水中学,大家都习惯讨论着衡中今年一本会被录取多少,又有多少人考进了清华、北大。

但全国人从来没思考过,为什么中国那么大只有河北出了个“衡水中学”?

还好每年衡水中学都能给河北人长脸:2017年,衡水中学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是175人,比去年增加了36人。

其实衡中,就是整个河北高中教育的缩影。毕竟出生于河北的考生,在高中三年都要经历着属于自己的“衡中”日常。

每天5:30起床,要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起床穿衣洗漱,收拾床铺打扫卫生,就连被子都要求被叠成豆腐块,铺面不得有丝毫的褶皱。

每天要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完成教室、食堂、教室两点一线的路程。每天谁第一个到达教室,谁最后离开教室,老师都会有十分详细的记录。仿佛谁学的时间越长,谁就能考上好大学一样。

2017年高考全国报名人数达923.4万,位列前6的省市分别为河南、广东、山东、四川、安徽和河北。

河北高考人数虽排名第六,但高考分数一点也不含糊。有考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同为高考大省,一个河南考生比他高考成绩低30多分,却分到了一个大学、一个宿舍。

有很多外省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为,“你们河北判卷太松了,分都是虚的。”

同样用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河北的高考状元比山西高出50多分,有人说“考试强不代表能力强”。

一位判过两年河北高考卷子的历史老师说:“我判过两年河北省高考卷,历史的大题,非常严,大家判卷都是根据答案来,电脑系统,一份试卷至少两个人判。 ”

前年河北二本三本合并,大家都觉的对考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分数线低了,高考人数没变,上大学依然的按全省排名来。你上了二本线,都不一定能进本科。

3、

河北高考生并不是一开始竞争就这么激烈。

上世纪初成立的唐山交通大学,曾是河北省一所辉煌的名校。如今赫赫有名的兰州交通大学就是唐山交通大学的兰州分校,北京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全都源自于唐山交通大学,各个院系被拆分成十多块,支援清华、天大、中国地质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剩余部分搬到四川,成了如今也很厉害的西南交大。

而现在,河北省内没有一所可以支撑河北高考生的优质大学。拥有“拱卫京师”职能的河北省,却留不住本省的人才,这听起来就像一个笑话。

无数河北高考生为了离开这里去条件更优越的大都市,都拼命的向更高的分数攀越。小高身为今年高考大军的一员,当然也有着自己的“大都市”梦。

小高排在全校前十,总分639,离他梦想中的北大还差54分,他觉得很有希望,也觉得没有希望。因为有衡水中学的存在,他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毕竟在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640分以上的考生一抓一大把,竞争太激烈了。

早上6点,小高的班主任在全班通知:期末考试定在2月5日,期末考试结束后全体高三进行补课,2月13号放寒假。

放寒假那天是阴历腊月28,还有两天过年。河北考生早已习惯了没有假期的生活,因此他们从来不会抱怨。

从小高的身上,折射出太多河北考生的影子:他们身背重担,用尽全力向高考的象牙塔攀登,不惜摔得粉身碎骨。

毕竟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知识改变人生,高考决定家族命运。

河北考生在人生最美好的芳华岁月中,背负着与年龄不符的责任。虽然处境艰难,世事无常,但他们身为一个河北人,永远都不会放弃仅存的那一丝挣扎。


by小明同学

原创文章,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格宾网厂@读不要逼死那个河北考生有感而发

    格宾网@读不要逼死那个河北考生有感而发 刚刚读了一个书友写的文章《不要逼死那个河北考生》,这篇文章下引发很多网友盖...

  • 不要逼死那个河北考生

    1、 周四早上7点,天空灰沉沉的分不清是阴天还是雾霾。不过这对河北考生小高来说,早习以为常。 进入冬天,他站在教学...

  • 河北怎么你了

    “不要杀死那个河北人” 周内中午热饭的间隙闲着无聊,点开了同是河北老乡的好友在朋友圈转发的文章《不要杀死那个河北人...

  • 真难

    真的觉得河北河南的考生太难了,考生多多的,分数线高高的,省内好大学少少的,河北甚至一所211也没有(河北工业大学不...

  • 河北,何时不让考生哭泣

    天津、河北相继公布了初、高中毕业班的开学时间,许多毕业班孩子的家长,总算有盼头了。 其实,高考是以省为单位进行选择...

  • “言论自由”成就了很多人

    河北高考生和河南高考生都出名啦!这都源于“言论自由”! 前些日子,网上热议两件事,河北和河南两地的学生都成了主角,...

  • 别怕奋斗成为一种污名

    竞争的内卷化 前两天我发视频感慨了一下,河北考生太苦了。 高考分数出来的那天,我发现河北考生700分以上的,都不一...

  • 你最好和十年,有个约定 ————十年后我重游北海,找寻那失散多年

    我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初中,那个时候大概是2011年12岁的时候,刚刚小学毕业,然后就过上了那种所有的河北考生都要经历...

  • 2022-08-16

    当日记写了,唉。不知道要不要继续上学。我在河北,考上了大专。 那个大专算是河北差不多的了,我感觉我什么都是差不...

  • 文游天下(437)直隶总督署

    文/石岩磊 每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会发现河北省的一个怪现象: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不在石家庄,而是在...

网友评论

  • 舰元:河北有一所清华和一所北大,硬朗的清华倾倒在北大的温柔环绕中不能自拔。清华清苦归省属,北大富贵归市辖,清华多帅哥无美女,北大多美女少帅哥,几年前传说秦皇岛想让清华搬到大学城,笑话,怎么放得下相伴一生的北大,或许若干年后两所大学会合二为一,统称河北大学,永远地依偎在塞外山城的崇山峻岭中。
  • 邢星猩:其实对于河北河南这些人来说,情况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对于户口来说,确实是有偏见的,就对于北京来说,河北的学生多少分能上北京的大学,北京的学生又是多少分能上北京的大学,毕竟还是有一些偏见的,不过,如果河北如果发展起来,能多建一些好学校,我们河北考生就心里安慰一些了!
  • 1d2c27e78e05:为什么起这个标题,小高死了? @小明同学c
  • bb1bad06b81e:体制造成的,很是无奈。
  • 62d3302d1231:衡水的路过
  • 既然青春留不住_520:😪文章没看完,大概看了是写高考不公平,我是湖南人,在河南读大学,我室友经常吐槽河南考生有多凄惨,不好意思,我真没觉得。我在农村读的高中,我们学校以"娄底市唯一一所农村高中考上一个清华一个北大"为荣,对,你没有听错,这么多年的历史,只有两个人清华北大,农村和城市的区别就是,你认为很难的题,在别人眼里也就那样,你不会不代表别人不会,这就是差距。🤒我高考考了475分,河南室友听说550以上,但是我们高考试卷不一样,同在一个宿舍,我并没有觉得我们相差很多,反而我是拿奖学金的,我室友是挂科的😔😪见识也没有比室友少,什么户口,有毛线关系,只要是看这个人。不喜勿喷。
  • 夏禾宁:河北人
  • 想上天的浣熊:哪个省又比哪个省容易点呢?来自江苏的我们对于全国卷笑笑不说话 如果说教育不公平,谁来为我们申冤呢?全国最难的卷子,全国较低的院校招收指标总数。嗯,弱肉强食罢了。不必多言什么。就算没有高考,竞争还是会以别的形式出现。竞争不相信眼泪。
  • 小呆瓜yo:若要比苦也河南考生差不了多少,或者说,每个省都差不多,可高考总是公平的。
  • c23f783a2af4:不都是省内竞争吗,有什么关系呢?你不看看新疆西藏的分更低,还得接受着那些高考移民的竞争
  • e6536026b990:作为一个河南人 当时以为考个985很简单 后来看了下高考人数还有录取率 发现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河北人应该也感同身受吧
  • nariance:别担心,现在高考已经越来越无法改变命运啦。主要看出身。有钱基因又好的人家一般去过国外名校读书,不和你们这些吊死一起参加应试高考累死
  • 我想有把伞:15年以前湖北的卷子难度没有人关注吗?我个人认为卷子难易程度比所谓的分数不是更能说明问题吗?
  • 你健康我快乐_61fc:考试对我们农村平民百姓来说还是公平的,否则,我们凭什么受一样的教育,干一样的工作,得到一样的报酬!
  • 你健康我快乐_61fc:朱门多才干,寒门鲜贵子!
    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努力是唯一渠道,学习是最好方法。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 定君:江苏高三生在此,心疼河北啊,衡水真是太厉害太辛苦了,我们苏南一直在学苏北,因为那里要好的孩子都不要命地学常常有名牌重点大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穷啊……像我以前在上海念书学校非常注重德智体美各方面的个人实际能力不说了不说了
  • 团子姐姐哟:心疼他们,心疼曾经这般的自己~
  • 黑麦hm:我是河北的学生,今天课上刚提到了有关教育公平的话题,看似公平的高考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秘密,全国卷一共三套,最难的永远是给河北的,判卷最严的往往也是河北,录取分数线最高的省份河北在劫难逃……河北的考生们不愿也不想沦为考试机器,但极高的录取分数线和河北仅有的教育资源却逼得河北考生不得不这么做。。。
  • 龙胆紫666:在河南不考体育或艺术难上好大学
  • 汤则:高考试卷一道题难道不都是至少两位老师判卷么?我们都习以为常的事情为什么在这变成被你说明河北高考要比河南难很多的依据呢?
  • 1c5abc00f9a4:习惯就好。
  • 杨小灰:其实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 研究生同学最多是河北的 山东 河南 陕西 然后陕西 我的学校是陕西的高校 考研对考生的地域没有限制 我想这些省的人考研率高也可能是穷 也可能是高中基础好
  • 0bbfd92c93e2:河北人路过,感同身受,仔细想想,河北教育其实有着灿烂的历史,中国近代第一所医学院校北洋医学堂现在是河北医科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有着一段的辉煌等等,其实现在河北发展真的也不容易,周围两个直辖市,京津前头跑,河北后头追,要想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路还很长,河北要做的还有很多。
  • 天涯流浪客:既然不能选择环境,那就适应环境吧,
  • 北方的秦淮:“今年PM2.5首次突破1000的时候,一向严肃的班主任居然破天荒的和班里70个低头学习的孩子说了一声“以后吃饭慢点跑,剧烈运动对身体不好”。不过对河北考生来说,与其记住班主任唠叨,还不如记住5个英语单词来的实在。”

    不知道这是河北学生的想法还是楼主自己的私货?
  • 长不大的孩子很幸运:贵州考生路过
    同专业比第一名底100多分😂😂
    贵州太落后了,但庆幸国家政策好🤗
  • 小二_上酒:人从生下来就是不公平的,有贫有富,有城市有农村。
    教育资源更谈不上平等,你在吐槽高考不平等的时候,可曾想过有多少人根本读不上书。
  • 简十一_:看完心里沉甸甸,无论如何,咬紧牙关挺过去
  • 怀抱你的怀抱:唉,,,身为河北人,您所写的都是亲身体验。我已经不想说啥了。
  • 北冥9848:我是2017级的山西考生,现在在山西大学读书,我们班有个河北同学高我70分,确实中国教育有漏洞。
    吃你的小饼干:@光阴拾忆 是的呀😄吕梁的
    北冥9848:@吃你的小饼干 哈哈,你也是山西的吗?
    吃你的小饼干:@光阴拾忆 终于翻到了山西的
  • 很老很老的猫:特别感动,悲伤
  • 112abc3d5a5e:安徽考生,也是压力挺大的。有共鸣吧!
  • 三寸泥:当今高考体质确实需要变革,变革就会产生炮灰,产生炮灰就会有呻吟…现实残酷,且行且珍惜吧,客观来说,相比较之下,高考确实是当代中国最公平的竞争!
    适者生存的游戏,你努力过了,何妨吟啸且徐行!
  • 宗彧:河南考生路过
  • 深海梦影:河北人路过,表示心痛
  • 沈茶:作为江苏南通的考生,同样的感受啊,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晚上十二点后入睡,早晨五点半起床直奔学校,晚自习上到十点,半个月放一天,有时真的觉得很累啊,告诉自己再撑一阵子。不过反过来想想这样的经历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班里五六十个人挤在一起埋头刷题,气氛让人感觉很有动力,这样的生活也是人生最难忘而又极其宝贵的东西吧。时代和大环境就是这样,与其去抱怨生活不公,却又改变不了现状,不如硬着头皮上,咬咬牙狠狠心,付出总有收获的:relieved:
    沈茶:@莫寒_ac9b :joy:是啊不简单
    天涯流浪客:@沈茶 南通可是江苏的高考之乡啊,不简单
  • LightningStar:我是来自河南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的孩子,17年高考考到了一所985。我们一个村也就出了我一个。对于高考,我有切身的感受和理解。对于有钱人讲,高考就是虐待。因为他们有资本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对于我们农村人而言,高考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老师告诉我们高考是个指挥棒。高考往哪里指挥,我们的教育就往哪里做。当时的我也很反感这种应试教育。但是到了大学我才发现。原来真的能上来要大学的都是城里的孩子。因为城里人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百分九十五以上的学生,都是城里的孩子。而像我这样的,我们一个县也就出了100人左右。而我们县有一百多万人,考生总数一万多。
    这就是教育质量的差距。
    现在我很感谢高考。这是因为它,我成为大学里面的百分之五的人。
    在文中提到,河北隐藏在雾霾当中。但是至少他们还知道自己的pm2.5会突破了一千。
    但是在我们那个贫困的地区,尽管我们没有工业。我们的雾霾还是非常严重。我们的教学楼格局是四合院,我站在这边看不到那边。而我们,不知道pm2.5是多少。原来在电视上我经常看到北京的雾霾多么严重。现在我在北京,几乎没有见过雾霾。
    我不知道中国的教育改革会走向何方。我想知道的事,在未来,在真正实行高素质教育的时候,农村人还能否走向上层,贫困的人能否承担起高素质教育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压力。
    我很乐于见到中国教育的改革。但是我更加关心,在这个社会阶层分明的社会,在这个进行高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的社会(发出这种呼声的基本上都是曾经经历高考的人,如今他们是社会上的中层及以上的),下层的孩子们,想要到达上层,该会怎样呢。
    或许你会说,完全可以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帮持上学啊。但是他们能够接受到高素质的教育吗?
    我在上大学期间,接触到很多城里的孩子。我发现他们真的非常优秀。即使在这个残酷的高考压力之下。他们通晓很多方面,而我什么都不知道,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接触的机会。
    教育是国家最大的事情。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依靠教育立国的。
    改革开放提出的口号是,让先富带动后富。但是我们看到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其实国家在积极地进行脱贫,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脱贫工作中最难的,不是脱贫,而是思想脱贫。而思想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济的贫困。金钱,不仅限制了他们想象力,更限制了他们的视野。
    而如今,在高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响的情况下,中国教育该走向何方呢?我不知道。
    尽管现在我不再为高考,而头疼。但是我一直在关注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因为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改变人生。
    贫穷,造成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造就了贫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循环之后的最终结果则是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
    所以,现在我感觉很庆幸,因为高考。
    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而体现在现在这个社会则是,再穷不能穷教育。但是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下层的人即使再努力,他们真的能够承担起教育吗?
    朱门多才干,寒窗鲜贵子。
    扶先生:@LightningStar 惊!评论比原文精彩
    天涯流浪客:@LightningStar 命运使然吧
    厦浅安:@LightningStar 厉害了老乡,评论都能这么多,观念赞同
  • a6ecdeb03458:我真觉得累了 但是又无可奈何的 不努力注定失败 我不想尝试失败 这是人生之路的失败 我想也不敢
  • 顽磊:隔壁住了一个衡中的哥们,每天无敌乐呵,希望每一个大河北人都和他一样!
  • 5e647061636d: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并不是成绩。😊
    明确自己每个阶段最需要的东西就好。😊
    上了清华北大并不代表能成为李开复。😊
    一个大字不识也有可能成为千万富翁。😊
  • 水杉子:我曾经也很抱怨,抱怨录取率低抱怨重点院校少,可是重点学校好多都是靠自己省内扶持的,当然也有不公,曾经一个学生和我一样的分数但是他是本一比我高了一个批次,我进我们学校觉得很好了,可是他觉得自己亏了好多
  • a9679b71779a:只想知道河北乃至全国是什么样的,深山里的娃一路通过应试教育读了个双非的研,却没钱出去看世界。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吸霾比吸土来得幸福。未来的日子,一起加油😜
    宴兰庭:@苏格拉底真的没有海 哈哈,2015年看过一期暴走大事件吐槽全国高考难度的,不知道是哪一期😊
  • 无兮:高考是一种经历,没必要去纠结抱怨,我们九零后以及后来学生们都是这样过来的,高考让我们学到的不只是分数,只要肯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new个对象:话说我正在补习,如果不补习的话也可能进了你那所学校,我们这里三本基本上都是300多分
  • f06fb527eadb:打死不回河北!
  • 营养师爱厨房:大衡水人飘过
  • 十里疯侯:这不是一个河北省专有的,全国都是如此,自八股文科举制度出来中国就一直考试才是一切,考试结果证明一切,中国遗留的毒瘤实在太多
  • e06e3bb2650e:不公平本来就存在 大家一起口嗨一下然后该干嘛干嘛去:relieved:
  • 4e5fbbee4754:山西也一球样………
  • rea远方: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过来了,不是吗?😌😌
  • 7fa4488eaa01:我确实想回河北去,但是我回去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工作,除非考公务员吧,有段时间在北京出差,一大批一大批同事都是河北人😂
  • 豆豆豆豆沙丶:作为河北人 你说得再清楚不过 评论比较有意思 嘿嘿
  • 一笑育儿:我也是河北的,经历过高考,也看到很多录取分数的差异,所以努力奋斗,让孩子除了高考还有出国这条路选😀
  • 白不器:曾经的山东考生默默不语~
  • 暗香ch:最羡慕河北省的天津户口(ಥ_ಥ)
  • bonjour1:陕西考试是不最幸福,考生少,大学多😂
  • 0afddceb322a:其实一个喜悦表象,又有谁知道背后他在角落里到处碰壁里的哭泪?
    一个不是衡水中学的我们,怎能与他们相比,又怎能不加倍的打着自己的脸迎接6月的高考
  • 48939e24f251:这么多年了,教育公平一直就是一句空话,从来没有这么一回事。所谓的公平,只是想象出来的伊甸园,好多人从一出生就不公平。
  • Siworae小7:真的是这样 。我高三的时候根本不给假,一个月就指望回家洗一次澡,一年四季如此。每天压力还特别大,作为教育的牺牲品,尽管抱怨各种考学制度政策,尽管辛苦,无奈,我们还是得接着努力,接着努力向那些生在起跑线的同龄人看齐。苦逼啊:unamused:
  • 吉良呦西撒給:山东跟这个一样😅
  • Sunny37笛乐:现在的学生太累了
  • 佐佑de妈咪:亲,文笔不错,但也悲观了!我是山东的:smile:
  • 秋风吹落叶L:河北的,感同身受。为什么河北污染那么严重?还不是北京的重工业都迁在了临省的河北,来维持北京的高速发展!
  • 秋商:其实哪里都一样,学习不可能不苦,这是高考,再看看中考,也是一样的。而且学习啊考试啊这种东西,全国各地没什么差别。北京前几年也雾霾严重,哪个学生在家窝着了?我初三,明天期末考试最后一天而且复习的差不多了才上简书看看,27号放假,没同学闲着,都报了课,假期安排的满满的。河北竞争激烈,其它地区就不激烈了?高考紧张,中考就不紧张了?这种冒着坏天气,带着病上学的例子多了去了,我们学生早就习惯这种一天见不到太阳的日子了,起早贪黑,是苦,但是现在不苦,以后还不是得吃苦。教育没错,考试也没错,心态放端正才是主要的。
  • 诗三百篇:浙江高考和江苏高考都不简单
    天涯流浪客:@诗三百篇 江苏高考是炼狱啊,起码脱成皮
  • 53a4a00b0a28:高考失误后去了浙江,在一次习题课上助教收到了上一届学长送来的咖啡,其中一个人是我的直系学长。他语重心长的说其实他特别同情衡中的学生,就可能现在看起来大家都一样,该学学该玩玩,除了北方人不太适应南方饮食,但几年之后呢,那一段经历的影响会对性格带来多大的影响。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听我们当地高中的副校长说,为什么衡水教育好,因为衡水很穷,在河北也算很穷的。搞教育比起其他的要更容易,但是搞了半天还是穷。留不住人,没办法的事。
    说实话,之前还在衡水上的时候,去衡水市区的时候,真的觉得都没有很多县级市整体经济水平好。
  • 6dda8cbf2f6d:举例拿河南来举,笑了
  • 哆啦A浩:保定的华电也不仅仅只是空皮囊,很多华电的老教授 好老师 都在保定呢 而且今年的录取线也压校部一头 我是华电 这里很不错
  • 五三四:表示见过甘肃会宁的高三生高四生高五生……
  • lawerJason张:体制内的人除了改变就是适应,而学生似乎没有改变的能力,就只能去适应体制。我认为河南考生才是最惨的,因为我是河南人。每个省市的考生都会觉得自己是最惨的,甚至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考生也会说分数线只是一方面,他们从小就要参加那么多的兴趣班和补习班,从小就要被父母比来比去;而农村考生呢,根本就没有抱怨这些的时间,因为他们除了分数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特长可以证明自己,也没有任何资本和条件去发展自己的特长,他们永远是输在起跑线的那些人。
    不可否认,有人一出生就到了终点,所以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公平可言。可是更多的人都只是芸芸众生、普罗大众,我们似乎永远都在感受着这个世界的残酷和不公平。抱怨和抗议是我们的权利,可是当抱怨和抗议都不管用、都变成老生常谈的时候,我们就要努力点、再努力点,去走到一个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位置,并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奋斗,让我们的后来人可以相对轻松一些。
    Voler冉:@lawerJason张 抱怨的时间拿去努力,会发现,你远比现在更快乐!
  • 张鲨鲨:感同身受,成绩好被骂,成绩不好也被骂,河北孩子太苦了
  • 琢磨生活:不知道哪来的一个宿舍的河南的分比河北的还低,要请问是哪一年的高考,是哪个学校的宿舍,举例子要有证据
    b2d64d92de52:@琢磨生活 我宿舍河南室友比我低至少20分🌚这种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一般外省大学对河北考生的专业线都比河南要高
    pawsdust:@琢磨生活 13年 上海交大 确实差很多吧
    一本线一般不关注 不过好像每年都不高
    4fc0c9725367:@琢磨生活 说出我的心声了
  • 058bf6ebb989:我作为一个浙江的考生
    对浙江的高考很无奈
    老师们也一直拿衡水中学来给我们当例子说这个学校的学生是有多么多么认真,要求我们也怎么怎么学习
    但是学校从来都不会彻底去严整校风校纪
    给我们的作息时间也让我们学生接受不了
  • 万能阿萌m:我是山东的,一样的经历,,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唯一的做的就是只能改变自己🙂
  • 5c7593bf95f7:河南河北山东都这样,我们学校只有山东河北提档线过600,河南四川590+,其他有些地方就500三四十。
  • semyin:河南的都没说啥,河北bb个啥?
    semyin:你们啥卷子我们啥卷子,你们省多少人我们省多少人?说话要凭实际
    b2d64d92de52:@semyin 我们河北700都上不了清华北大,你又有什么底气在这里说河北
    f9e90f7bf03d:@semyin 放干净点
  • f889db16ec0e:我是福建考生隔壁寝室河北的同班同学460分
  • aec36b2fc61c:河南人。
  • 4592dbdc84fa: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明凡静宇:我想高考对于任何一个省来说都是公平的,至少它是当今最有利于选拔人才的方式。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很能理解河北同学的痛苦,因为我就是半个河北人。河南与河北境遇相似,河北的痛点在于名校分数线极高,河南的痛点在于高校录取率稳居全国倒数第一。河南一亿多人口,可也仅仅有郑州大学这一所双一流大学。曾经有一篇帖子,叫“共和国,你对不起河南人”,虽然是所讲的事实,但我觉得,没必要去抱怨什么,说什么人才外流,说什么我比你分高却和你住在同一个寝室,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的来说,这是你格局不够大,大的来说,是你还活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部无法自拔,总觉得世界对不起你,你没有家国意识。我们常常吐槽北京高考,可你知道吗,北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他们远比你想象的要强。所以,我想告诉作者的是,没人在逼你,而是你自己想优秀,所以你得努力,但你又必须在这种体制下努力,因为你不努力,别人会努力,你所谓的不公平,只不过是发发牢骚,无病呻吟。
    8e8d5420ffbc:@夕夏未央 您的格局真大
    4fc0c9725367:@夕夏未央河南人路过,顺手给个赞
    可心小姐:@夕夏未央 河南人路过,深有体会。
  • 合书:安徽省的同感
    dae27bbc5310:@杜梨树下 安徽举爪
    杜梨树下:@合书 我也是安徽的,握爪
  • 童淇读书:河南的就不评论了
  • 0bc50a7af774:河北这样,你让江苏咋整
  • 斯薇迪:河北孩子挺可怜的,我接触好多,虽然高考高分很荣耀,到后来工作上发展大多不太好,不知道是不是学傻了,能力很差,沟通,实战,格局,视野都不行,好像只是会做题
    斯薇迪:注意我的用词,我限定了范围,我接触过的,不少的,我觉得已经比较严谨了。任何评论都有一概而论的风险,难道就发声了吗?
    pawsdust:@斯薇迪 你这种一概而论的评论真的很不负责任的
    静等峰峰:@斯薇迪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题,河北考生从初中开始有晚自习,到高中没有周六日除了学习就是考试,当同年龄段其他其他省的孩子在课外活动时河北的孩子都是在教室度过的,在学习锻炼各种能力的年龄段,河北孩子都是在做题考试,所以刚上大学时很能区分河北考生和其他省份的考生,河北的考生普遍偏于考试,到善于考试这项技能不适应社会。不过经过了大学,有能力还是一样掌握各种社交技巧,各种技能,没有调整适应的被刷下来也很正常,您说是您接触的一些河北孩子,我也想说大概真是您接触的那部分有这个问题。
    因为我高中就读于一个河北的市重点,接触了一些成绩优异的学长学姐(我是其中的混子),大部分是在自己领域发展很好的,当然也有像我这种进初创小企业的:smile:
    只能说河北的教育制度确实压制了孩子的其他方面,但最后到工作上的还是更多看个人能力
  • f21104c15c5f:我是河南人,我说啥了😭
    零_5760:不是你说什么 而是你说的话能改变什么
  • ca52dadc3985:河南不也是,当时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当时的焦作工学院)都是很牛的大学,结果的师资都被分到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了,现在那么多人却来嘲笑河南就一所211,没有985。今年本二本三合并,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几十万的学生该上三本的还是三本。而且最严重的是几乎整个中国对河南人的地域歧视,我不明白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让那么多人不管是在哪方面都能针对上河南人。
    一只修炼的跳蚤:@青笼 😀😀
    一只修炼的跳蚤:@青笼 有一个说法是庚子赔款,河南出的钱最少
    零_5760:淡定
  • 静素雅:河南一個样
  • 诸葛菠菜:楼主自己在河北,那就是中坚力量,你这样的人值得佩服的。如果不是,还疼惜河北拱卫京师,税交过去,那就矫情了,自己都不愿意干的事情就别哀叹了。距离北京那么近,大部分都愿意去北京,人之常情。
  • 7720fe0e10fa:我也是经历过河北高考出来的,我也叫小明
  • Pplease:我只能说我河北的,才经历了高考。我们学校学了三年衡水模式,天天5点45就要站到操场跑操,封闭军事化管理,请个假各四张条,班主任年级组长签字,冬天不管穿什么外面必须是校服,老师孩子倒可以不穿,天天看书做题……挺累的,我们记得当初高考前做全国历年高考听力,北京的全对,全国一卷的……就不说了。我们身边好多人都弄别的省的户口,感觉挺心酸的……我们真的很悲哀。
    Pplease:@我就不信有人用过这个名 兄弟,握爪
    b2d64d92de52:@Pplease 北京听力是真的简单。。当初我们做各省听力的时候,做北京的听力的时候都笑了😂
    很帅的猴子:@Pplease 我河南的也是这样,人数多的省不占优势,竞争激烈。😂😂😂
  • 丶Oliver:作为过来人,河北的孩子真的很无奈,虽说嘴上说说,但还是拼了命的去努力🙂
  • bb5be9d40a5e:都说高考残酷,我觉得高考完了更残酷。
  • 5479e58de0e9:山东的考生也不轻松啊:confounded::confounded::confounded:

本文标题:不要逼死那个河北考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pp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