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笔耕不辍中国传统文化《论语》学习
20160321_232Lily_论语1-11 果真是愚忠愚孝吗

20160321_232Lily_论语1-11 果真是愚忠愚孝吗

作者: 空空的山谷 | 来源:发表于2016-03-21 07:25 被阅读71次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真的是愚忠愚孝的根据?

钱穆先生也说:

《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滋。

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

因为这里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

孔子道:“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了,要观察他儿子的行为;三年后不改变他父亲的行为准则,可以说是孝道。”

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在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

也可能“专对当时贵州在位者言,非对一切人言。”

那希特勒的子女该怎么办?

另一种是:

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是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也就是不能当面答应了父母,转过身就该干嘛干嘛去了。

我并非统治阶层或者企业主,按平凡人的理解,我更喜欢第后者的解释。

因为父母并非圣人,父母的志向不是孩子的志向。

在父母的面前,可以真诚的说出异见,不至于阳奉阴违。

当然也希望孩子在自己面前有真实的表露。

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会儿觉得《论语》也是呢,我也在打扮它?

还好不是学术,允许自己在这里胡说八道。

新风体水仙  by Lily

相关文章

  • 20160321_232Lily_论语1-11 果真是愚忠愚孝吗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真的是愚忠愚孝的根据? 钱穆先生也说: 《...

  • 玄一山人 | 新时代道德经 | 三十八章

    玄一山人 | 新时代道德经 | 三十八章 原文 臣不可愚忠, 子不可愚孝。 愚忠国之祸, 愚孝家之灾。 ...

  • 关于愚忠愚孝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讲究:百善孝为先,又说忠孝不能双全。这个周末的经历只觉得如此愚忠愚孝。 ...

  • 愚人

    穷行僻壤盐碱地, 愚昧无知痞性习。 愚忠愚孝无人理, 抛妻弃子遭人泣。

  • 2018-02-22

    断舍离 不愚忠,不愚孝,不偏执,不强求。 真观察,真思考,真态度,真自我。 心有萤火,无谓昼夜。

  • 《韩昇史记百讲》: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舜,传承、发扬了孝文化。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其实,孝,和忠一样,是尊敬、尊重,但不是愚忠、愚孝,完全顺从、...

  • 七律:论孔子

    莫言夫子是明灯, 愚孝愚忠理不清。 轻视农商尊仕禄, 谦恭权贵误民生。 前朝为圣人人敬, 后世冠名个个懵。 老二居...

  •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怜俐人做得来;仁有假仁,义

    译文:有一种忠心被人视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种孝行被人视为愚行,那是“愚孝”,由此可知,“忠”,“孝”两个字...

  • 读《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对于申生之死,后评者皆谓愚忠愚孝,我不敢苟同。 先,重耳劝申生申辩以释父疑。申生如何申辩?没...

  • 和我一起读《围炉夜话》2

    原文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 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两行,不无奸恶人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0321_232Lily_论语1-11 果真是愚忠愚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tx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