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存美

最近在看《围城》这本书,被里面的登峰造极的语言所吸引。
更重要的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
刚好,最近翻看到之前的文字,觉得标题挺有意思的,所以,索性给这些文章串一下。
第一篇,写在2017的厦门:《向前一步,你的生命大不相同》它是一个开始,还记得当时好多亲朋好友打赏。
《孩子,或许我们欠你一个对不起》写出了当时不会带孩子的很多无奈,纠结。
《原来我最该聆听的,是你的声音》是因为当时和舅舅的女儿沟通,引发了特别多的感想,对于单亲家庭成长的妹妹来说,更是体会到一个完整的家庭有多重要。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这是一本书引发的感悟,写本书是李总送给我看的,它带给我很多的美好体验感,今天很多的小确幸,富足都与它相关。
《今天,你带“打气筒”了吗?》从第三角度看了看自己,自带风火轮,自我修复快。
《记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喜欢用文字和图片记录生活,成了我喜悦加倍,情绪自我恢复的良药。
《梦想再小,也要表达!》貌似,那会儿就埋下了“超级个体,个人品牌的”种子。
《一手好字,能给你的生活加多少分?》一直以来,特别感恩初中班主任当年带我们练字,现在写的字,让我受益终身。
《生命,就是寻找缺失的过程》鼓起勇气,把小时候的自卑,写了出来,把大山里的女孩,写了出来。
《写了10篇文章后,感觉脑子被掏空!》当时简书写到第10篇,实在写不出东西来,根本不可能想到,会有现在的170篇,于是,倒逼输入,去看书,听了很久,才有东西可写。
后来,围绕自己,写了一系列剖析自己的内容:《情绪,我们是这样相处的》《识人,请摘掉你的有色眼镜》《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需要勇气》《你到底想要活成什么样?》《学会在喧嚣中慢下来,与自己相处》《在遇见自己的路上,死磕》
对于生活,确实是很感恩的,所以写了一些对于当下生活很满意的文字:《你只管努力,其它的请交给时间》《生活很美好,害怕下一秒离开这个世界》
越写,发现生活里的题材太多了,一抓一大把,比如,认识了一个很牛的发型造型师,他把生活过成了很多人想要的样子:《所有的一技之长和坚持,都是生活的加分项》。
比如,走进了小凡的咖啡馆,后来,带着儿子去那里参加了中秋月饼派对,很有意思:《SEE YOU 见到你真好》
对于深圳,这个挥洒青春的城市,已经成了第二故乡,它的一切,感觉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对于深圳,我已中毒太深》《来深10年,搬了7次家,生活一步步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没想到这篇搬家的文章,阅读量有1500。
慢慢的,和孩子的相处,互动越来越多,就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了很多关于孩子成长的内容:《一场泡泡派对带来的思考》《孩子,是你让我们慢慢长大》《这本绘本,儿子读了不少于30遍》《寻子经历,吓破为娘的胆》《儿子带来的心动小时刻》《儿子的那些童真小乐趣》
对于生活,对于大自然,充满着敬畏,于是,用照片记录了很多生活的瞬间,生活的趣事,和自然静态:《那些顺手拍下的照片,背后还有什么?》《嗨,伙伴们,你们真可爱》《美妈手机镜头下的宁静美》
人,都是在自我怀疑,自我加持️中成长着,我把情绪毫无犹豫地交给了文字:《生活,还是那个生活吗?》《亲爱的自己,你还好吗?》《有一种坚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深漂一族的爱于纠结》
也有放荡不羁,一系列的随笔:《今天,我任性码字》《随感,随笔,随言》
也写了一年多的复盘文:《被看见,才能被期待》《因为坚定,所以吸引》《停下来的身体,停不下来的灵魂》《改变,就在一念之间》《内化的力量》《生而为人,不能闲着》《接纳自己,重拾目标》《重拾自律》
想要有力量的生活,在和原生家庭的纠葛中,慢慢的学会做回自己,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童年的画面,与父母的连接》《走进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长大后,我的行李箱也有一股香香的味道》《路在脚下,活出内在的力量》《同意是唯一到达自由的路径》《有腊肉和酥肉,就是年》《在对的位置,有力量的生活》
关于早餐,是兴趣使然,越做越有感觉,喜欢专注在厨房的感觉:《31天不重复的早餐,吃出仪式感》,这篇文章累积到现在️有2800的阅读,刚开始破千的时候很激动,慢慢的,就习以为常了。
后来,以周为单位,陆续上传了130多份早餐,炒菜和面条,以及和家庭,和餐相关的文字:《早餐|第1~130份早餐》《你做的菜里,有妈妈的味道吗?》《美美妈做的菜,越做越有颜值了》《美妈家常系列~下饭菜》《美妈家常系列~面条》
孩子上一年级后,多了一重身份,小学生的妈妈,简直是手忙脚乱:《孩子上一年级,我比他更激动》《家长义工,是学校一种最伟大的存在》《一个80后妈妈的自白》《我颓废了,还有一点点美好存在》《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思维的高度》《孩子学位的梗,父母的难》
随心而动,写了很多的感恩日记:《男孩靠近爸爸,画面感更美》《一切都是自己喜欢的样子了》《家,是被回忆充满的空间》《数不尽的感恩时刻》《音乐,是个好东西》《别嫌弃,楼梯房也能装出小清新》《求而得,内心喜悦》《植物有期,留住美好》《这一步,拥有了固定的餐桌》
比如,在群里看到快递小哥和小狗的故事,有了《善良的人,自带流量》。
后来的文字,都是围绕生活,感悟,阅读而来,文字➕图片的形式,成了记录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是开心快乐,失落悲伤,还是心动,感觉文字和图片有一股魔力,让你可以随时清零重来,变得轻松。
于是,文字➕图片,就成了呼吸一样的存在,没有记录的发生,总是少了一些什么,与阅读量无关,仅随心动而已。
一个朋友问我,你是怎么做到坚持写作的呢?
想了想,大概是这样:
1、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停下来,不停地看书,输入,不要着急输出。
2、心情好,心情不好的时候,都写写,好的时候,写了美好加倍,不好的时候写了情绪被看见,也就被转移了。
3、懒惰没动力的时候,加入社群,或者跟随超级个体(你也算)刺激一下。
4、就算写自嗨文也不怕别人笑话,没人看,写给自己看就挺好。
5、看到好句子,会记下来,看到美景,去拍下来,给自己文字作配图,坚持原创输出。
6、慢慢的,慢慢的,对文章标题的敏感度高了,题材越来越多了,文字➕图片记录生活,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哪怕是流水一样的语句,N年之后,它都会是宝藏。
我们都很平凡,但是我们都是唯一,值得被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