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觉得时间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可以肆意挥霍。
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越来越觉得时间不是自己的,很多事我们没有时间安排。
什么年龄,要做什么年龄的该做的事情,错过了就再也不是当初的模样。
孩提时代,我们的重心应该是学习知识,提高自己应对未来的能力。
成人时代,我们的重心应该是养家糊口,保证自己挣钱的能力。
时间从来是公平,给予我们的都是一天一夜24小时;同时时间也是不公平的,每个人在这一天一夜24小时里的付出与收获是不同的。
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自古以来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仔细想想,自古至今时间可以说是自己的,也可以说不是自己的,我们从来都不能完完全全掌控它。
小时候,我们的时间是被父母安排的,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上辅导班,父母安排的妥妥贴贴。
小时候,我们的时间是被老师安排的,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什么时候课间休息,学校安排的恰如其分。
就连假期,也被家长和老师瓜分了,假期作业和各种提分班、特长班,陪伴着孩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假。寒来暑往的时光就这样匆匆了。
难道长大了,时间就是自己的了吗?不一定。
工作时,时间是公司的,处理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工作平台赋予的,自己的工作时间也是有公司掌控的。
做哪些工作,怎样去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结果,都是有标准流程和考核指标的。我们的时间是不能肆意挥霍的,摸鱼划水、躺平是工作的禁忌。没有价值的员工是不能长久生存的。
除了工作,其余的时间也不完全是自己的。
恋爱时,时间要留给伴侣,两个陌生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也就不可能携手同行。
时间让人们从陌生到熟悉,让人们携手变老,或者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从相见相识到相知相依,都是时间打磨的结果。
成家后,时间要留给家人。一般情况下,成家时父母的年龄都大了,无论如何都是要就一份时间给父母的。
还有,最重要的时间是要留给爱人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磨合人生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离婚将是必然的结局。
留给孩子的时间也不能少,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是要家校合力的,不是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完事了,也不是让孩子自己玩手机、电脑、电视自娱自乐就行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花些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如今的孩子除了学习,花太多时间在手机、电脑、电视上了,如果不花时间陪伴,孩子的一生就毁了。
一生很长,长到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一生也很短,短到什么还没开始做人已经老了。想来想去总觉得时间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