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吃喝的讲究艺海
锦乡悦堂私塾课011-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锦乡悦堂私塾课011-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作者: 锦乡悦文房 | 来源:发表于2017-02-16 19:43 被阅读62次

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饺子,似乎不能不聊聊包子。有馅的食品种类不少,还有馅饼、肉饼、褡裢火烧等等。不过相对而言包子饺子是老百姓生活中吃的次数更多的东西。

中国人是农耕民族,农耕需要风调雨顺,因此中国人的性格和顺而含蓄,包容而内敛。反映在吃上,也就自然喜欢把各种好东西藏在内里。包子的馅可选种类非常多,各种蔬菜、各种肉类、各种海鲜、各种河鲜,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包进包子里的。因此包着精华美味、用温柔的水蒸制而成的包子,和饺子一样无疑是非常能体现中国人品性的经典美食之一。这真是体现了中国兼收并蓄、融合包容的文化品性,也确实应了“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这句俗语。

包子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一种吃食。有些地方确实不吃饺子,但似乎没有哪个地方不吃包子。最多馅料不同,而外形、制作方法都是一致的。东北有白菜猪肉包子,北京喜欢猪肉大葱,天津有狗不理包子,山东有胶东大包子,江浙一带有小笼包、水煎包,扬州用海参、鸡肉、猪肉、虾仁做的五丁包子更是精细。还有全国好几个地方都有、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灌汤包。整体而言,从南到北,各地都有包子。馅料制作上也体现南甜北咸,南方精致、北方粗犷的风格。

说到包子,就不能不说天津狗不理。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包子的代表,是天津重要的出口产品。不过大家可能很奇怪,它为什么叫“狗不理”这么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呢?一般品牌都会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啊?这就得说说它的起源。
清朝咸丰年间,武清县(现在天津武清区)有个叫高贵有的年轻人。他的父亲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狗子”,这是北方风俗,给孩子起个特别难听的名字,会比较好养活。狗子14岁到南运河边的刘家蒸铺做伙计, 他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很快他做包子的手艺突飞猛进,在业内小有名气。三年后出师,他已经精通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自立门户,开了一间叫做“徳聚号”的小吃铺。他的包子,薄皮大馅,捏褶均匀,疏密一致,好似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于是这间“徳聚号”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由于吃他的包子的人越来越多,他忙的顾不上和客人说话。如果想买包子,他要求客人把钱放进碗内,他按钱数给包子。这样一来,客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就叫他“狗不理”了,而店铺本来的名字“德聚号” 却被人渐渐淡忘了。
直至今日,狗不理包子已经是天津著名小吃,也是中国面点代表之作。中外游客到天津没吃狗不理包子,就好比到北京没去长城没吃烤鸭一样,是非常遗憾的。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誉满海内外,是“天津三绝”之首(天津三绝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不过现在,狗不理包子作为一个老字号,和其余老字号一样,品质大为下降,价格极度上升(最普通的素菜包子38元/屉,三鲜馅包子58/屉等),开店位置处于人流和外地游客密集处,已经成为蒙骗外地游客的最佳工具之一,天津本地人已经很少去狗不理店面吃包子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这些老字号,如果价格上升的同时还能保持原有的品质,那么我想大家也都可以接受,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完全是在砸自己的牌子。就像我刚才所说,狗不理包子铺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一家小吃铺,顾客群体是普通民众,价格很便宜,远远不是现在这样。

而说到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灌汤包,则仅仅是馅料中加入了肉皮冻。这样在常温下肉皮冻和馅料的混合物保持固体状态,可以很容易地包在皮里;而上锅蒸熟之后,肉皮冻就融化,包子皮里就充满了肉汁。吃的时候,先夹住包子褶,然后快速往上一提,送往另一只手里拿着的小碟子里。这“一提一送”两个步骤如果掌握不好,是有可能皮破汤洒的。吃这种包子,是一个技术活。而且吃包子的时候,里面的汤汁是有可能烫到后背的。因为吃这种包子时,需要先咬开一个小口,吸尽里面的汤汁最后吃包子皮和剩下的馅料。如果咬破时,汤汁滋出来滋到手上,非常的烫,人下意识地会抬起胳膊,结果汤汁顺着胳膊就流到后背。供应灌汤包的店里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你会看到一个人突然举手从座位上弹起来,上身不停扭动,然后手去够后背,嘴里肯定还会“哎呦哎呦”的叫着。吃灌汤包某种意义上最重要的是喝里面的汤汁,不过我很奇怪,喝汤为什么一定要先灌到包子里面去喝……

全国各地的包子我已经吃过不少,到现在最想吃的其实是山东的胶东大包子。其他的包子都直接叫“包子”,而山东这种包子之所以名称里会有一个“大”字,就是因为它确实大。能够大到什么程度?一个包子基本上半尺长,半斤多重,山东壮汉一般吃两三个就足够了,女孩子胃口小一个也就足够。这种包子不是圆形的,而是一头尖尖一头圆圆像一只老鼠的形状。他里面的包子馅,肉不是肉末,而是五花三层的肉丁,蔬菜也没有切成末,也是切成相对比较大的菜丁,整体的风格用一个“大”字去形容足矣。蒸包子的时候,下面要用玉米内层的皮,即能够吸收油份,也可以增加包子的清香。一个包子下面垫一张玉米皮就足够。据说这种包子里面的蔬菜,用角瓜是最为正宗的。每当夕阳西下,山东大汉爬上自家屋顶,摘下一个七八斤重的比较小的角瓜,憨笑着递给自家院子里等着的媳妇。他的媳妇这就开始准备大包子,而他就可以坐在院子中的竹桌竹椅旁,点上一袋烟,泡上一壶茶,坐看邻居家的炊烟袅袅升起,等着吃饭了。蒸好之后,雪白的包子皮散发着玉米的清香,大汉大口大口享受着这质朴的口福,再就上几瓣爽口的大蒜,心里感觉格外踏实。

而这,不就是所谓生活吗?不就是温馨的劳作和它所带来的这份可以实实在在吃到嘴里的幸福吗?

专题介绍: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近现代技术、社会、人文的发展,好像离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传统越来越远。其实不然,我们生活中仍然有着很多传统留下的痕迹。本专题从生活各个方面分享给大家这些传统的内容,同时也会有一些相关的内容给大家做为参考。各位亲可以以此作为古代传统文化的启蒙知识,也可以给家中的孩子看一看,讲一讲,以便让这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是本专题的第11篇文章。本专题已发表文章列表: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1 - 我们的叫法都是错的!冰箱应该叫冰柜,冰柜应该叫冰箱!!!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2 - 金砖满地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3-『椅人』、『主席』?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4 - 好吃不过饺子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5 - 中和韶乐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6 - 老北京铜锅涮肉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7 - 文房四宝之玉管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8 - 文房四宝之松烟侯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9 - 文房四宝之麦光
锦乡悦堂私塾课 010 - 文房四宝之即墨侯

相关文章

  • 锦乡悦堂私塾课011-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饺子,似乎不能不聊聊包子。有馅的食品种类不少,还有馅饼、肉饼、褡裢火烧等等。不过相对而言包子饺子...

  • 疯狂的肉包子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包子有肉也不在嘴上,包子有肉在肚子里,关键是,包子还灌汤---好包子。 学校门口就有这么一家包子...

  • 锦乡悦堂私塾课002-金砖满地

    故宫金銮殿地面的砖有个传说,说它是金子造的。可是每当我们游览故宫时,看到金銮殿地面那温润如墨玉的砖,却怎么看也不像...

  • 锦乡悦堂私塾课006-老北京铜锅涮肉

    现在还没出正月十五,攒一篇儿有关涮羊肉的文章还算应景儿。今天说说『老北京铜锅涮肉』。请注意,我说的是『老北京铜锅涮...

  •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今天,想吃包子的欲望把我逼上厨房。如果说品尝美食是一件幸福的事,那么自作美食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啦。 接下来就是上锅等...

  •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今天向大家推荐一种包子,包子馅是用土豆猪肉拌成的。 我有一个朋友,她家招住宿学生,每周她都要给学生们蒸包...

  •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昨天想吃包子了,那种韭菜虾仁木耳鸡蛋馅的,于是晨练前就发了面,晨练后去市场买来所有食材,备馅后准备开包,发现出汤了...

  • 锦乡悦堂私塾课015-谥号庙号年号

    上一篇文章和大家聊了聊古人的姓名字号,例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等等。不过在另外一批古人中,除去姓名字号外,更常见的...

  • 锦乡悦堂私塾课003-『椅人』、『主席』?

    可能有的亲们看了这个题目已经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对,没错,就是英文中的chairman这个词。这个词在中文中怎么讲?...

  • 锦乡悦堂私塾课004-好吃不过饺子

    明天就是2015午未羊年大年初五了。每年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按北方规矩是要全家吃饺子的。北方乡下有一句土话,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乡悦堂私塾课011-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dh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