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四个大字在中华大地上响彻已久,它代表了对一代伟人的敬佩与亲切之情,这一标语何时出现?又是谁先打出的呢?这要追溯到1984年9月30日。
当天,北京大学的一间学生宿舍里,81级生物系细胞遗传专业学生郭庆滨、李禹、栾晓锋等议论着:明天就要国庆游行,用什么能充分表达出自己对党和祖国的感情呢?他们决定制作一幅横标。
写什么标语呢?有人说:“教育要改革。”有人说:“改革要加速”。有个学生脱口而出:“就写‘邓小平万岁’。”但“万岁”两个字立即被否定了。大家觉得,这两个字不亲切。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写“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觉得这句话最能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
夜已很深了,一时找纸笔困难。有人去学生会拿来几大张绿纸,可是太薄,容易坏。李禹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塑料床单拿来做衬。可是,塑料床单上字写多了不醒目。大家一合计,就写了“小平您好”4个大字。

国庆节凌晨4点多钟,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游行的行列,到达天安门前的时候,横标忽拉一下展开了“小平您好!”在欢呼声中,举着横标的郭庆滨、常生、于宏实和群众一起来到金水桥头。他们把横标高高地向天安门城楼举起,心想:小平同志在城楼上向我们微笑着招手哩!
短短四个字,表达了人们对邓公的亲切之情,也是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若干问题拨乱反正的欣慰之情,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兴奋之情。
邓公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用他那神来之笔书写了壮丽的春天故事。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我国旧貌换新颜。拿深圳为例,1978年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

图:1978年的深圳
而40年后的今天,深圳2017年GDP达22438.39亿元,位列全国第三。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首次超过香港的GDP水平,按照香港特区政府预测数据,对应的GDP约为人民币2.18万亿,已经低于深圳。

图:2017年的深圳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大国强国。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时,中国的GDP总量只有3000多亿人民币,全球十几名开外,人均GDP更是全球倒数第二。1997年,小平逝世时,中国的GDP总量已经接近8万亿人民币,世界排名第六位。而2017年的中国已经在名义GDP世界第二的位置上呆了近七年,总GDP超过美国似乎都并不遥远。
纵览如今的一切,人们始终跳不过一个人,那就是邓公。如果没有他的魄力,如果没有他的智慧,中国经济的腾飞或许还处于摸索中。在1978年混沌初开的年代,邓公仿佛就是传说中的盘古,用改革开放这把利斧,创造了天,革新了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