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读书
贾母连个灯谜猜不出?老太太装傻,给儿孙尽孝机会

贾母连个灯谜猜不出?老太太装傻,给儿孙尽孝机会

作者: 闲扯名著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6:23 被阅读8次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贾府热热闹闹庆元宵,其中一个核心环节是猜灯谜。

先是元妃出谜,令小太监送来,贾家众兄弟姊妹猜;

二是宝玉、宝钗、黛玉等做谜,送进宫让元妃猜;

三是贾母令众人做谜,粘在围屏灯上,开家宴大家猜;

四是家宴上,贾母亲自做一个,让儿子贾政猜;

五是见母亲高兴,贾政也做一个,让贾母来猜。

看似正常的一场元宵猜谜盛会,实有耐人寻味的细节在内。

待我一一说来。

1.对元妃灯谜,大家“少不得称赞”

元春令小太监送来灯谜,让贾家公子小姐猜,而且要求“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

于是,大家按要求行动——

“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

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

注意人名,作者特意点到的宝钗、宝玉、黛玉、湘云、探春,正是最聪明的五人。

他们,对元妃的灯谜,“少不得称赞”,“故意寻思”,“暗暗的写了半日”。

这样的做作,并非虚伪,而是人之常情。

元春作为贾家身份最尊贵之人,弟弟妹妹对其表敬意,是个“礼”,该当如此。

2.对元妃所猜,大家都说“猜着了”

此后,众人也写了灯谜,送进宫让元春猜。

很快,娘娘的答案来了,众人看时——

“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

与上面所说一样,在宝钗、黛玉等人看来,元春是否猜中并不重要,“捧”一下这位大姐,上下一团和气,比什么都好。

3.贾母所做灯谜,贾政“故意乱猜别的”

见元春有兴致,贾母高兴,便命在荣府设灯谜,猜中有赏。

平日一本正经不见笑的贾政,为让母亲高兴,也参与进来。

于是,贾母做了贾政猜,贾政做了贾母猜。

贾母做的谜是: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

猜着也装猜不着,这同样不是虚伪。

老莱子斑衣戏彩,儿女不管多大年龄,承欢父母膝下,都是孝顺。

4.贾政出完灯谜,马上“作弊”

猜完贾母所出,贾政也说一个让母亲猜——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出完谜,贾政又有一番小动作——

说毕,便悄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

贾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

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回头说:“快把贺彩送上来。”

地下妇女答应一声,大盘小盘一齐捧上。

贾母逐件看去,都是灯节下所用所顽新巧之物,甚喜。

至此,贾政与贾母的互动圆满结束。

注意上面细节,贾政出谜后,马上通过宝玉将谜底告诉贾母。

其目的自然是不让母亲费心,更不能让她因猜不出而难堪。

其实,这么简单的谜语,贾母根本不可能猜不出——老太太虽然不识字,却见多识广,且头脑聪慧,少有人能及。

但贾母依然配合贾政的作弊小伎俩,有答案也不说,甚至在得到贾政爷俩儿传来的答案后还特意“想了想”才说。

这不是她笨,而是懂得凑趣,专门成全儿孙的孝心。

总之,在整个元宵节猜谜互动上,不管是众姊妹与元妃间,还是贾政与贾母间,大家都是明白人,都在互相配合,演一出君民同乐、母慈子孝、姊妹融洽的温情大戏。

不过,不管大家怎么自觉去演,去营造,悲音却依然在表明的热闹中出现。

这个,大家也熟悉,就是贾政看宝玉、宝钗等后辈所做谜语,越看越觉心中悲凉——

宝玉做的谜是炮仗;迎春的是算盘;探春的是风筝;惜春的是佛前海灯;宝钗的是更香……

以上种种,没有一个是吉祥之物。

如此,一场元宵欢会,上到贵妃娘娘赐物,下到贾家老少猜谜,表面上一派欢乐祥和,背后却是大厦将倾的悲惨。

好一出“红楼梦”,任何细节都不白给,都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贾母连个灯谜猜不出?老太太装傻,给儿孙尽孝机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k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