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刻意练习的「旁观者心态」

每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都会静下心来,
用这种旁观者的角度和自己对话,不仅有效,而且十分有趣。
有时你会觉得这个“随便发脾气的自己”真的有点好笑,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便会收敛许多,情绪失控的次数也会慢慢减少。
这也就是我一直刻意练习的「旁观者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有时候,一个良好的心态就是事情成功的一半。

「专注于当下」的心态
这个心态很好理解:我不去管事情的过去和未来如何,
我所知道的,就是把所有的精力专注到此时此刻。
然而很多人,缺少这种心态。
他们在做一件事时过分关注目标,而无法专注于过程

「一无所知」的心态
一无所知的心态,要求你拒绝傲慢,承认自己的无知,永远谦虚地学习。
这个心态也是“不忘初心”的体现,像个新生儿一样,去探索发现这个世界。
刘慈欣在《三体》里说道:“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障碍,傲慢才是”。
弱小和无知不是问题,最可怕的是傲慢,它是妨碍人类心智成熟的强大障碍。

「享受痛苦」的心态
永远不要让自己活得太舒服。你要做一些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事:
让自己的大脑的痛苦。阅读一些需要耗费脑力的文字,主动思考,让思维的火花迸发;
让自己的肉体痛苦。多做舒适区以外的以外的运动,只有让自己肌肉撕裂,你的肉体才能重生。
长期做轻松但不痛苦的事情,会麻痹自己的心智。
你以为的充实自律,不过是用些舒服又平庸的事情,填满时间,
看似忙碌不停歇,实际都是在原地踏步。别人产出结果,而你产出进度条。
所以要跳出舒适圈,让自己痛苦些。逼自己一把,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有毅力。

真正的快乐,恰恰是建立在痛苦上;而那些本以为的快乐,最后都化为了真正的痛苦

“如果当下你感觉很不开心,那只要做一些和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完全反着来的事,多半就能得到最优解。”
比如早上从醒来就玩了一个小时的手机啊玩得眼睛都疼了,那立马做相反的事,
比如放下手机去读书,就是对你大脑有益的反向行为。
比如周末在家用同一个姿势葛优躺了一下午啊躺得意识都恍惚了,
那立马做相反的事,比如利索爬起来下楼跑两圈,就是对你身体有益的反向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