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缩小改变幅度
洗车房推出两种优惠,一种是集满8个章可以免费洗车一次;另一个是集满10个章可以免费洗车一次,但预先在上面盖了两个章。结果第一种的成功率是19%,第二种是34%。原因一样,第二种方法让对方感觉自己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缩小改变幅度的方法之一是限制资源投入量,比如只做5分钟家务、只偿还一笔债务、注意力集中工作20分钟等等。另一种方法是设定小胜利,追求那些近在咫尺的里程碑。每天早上一个吻,可以改变一个关系紧张的家庭。
03影响他人
将鹦鹉打造成国家的标志,使其不再被猎杀。这就是在影响他人的认同模式。结果模式假定我们每次做决定前总会衡量成本和收益,做出能让满足感最大化的选择,这种方法注重理性和分析。但往往决定我们行为的是认同模式:像我这样一个身份,我应该怎样做?当你认同自己是个孝顺的孩子,你就会忘记投入产出比。如何打造认同感?巴西拉塔公司告诉自己的员工,全体巴西拉塔的员工都是创新者;迪斯尼说所有的员工都是演员。
成长心态的人相信大脑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所以他们认为遭遇挫折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在发动一场变革之前,首先要让所有人具备成长心态。要让大家产生成长心态的身份认同。
005营造路径
01调整环境
基本归因错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事实上,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路径和方法的影响。调整环境其实就是让正确的行为更容易出现,错误行为更难以发生。比如银行里设置排号机,人们就不会乱插队;交管部门设置道路标识,减少交通事故。人员的改进看起来很困难,但环境的改善要容易得多。而且往往环境变化会带来人们行为习惯的显著变化。
02培养习惯
环境可以强化(或淡化)我们的习惯。习惯可以使大象在骑象人无需参与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做出行为。不论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他人,都得先改变习惯。
环境对习惯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也并不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设置你的行动触发扳机,有助于养成习惯。比如明天送孩子上学之后,就立刻去健身房。当人们设定了触发扳机时,就“把行为控制权交给了环境”,行动触发扳机可以避免目标受到各类诱惑、坏习惯和其它目标的干扰。目标越是艰巨,行动触发扳机就越是有效。
要想改变,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习惯。比如让自己早起;培养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利用检查清单。
03召集同伴
人群在陌生环境或情况不明时,普遍会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当你指挥大象走在不熟悉的路上,大象很可能会追随其他同伴的脚步。把毛巾上的牌子改成“本旅馆大多数房客都重复使用毛巾至少一次”的时候,重复使用毛巾的比例提高了20%。告诉大家有更多的人都做了,会更容易让人们形成行为的改变。如果营造出正确的路径能让混蛋变成圣人,那么正确的路径也能化敌为友,将路人召集为同伴。
十二、坚持改变
要让改变持续下去的秘密就是不断强化。我们必须寻找亮点,奖励亮点。如果你希望他人做出改变,请别吝惜你的“芒果”。人对一项事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喜欢。比如埃菲尔铁塔落成时,巴黎人对其恨之入骨。但现在却成为巴黎的象征。这就是单纯曝光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即使一开始不受欢迎乃至遭到排斥的改变,最后都会随着人们日渐习惯而被接受和喜爱。
在转变的起步阶段,惯性或许是一种难以克服的阻力,但只要过了某个转折点,惯性反而会从阻力变成动力。小改变也能滚成大改变,把改变的雪球滚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