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自己
任何人都应该调整好自己以适应身边的环境。
这种观念,误导人们相信最理想的人都善于调整自己以适应固有的生活模式、乏味的生活规则、苛刻的外界限制,或屈从于成就感的压力,尽一切可能,努力适应。
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人迷失方向,失去成长、创造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屈服于压力,而失去自身的创造力与发展的潜力。
于是,很少有人有特立独行的勇气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代表什么。
社会和经济群体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与我们的邻居有着相似的生活和思想。
如果我们任自己的个性与身边的环境发生冲突,就会神经过敏,患得患失,茫然无助,不再喜欢自己。
这段话,完全描绘了我所走过的三十年冤枉路。
突然想来,觉得几十年就这么耽误了,甚是可惜。
眼下,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这种心存当下,不念过往,不忧未来的态度,我决定进行到底。
仔仔细细梳理一番,反省再三,理出了些许爱好和零星追求,不同任何人比较,只为朝向完美的自己不断行进,而不是为了做到什么最佳。
朋友说我活的佛系,其实谈不上什么系,只想觉知中做自己而已。
言语间,他们还为另一半不理解自己伤感,为生活风波内心很不平静,整日努力计算着如何才能保全自己不被伤害,或者想好退路然后虚与委蛇地应对日常。
如今我每次都只是倾听,不会像往昔奋勇当先地想办法出主意了。
不是不尊重,不疼惜,而是觉得没意义。
如果有一方成长了,看到的世界更美好更开阔,不论怎样,问题都不会越来越恶化,直至不可收拾。
大家都以为自己拼命地生活了,很努力地想要幸福。
更多在我看来,不过是活在别人的眼里,嘴里,思想里,自己究竟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未必清楚。
因为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没有时间给情绪消耗的。
看见自己,比看清别人更重要!
不得不说,这里有一个必备的素质:静心。
心动则乱,心静则安。
我们遇到的每个人不过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不同的方面来。所有遇见的人,都是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达到同自己和谐相处的。
有的人看起来威风八面,真正的心量可能连自己都容不下。而有的人显得弱小,却可能埋藏一颗火种在心,一遇机会,整个生命都被点燃了。
虚虚实实,万事万物,真我有可能扑朔迷离,也可能一直近在咫尺。
愿所有生命都能善待自己,自得一番清静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