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童年三年那些特别的人

随笔||童年三年那些特别的人

作者: 时一叶 | 来源:发表于2025-11-01 02:18 被阅读0次

我的生日在九月之后。通常情况下我需要延后一年上学,但是儿时的我还算有些聪慧,能跟得上一年级的课程,因此母亲决定让我正常上学。于是,我在不满六岁的年纪踏进了一年级的校门。我上的是所私立小学,不仅因为我提前上学的特质,也因为我遭受一点老师的批评甚至即使是一个眼神的提醒也会哭天抢地大有掀翻幼儿园之势的古怪秉性——母亲觉得私立的老师更温柔,而且私立人少也能照顾好每个孩子的心理感受。事实上确实如此,老师很温和,但并不影响我照样掀翻一年一班。

也许是因为儿时活泼的性格,也有同学们向来不拿有色眼镜看人的缘故,当然可能也与我学习委员兼常年班级第二的身份,我在班级里居然交到了不少朋友。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转到了公立学校,随之而来的是三年疫情和网课。随着时光之水侵蚀了记忆,关于他们的记忆也如风尘飘散。在此处我只能记下寥寥几个我有着深刻印象的人,以作留存之用。

Z是我们班的班长。她是个很文静的女生——这里的文静并不指腼腆羞怯。在需要她的时候,她能把班级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只是她平常不怎么说话,有人与她交谈,她就露出一个温婉明丽的笑容。她学习很好,常年占据着班级第一的宝座。

她有一个足够让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围在她身边转的能力:她不仅会英语,还会日语。

当时的我对外国的认识完全来源于英语书和我记不清的父母的言语。会说英语的人我见多了,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会说日语的人。当时我觉得,会说英语之外的另一个语言,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的父母都会,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我第一次得知她的能力的时候,带着好奇和雀跃的心情,在一节下课去找了她,问她能不能教我两句。她笑了。我忘了她最终到底有没有教我我又有没有学会。总之那天晚上放学的时候,我找到妈妈,坐在家里的车上,兴高采烈地跟妈妈讲:“妈妈,我们班有个同学竟然会说日语。”

“哦,是吗?她叫什么名字呀?”

“ZYX。”

听到她名字的母亲明显愣了一下,沉思两秒。“这不像中国名字啊。她是中日混血吗?”

混血?那是什么东西?哦,就是爸爸或者妈妈中有一方不是中国人。她的妈妈或者爸爸是日本人吗?

我不知道她们家到底谁是中国人。只是当妈妈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她叫ZYX。她不姓佐,她姓佐野。

那么,她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呢?要是生在中国,那一定是中国人了吧。我这样想着,在两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我偷偷看着她的表情。

她凝视国旗的眼神和我们一样坚定,歌唱国歌的声音同我们一样响亮。嗯,那就是中国人了。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期末,我在班级宣布了我要转学的消息。同时,她也要离开了。她要去日本继续学习。当时的副班长Y(我对她印象不太深,因此不细写了)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我说没关系,我们两个都走了你就是全班第一了。

很显然,自此之后我没再得到关于她的任何消息。不过偶然间,在某些问题困扰我的时候,她的笑脸会不时闪现在我眼前。那样干净纯洁不带杂质,我曾猜测那里面一定暗含着不为人知的成熟,但好像并没有。随之而来的,还有那个我最终没能问出口的问题。

你是混血吗?如果是的话,——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吗?

是的,我曾经一直想问这个问题。但现在不想了。

H是二年级转来我们学校的。与Z不同,他是个纯种的外国人——黑皮肤,说英语。由于私立学校的国际化特性,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出现在学校也不足为奇。开学那天,他用磕磕绊绊的中文说着自我介绍。我忘记了他的英文名字,或者是他从未介绍过他的英文名字。我只记得老师说叫他“黑宝”就好了,于是我们都这么唤他,他也没什么不满,虽然我隐隐约约觉得他应该有一个正常一些的名字。

自我介绍之后老师笑着说:“H是我们班唯一一个选择住校的学生!他真勇敢!”

二年级的住校生,确实很勇敢。我从心底里为他鼓掌——尽管事实上是学校一个年级两个班,一班都是走读生而二班住校生居多,我在一班。在我写下这段文字时,尘封的记忆闸门汹涌而开,我突然意识到他的住校并不是因为想要展示自己的勇敢。他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他的爸妈又是什么样子?他为什么要住校——在他中文说得不算流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和家人在一起?我不知道,我不去想,我猜测可能只是父母想让他快快学好中文。就让谜团和记忆一起随风飘散吧。

他的肢体有些小缺陷——他有一只手的手指是萎缩的。他自我介绍时我没细看,等到他介绍完了,老师说让我们多帮助他的时候,我才想起来看。其实现在我觉得,老师应该在他不在的时候提及这些事,毕竟当众说这些可能会伤及他的自尊。但他好像觉得没什么,露出白色牙齿的笑容在他黝黑的脸庞上格外显眼。

倒确实没有人嫌弃他或者歧视他。我们学校的学生其实被管得很严,讲礼貌讲道德讲修养,当时的我们也还没有沾染网络,一个个纯净清透的像水晶一般,不会骂脏话更不会欺侮同学。相反,我们都会很热心地帮他拿东西,最多也就是带着好奇地盯着这个与众不同的人看两眼。

可这并不影响当时在社交方面脸皮比城墙都厚的我凑到人家跟前去问:你这个手是天生的还是遭受什么事故才变成这样的?

天生的。他答。

哦。我本想的是这一点残疾背后可能藏着一段起伏跌宕的神秘往事。原来不是啊。

我和他不算熟悉,但不知道为什么关于他的事情我记得那么清楚。可能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肤色,也可能是因为他全班唯一住校生的身份。

但我们本质都是一样的不是吗?我们都是二年级的小学生。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所作所为是否确实给他带来了伤害呢。或许也没有。总之,希望他忘记我。

S是我很好的朋友。她性格很活泼,很热烈也很单纯。她比我大整整一岁。她长得比较矮,学习也不算太好,朋友好像也没几个。但她一年四季都挂着那样灿烂的笑容。

不知怎地我忘记了小学时和她的时光。但是没关系,很幸运,我们初中时又在一个班级。

她好像一点没变——包括身高,初一的学生了还就一米四多,直到初三也就只有一米五高。还包括提不上来的学习成绩,她在班里一直垫底。并不是不勤奋学习——她甚至比我还要努力,但是真的学不会。初三的时候她让我辅导她学习,讲着数学题,我突然发现她连一元一次方程解的都不熟练。

但她依旧一年四季挂着那个笑容。她的性格也没变,活泼、乐观、天真烂漫,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之前我跟她闲聊,她露出罕见的焦急和忧郁,说她骨龄很大了恐怕身高再也无法长高。我说没关系,现在这样也很可爱。

你不懂。她有些生气地说,脸扭向一边去。但两秒之后她又转过头来,兴高采烈地分享其他。她一直都是这样。她好像没办法长大。

后来我另一个好朋友——跟S很熟,在私立小学的时候在二班,以后我可能会写一篇文章讲她——告诉我,S去做了基因检测,她好像觉得自己有遗传缺陷。我不知道,我倒宁愿相信她没有。但如果真的有,那她的一切,她的晚熟和晚慧,她拼命学习却还是科科不及格的成绩,可能一切就都说得通了。对她而言要是真的诊断出来了,会不会是一种安慰呢?我不去想。这是她的命运。

我只知道她喜欢美术。她喜欢画画,梦想着去一个私立的美术高中。她经常给我展示她画的素描,一个个立体图形,好像丝毫不在意别人怎么评价她的画作。她送了我一幅画,是她上课在草纸上画的素描立体图形——希望她能知道我一直珍藏到现在。她还追星,加了粉丝群,会偷偷带小卡到学校,眉飞色舞地向我展示她喜欢的明星那张帅气的脸庞。她也有青春期少女的忧虑,譬如她总是觉得自己太胖下决心减肥,譬如我跟别的朋友玩不小心冷落她时她会气鼓鼓地抱怨。

她总是笑。我不知道孩子气的笑容底下藏着什么,她看上去是那样天真无邪,好像一切焦虑一切忧伤在她脸上都转瞬即逝,她永远是一朵明丽的向阳花。她笑着,于是我看到无数个她的影子,过去的、现在的、小学的、初中的,交叠在一起。年龄足够的她为什么要选择私立小学上学?

再后来,初三下学期,她不来学校了。再再后来,听说她去了一所中专,走什么“四加三”或是什么别的,我记不清了,反正这不重要。

她是我的朋友。这就足够了。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他们在我三年最无忧无虑的童年里绽放。奈何我本就不擅长记忆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印象一点点一点点飞走。

我只写了我能记得具体的人。抱歉,我没能将你们全都描摹在我的笔下,抱歉我的记忆实在是太过于局限。如果我写下关于你们的一切这件事冒犯了你们的尊严,那么我也只能在此深深忏悔。抱歉。

我只希望我能记得你们。独一无二的你们。又毫无差别的你们。

是的,我们独一无二,我们毫无差别,我们是记忆里永远鲜活的一群三年级小学生,对吗?

相关文章

  • 让学生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和乐中心小学贾艳艳随笔 “幸运的人用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来疗愈童年。”,那些幸运的人,在童年一定是很幸福的...

  • 眞心話 | 那些

    那些泛黄的童年照片, 那些别致的童年信片, 那些简单的童年留言, 那些纯真的童年趣事, 那些遥远的童年味道, 那些...

  • 那群少年,那个夏天——《伴我同行》观后感

    这部电影很简单,可我相信每一个有过童年的人,特别是与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交过朋友的人,他们往往更能与这部电影...

  • 那些超我特别“强盛”的人

    那些超我特别“强盛”的人, 往往还有一个羸弱的自我, 他们以“应该的暴虐”鞭挞自己, 然而, 最讨厌的是, 你很难...

  • 那些特别的人们

    这次芜湖之行,有几位同学是第二次相聚,来自杭州的庄林芳(素素淡),来自湖北的张平大哥,陈清贫老师,张海伦等,自然印...

  • 一个停顿,一次疗愈

    幸福的人用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疗愈童年。不过你又是幸运的人,能够不断清理那些童年带给你的痕迹,能够...

  • 童年受过创伤之人,大多有这3个“特征”,藏不住的!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对于那些经历过灰暗往事的人来说,童年对于他而言,简直是一场噩...

  • 原生家庭:我们生命的根,它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超乎你想象

    01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那些随着“长大”似乎遗忘的记忆,每时每刻都在以潜意...

  • tóng nián

    童年不幸的孩子 都在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童年不幸的孩子 那些瞻前顾后 那些畏首畏尾 那些惊慌失措 那些疑虑重重 那些...

  • 你要记得那些人

    你要记得那些人 那些童年时陪你玩耍嬉戏打闹的人 你要记得那些人 那些在小时候给予你温暖的人 你要记得那些人 那些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童年三年那些特别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vw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