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谈:硬着头皮读您

杂谈:硬着头皮读您

作者: 长天一鹤2008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22:39 被阅读0次
杂谈:硬着头皮读您

              硬着头皮读您

        我基本上还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今天想记录并分享一下最近的读书心得。

        习惯于每晚休息前读两个小时的书,总觉得在文字间徜徉是一件惬意的事,但是最近读的一本书,却让我感觉到了累,238页的书,读了50天,可谓是蜗行的速度,并且还几度想罢读,真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一本书,还是读得懵懵懂懂所知了了的书,这本书就是《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著作。在书中,柏拉图用对话论辩的形式记录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哲学语录。

                                    (一)

        于以往的阅读不同,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首先思考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对话式的体例写法和那个时期东西时空两位老人的交流对冲。

        这里所说的两位老人是指孔子和苏格拉底,大约孔子去世后10年苏格拉底诞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应该算是同一时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时代里,两位老人分别在东西方构建了自己的学术体系。

        他们虽然不曾谋面,他们却有着诸般的相像,比如他们都通过“教育”传导自己的衣钵。孔子有72位贤弟子;苏格拉底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又比如他们的学术著作,都以对话形式体现,属于语录体。再比如他们所构建的学术体系,均对后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始祖与奠基人,孔子是中华主流文化的奠基者。这些近乎同质性的做法,应该说是两位老人跨越时空的默契交流。

        同时他们也有对冲,比如同是教育后人,苏哥拉底是连续性的发问,引导学生思考,于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孔子则是不停地灌输他的思想与认知,要求学生理解并遵循,于是即便颜回、曾参、子路等贤弟子最终没能超越孔子。两位老人的这点对冲,成为导致今天东西方文化与思考方式差异的因素之一。

                                    (二)

        对《理想国》内容的解读是我产生累感的主要原因。这是一部内容博大、逻辑缜密、独具思辨精神的哲学著作。它从正义与非正义、正义之人与非正义之人的概念发端,严密而深入地论证何为正义、何为城邦(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城邦正义与个体正义的关系等核心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中, 理想国是一种正义的国家,正义是其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其构建城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城邦(国家)正义的问题上,柏拉图认为,实现城邦正义的重点放在护卫者特别是统治者身上。因此,只要是具备一种能够选拔正义统治者的制度,城邦就可以被视为是基本正义的。正义统治者的存在,为城邦正义化开创了方向。然后,统治者通过教化等手段,先使辅助者越来越正义,再使被统治者越来越正义,这样,整个城邦的正义程度将不断增强。

        在关于个人正义的问题上,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天性不同,所以适合从事不同的工作,他将理想国分为统治者、辅助者、生产者三个等级。由于生存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多种的需要,于是这三个等级的人便结合起来组成城邦。相对称城邦的三个等级,柏拉图谈到,个人灵魂也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欲望。理性的品质是智慧,激情的品质是勇敢,整个灵魂的品质是节制。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统治地位,激情和欲望服从理性时,个人的灵魂也就实现了正义。因此柏拉图的个人正义是一种灵魂状态,是精神正义。

        在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的关系上,柏拉图认为,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互为条件。一方面,城邦正义是个人正义的前提,只有在正义的城邦中,普遍的个人正义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个人正义是城邦正义的基础,若没有不变的个人正义,城邦正义就无法建立。但是城邦正义并不必然导致个人正义,个人正义也不必然导致城邦正义。两者之间只存在必要性的关联,而不存在充分的关系。

        在谈到国家政体时,柏拉图看来,城邦正义实现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亦即王政。维持城邦正义的两大手段是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尽管如此,城邦正义还是不可避免要衰败。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是四种渐次衰败的政体。

                                  (三)

        《理想国》涉及的众多知识门类,也是我产生阅读累感的原因。

        柏拉图在论述正义的过程中,旁征博引,涉及到了音乐、体育、文学、历史学、美学、心理学、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逻辑学等诸多学科,体现了其庞大系统的知识储备,阅读与理解起来很不顺畅。

        同时,论证中概念的不停转换,逻辑推理的跳跃性,具体与抽象并存的表述方式,古希腊神话人物的指代意义等等,都增加了阅读难度,如此这般,使我愈发明白,哲学是最难以解读的学问,读的不明不白,理解的不深不透实属正常,何况我还是硬着头皮才读下去的呢。

相关文章

  • 杂谈:硬着头皮读您

    硬着头皮读您 我基本上还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今天想记录并分享一下最近的读书心得。 ...

  • 鱼苗4组 A04 论一本好书的重要性

    “叨,报了您的写作班需要什么基础么,我会跟不上么?要怎么做呢?” “先跟我们共读吧!” 硬着头皮跟着一起共读,一开...

  • 17/21读书笔记

    硬着头皮读下去,庆幸参加思维导读打卡。

  • 欢迎投稿到《小说世界》、《诗歌,小说,散文聚义堂》、《文史杂谈》

    欢迎把您的优质文章投稿到怀瑾散人的《小说世界》、《诗歌,小说,散文聚义堂》、《文史杂谈》 专题,让您的创作...

  • 老弦“弹”人生

    老弦“弹”人生 ——读井子先老师《老弦杂谈》所思所感 一个周六的上午,年近七旬的井老师驱车送来他的新作《老弦杂谈》...

  • “不会来事儿”是怎么回事儿

    酒桌上,领导让你给客户敬酒。你硬着头皮,双手举杯,“打的”来到对方身侧,草草地说了句“您辛苦了”或者“很高兴认识您...

  • 病中杂谈——养病与读史

    (一) 今天早上四点起来读书,准确地说,是读存在手机里的鲁迅先生的两篇文章:《病后杂谈》和《病后杂谈之余》,以及一...

  • No.53|杂谈:要相信,才会更美好

    No.53|杂谈:要相信,才会更美好 迟到千年/2022.6.25 读白岩松的《白说》,如读他以往的其他书籍一样,...

  • 津门往事

    天津语音丰富独特,很有自己的魅力,可以就此杂谈一下,在记忆中,北京人管蝉读“知”了,天津读“滋”了,“是”字北京读...

  • 程序员的真实生活

    title: 程序员的真实生活tags: 个人成长categories: 杂谈 zhaoolee大学读的计算机专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硬着头皮读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ht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