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郑爽代孕时间持续霸占热搜,作为一个一直对郑爽印象不错的的90后,相信很多人都感觉有种“吃到苍蝇”的不适感。
先不评论这件事道德问题,今天想说的是为人父母这件事。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还没做好准备就怀了孕,自己还都是个稚气未褪的“毛孩子”,就当起了父母;自己日子顾不过来,整天鸡飞狗跳,硝烟弥漫,怎么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老家农村,那些早早辍学进入社会的人中这样例子很多。
我有一个邻居小军,初中辍学之后几年,在家人安排下相了几次亲。记得有段时间,几乎每次放假回家,都能吃到他的“相亲酒”,最后终于和一个外村的姑娘定了亲,不到半年两人结了婚。
又过了大半年孩子就出生了,奉子成婚在农村也是很普遍的。
国家已开放二胎,俩人就积极响应了政策,尽管两人都没有固定工作,也都不甘心在家务农,但二胎也是一点没耽误。
有一年过年的前几天,家家都在准备年货,各家各户开始放鞭炮,就听见他家“此起彼伏”的的砸玻璃的声,狗也撕心裂肺地狂叫,一会儿就看到小军没穿外套出门,直接开着车气哄哄地扬长而去。
后来听说因为老人不给钱,两人闹离婚。那时候他家老二刚过满月,据说把玻璃都砸了。
在大家都忙着串亲戚拜新年的时候,两个人就离婚了,孩子留给了两个老人。
老大才刚上幼儿园,老二还没断奶。有一次去他家送东西看到桌子上堆满散落的奶粉和空罐子,纸尿布。阳台上放着红的,黄的各种小孩的尿布和衣服。
一个外人都会感到鼻子一酸。毕竟孩子还那么小,就没有了完整的家。
二.
大学毕业后我做了两年辅导机构老师,在工作中也会接触很多学校里的边缘生。
这些孩子有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父母开美容院,开饭店;也有父母工作很体面,母亲在铁路上班,父亲在国企。还有就是家境比较普通,母亲打好几份零工,爸爸是长途货车司机等各种情况。
但他们都有共同特点,学习非常差,是班级倒数几名,每次大型考试都在最后一个考场,最后一排。
在学校里每一科的老师都把他们当空气,不学习已经很少找家长了。每当家长主动问起孩子情况,老师还会主动安慰。
我接触一个学生小吴,来到我们班第一天就跟他妈妈谈好条件,必须新买个手机,要不不来。家长也不愿意被孩子提条件,一开始没答应,僵持几天还是给买了。在这儿就埋下了炸弹。
第一学期还好,从第二学期开始,只要是周六周日,手机一到手,立马开始通宵玩游戏,玩到半夜4点左右,睡觉睡到白天12点,白天黑夜颠倒。导致上课的时候,白天就是困,晚上睡不着,又开始玩游戏。
这样情况持续了一学期,后来家长硬下心来完全没收手机,孩子干脆就不去上学。
对于像小吴这样的孩子,家长求助于我们。我们也无能为力,给家长提过建议去做心理疏导,心理课也上了,没有一点效果,刚开始还有一点内疚,一段时间之后,小吴反而适应了不上学在家的日子。

还有一个女孩叫君君,成绩也很差。上课爱搞小动作,喜欢拆各种东西,中性笔,带包装的饮料,涂改带等等,只要是他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完整的。
还有书包里的资料,永远都是乱糟糟纠缠在一起,想要的东西总是找不到,我总是担心下一秒,她的书包就会爆炸。
君君跟我说,上小学她妈妈要了二胎,自己就一直被放在小饭桌(在学校附近,专为不方便回家的孩子提供住宿和火食的地方)
她很讨厌那里的阿姨,如果不好好吃饭,会说他们是废物,总是不给他们好脸色,睡觉的时候只要有人说话,就会大发雷霆,站在门口破口大骂,很多人都被骂得哆嗦,还有人被骂哭。
这些话她肯定也跟她妈妈讲过,后来是怎么处理的也就不知道了。很多事君君会主动说出来,她不说的也就没有问。
还有很多孩子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身上带着各种问题来到辅导机构,但家长都带着共同心愿:希望我家孩子能成绩进步,考上一个高中。
三.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质疑过,父母对于孩子的付出是无私且伟大的,但这之后我开始想,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或许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在为了孩子,像小吴,君君这样的孩子们,他们的确有关心他们的父母,但为什么他们的成长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看到他们写作业时那种痛苦,那种恨不得撕掉作业的冲动。我不禁在想,他们的成长究竟经历了什么?
我没有为人父母,没有资格评论别人的教育方法,但我看到了 整日沉迷于游戏和动漫的小吴,可以随意切换很多人物的声音,并且自己看日漫还学会了很多日语对话,发音也非常准确。
君君,虽然做数学题十个要错七个半,但是她却能画出皮卡丘各种各样的表情,能在桌子上调出各种颜色。

我没跟家长们提过他家孩子的这些优点,因为知道会得到什么答案。
所以我想说,对于生孩子,还有孩子以后的教育,我们没有做到的还有很多,教育和养育这条路还有很多我们忽视的,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如果还是整天扛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大旗,却没有付出相应的引导,教育的责任。出了问题就推给其他人,那不仅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生的不负责任,毕竟对大多数来说下半生不可能不受子女和家庭的影响。
我们都不是天生就会为人父母,也没有一个大学开设了“如何做人爹妈”这门课程。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摸索中,承担着这份责任。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有更多虔诚,谦卑之心。毕竟我们做着一件会影响别人一辈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