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天早上起来,琐碎的小事特别多。一方面是老二的个人卫生没弄好,让我有点烦躁;另一方面,老妈腿上长了一个包块,已经好几个月了还没好,这让我心里总有些阴霾。再加上昨晚没睡好,老爸半夜起来嚎叫,把我吵醒后我就再也睡不着了,心里总觉得难受。
早上送老二去上课时,顺便让老公把我送到了植物园。本来打算戴上耳机开始徒步,但一走进植物园,就被一池子的荷叶吸引住了。荷叶长得特别茂盛,最大的荷叶比我们家的大脸盆还要大,场面非常壮观。当人和植物相比显得渺小时,也让我心生一种敬畏之情。于是,我放弃了徒步,坐下来开始画画。
当然,这也要感谢自己。自从上次读了《我被行走治愈了》这本书后,我每次出门徒步都会带上笔和本子,随时准备记录下眼前的美景。一开始画画时状态不太好,因为面前是一大片荷叶,我光挑选合适的叶子就从左到右来回走了两趟。后来终于找到几片可以单独画出来的荷叶,凑成一幅画的构图。
不过,画第一个荷叶时并不顺手。一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画荷叶,二是因为没带橡皮,无法修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画。等画完第一个荷叶后,似乎找到了点感觉,第二片荷叶就顺利多了。画完第二片后,第三片荷叶也画得更有信心了。完成了三片主体荷叶后,我又在下面画了一个小荷叶和一些已经枯萎的荷叶杆。
画画的过程中,总有游客从我身后经过,大家对我的画都很鼓励,尤其是一些小朋友,他们说“哇,真漂亮,真像啊”,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其实,绘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要寻找与自己内心相契合的图景,再从中提炼出易于表达的部分,最后将眼前的实物转化为画面。如果犹豫不决,这幅画是画不出来的。
画完后,心里的那些小忐忑也随之消失了。全神贯注于当下一件事,不仅能让人聚精会神,还能让人回归本性。这大概就是“做点什么”的意义吧。
二、画完画后,我开始徒步。从植物园走向太平山绿道,一直走到彩虹绿道,再走到山谷里,然后折返。今天天气很好,山谷里的操场上人特别多,空闲的地方都站满了人。大家有的踢毽子,有的唱歌,有的打扑克,还有练京剧的,特别有趣。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主题,就像大家约好了兴趣小组,在这里集体活动。而我属于那种单独徒步的类型,越走越觉得带劲。
前段时间练习的中老年椅子操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现在腰腹力量增强了,爬山也不觉得累了,也不再怀疑自己能不能爬山。其实,爬山本身并不会伤害我,真正的问题在于我的行走方式和发力位置。通过运动强化了肌肉后,我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这次徒步用了一个小时,走了4公里多,整个过程非常开心。出了汗,感觉整个人都舒畅了。全程没有听音乐,只是身临其境,喜欢的景色就举起相机拍一拍,不喜欢的就直接路过。在行走中,我感受到一种自信,好像自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可以一直走下去。
我甚至想,如果以后退休了,我确实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白天写生、徒步,午间和晚间做饭,这样清闲的日子。而且,我忽然想到,如果真的想把写生画好,似乎还需要精进一下自己的画艺。但转念一想,如果过于专注于画画的质量,可能又会失去很多画画的乐趣。其实,画画本身并不需要画得多好,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让内心更加安稳。这和写毛笔字、弹琴、读书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也不要太纠结画得好不好。
今天录像的过程也很顺利。录像完成后,我回来编辑视频,尝试了很多新的编辑方式,比如3秒定格、叙事风格、碎片化剪辑等。我发现套用模板的方式很简单,不需要太多设计。现在我只是试着找感觉,看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等找到感觉后,我希望能编一套适合自己的视频编辑方案,再把它固化成模板。任何事情开头都难,我也不着急,慢慢来,一点点学。这和我的兴趣爱好相契合,正好能帮我记录自己的作品和感受,真是再好不过了。
三、今天还和老大聊了聊。他近期的素描作品非常棒,已经被挂上了墙。我仔细看了他的作品,真是望尘莫及。曾经我画得和他差不多,现在已经无法追赶了。今天画荷花都觉得很吃力。
四、老二呢,我们约好了准备一起学英语。初步设想是每天做一个英语趣配音,通过这种方式练听力和语音。我觉得他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以考试为主,但如果以后真的要出去旅行,实际操作中还是要交流的。所以,我希望他能提前适应这种节奏。
另外,我确实见过一个孩子,小学时做了1000多个趣配音,效果非常好。我们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事情,只要每天坚持做,我相信每天的18到20分钟一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些方式,帮老二把一些重要的学科提前规划好,也希望他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