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有一家牛肉面馆,起初我没觉得那家店,食物味道有多么出众,但来往客人却络绎不绝,老板娘是个微胖的和蔼妇女,四十多岁的样子,黑色裙子下露出忙前忙后,奔跑不停的小腿,十分可爱。
她嗓音洪亮,脸上一直挂着颇具喜感的笑。来吃面的大都是附近干活的农民工老伯,一次,一位老伯点了一碗牛骨汤面,她愣是大着嗓子跟对方解释了三遍“骨汤面里没有肉,只有骨头汤,要不要换一样价钱的牛肉面?”
对方瞪着眼睛,“啥?”
重复了三遍,外地农民工仍然没有听懂她蹩脚的普通话。
片刻后,我看见她端了一碗放着肉的面上了桌。
我不清楚这碗面是牛肉面加了骨汤,还是骨汤面撒了牛肉。
总之,那碗面被那老伯吃的很干净。我猜,他下午的忙碌一定满是力气。
高中时候,常常光顾一家快餐店,那时老板还是一对情侣,少女的我,好奇地趴在柜台上打听他们的恋爱故事,他们就略有些羞涩地对我讲他们学生时代的恋爱往事。每出了新品,诸如新鲜烤出的杯子蛋糕,或是刚刚煮出的奶茶,他们总是毫不吝啬地分给我们品尝,有一天晚上,我准备回去。
“给你多装了一杯,带去给你妈妈喝吧”。男孩利索地将饮品打包。女孩就在厨房看着我眯着眼睛笑。
我抱着两杯温热的奶茶走在东北十一月的夜里。后来,朋友圈里,那对可爱的人结婚了,还有了可爱的孩子,生活在滨海村落,其乐融融。
疫情影响,大学周边的小饭馆几乎全部歇业,包括那家,我直到毕业都十分喜欢的店。
老板关了店,在自己家里做三明治和咖啡,然后在小区爬上爬下,开始一户一户的送餐。
直到他新店又开业,在我不知道他已经不再提供配送的情况下,他还是会按时送来我定的一杯咖啡和一份三明治。食物的价格很低,比起,他要跑的距离。
我向他道歉,因为不知情,就麻烦了他许久。
他只说“你都吃了这么久我这的饭,给你送,应该的。”
老板是东北大学学理科的男人,看年纪,初见他时,我和朋友不知道称呼他叔,还是哥。人温温和和,每次见他,他的脸上都浮现着,似乎是对我们这些食客,也是对于他自己生活的,一种饱含喜悦的笑。选择到我们学校周围开一家咖啡馆,养一只猫,做出漂亮美味的食物,靠在沙发上给我们讲关于咖啡豆,关于蘑菇,关于日式咖喱的故事,大底,是他对于生活最理想的注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