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理解“中国风,天下心”么?——给一位听众的答复

你理解“中国风,天下心”么?——给一位听众的答复

作者: 原卫华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1:22 被阅读0次
运城国际学校·腊梅

早上,运城国际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莎士比亚剧|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随后,有一位听众留言:

国际学校的老师为什么都如此钟情于外国题材,中华文明五千年难道就没有可以选用的题材?说到底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不拿来介绍给孩子们,而要过多地宣扬西方文明?

看到这个问题,本想置之不理,因为大概在一两个月之前也有听众在后台问类似的问题,我简要作了解答。但是一再被误解,心里颇不畅,就再回!写着写着写多了,限于微信平台字数控制,只得分三次回复(其实也许两次就行),现再贴于此,给关注我们的朋友一个详细的交待。若有不当之处,也欢迎南明教育旗下战友匡正。

以下为回复内容:

如果您真正了解我们的课程,就会知道:我们的课程总体上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要远远大于对外国文学的涉猎。一二年级我们采用字源识字法,请问这算不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四年级开始,我们要穿越整整一年的“农历的天空下”课程:二十四个节气,李白、杜甫、苏轼等几位著名诗人、几百首经典古诗词、各类小品文,这是不是传统文化?到了五六年级之后,我们有《世说新语》课程、三国课程、水浒课程、《人间词话》课程,这都是正在践行着的。在我们“全人之美3.0”及以上的版本中,将来到9-12年级(甚至从小学高段开始),诸子百家课程都将将一一植入,请问还有哪种教育能在同时兼顾“身体课程”、“艺术课程”、“道德人格课程”的同时将如此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带给孩子们?

南明的语文教育肩负着弘扬(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我们要让孩子将来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风,天下心”。

当然,我们在小学中低段的绘本阅读和海量阅读中会有比较多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但那是因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起步非常晚(您追溯一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您能想起几部?),而国外的儿童文学要早很多,自然淘洗了一批经典之作。即便如此,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只要足够经典,也照例被我们收录在课程中,曹文轩的《草房子》(同时也是小学五年级的童话剧之一),包括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也是我们五六年级的课程,近现代的优秀国内儿童文学,都是三四年级海量阅读的一部分,我们的语文课程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文化的精华,并仍然处在不断开发和更新中,如果将我们定义为“过多的宣扬西方文明”,是不是有点片面?

相关文章

  • 你理解“中国风,天下心”么?——给一位听众的答复

    早上,运城国际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莎士比亚剧|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随后,有一位听众留言: 国际学校的老师...

  • 一言力之比喻力

    比喻力:瞬间说出让人叫绝的比喻的能力!比喻力在现实中的作用 可以使听众快速理解你要表达的内容;可以使听众移情至你的...

  • 每日无言 六

    1、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记着,相应的因果总会出现。 2、不是不给你答复,只是给了你没懂而已,因为不给答复就是答复。...

  • 怎样理解从听众的角度,传递对他人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在演讲中,怎样理解从听众的角度,传递有价值的东西? 我是这样理解的: 1、要站在听众的角度,知道他们最感兴趣的...

  • 给岁月的答复

    时间太松忙,一点也不肯停留 岁月就是那时间最快的脚步。 湍流的流水,破晓的黎明不再重复, 疾驰的岁月却是窃取寿命的...

  • 如何理解听书稿

    听书稿就把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吃透了,然后分享给朋友或听众,让听众快速理解一本书。 因为听众所处的环境,不是什么都不...

  • 如何让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

    听众是如何理解的 听众是怎么理解我们所说的话呢?他们需要依赖上下文,结合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谈话的场景,你的神...

  • 诗歌欣赏I诗无达诂

    流沙河在讲解古诗十九首时,遇到一位有不同见解的听众。这位听众对流沙河所讲的诗意理解: 老先生对于这首诗的解释,跟对...

  • 刻意误导让演讲跌宕起伏

    所谓刻意误导,就是故意先引导听众往错误的方向理解,之后再说出与之不同甚至相反的后话,而且还合情合理,给听众个惊奇,...

  • 第一节课作业:拆书稿与读后感、书评的区别

    拆书稿是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提炼,用简单直白易理解的话将观点表达给听众,让听众从中获得感悟,要点是切忌使用“我认为,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理解“中国风,天下心”么?——给一位听众的答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j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