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之言

作者: O_蒙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2:14 被阅读3次

曾老先生关于人的立身之道,提出四知,即知命、知礼、知言、知仁。其中”知言“是说要懂得理解、知会一个人说的话,否则就谈不上认识一个人。

今天继续学习,学到曾老先生最为器重的幕僚之一许振祎给其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到:“治理政务,首要爱护百姓;爱护百姓,则先在详察官吏;详察官吏,其要点在于知人;如何知人。则必须谨慎地听取此人的言论。” 落脚点又落在了“言”上。

关于“言”,从两个方面来说:

001、自身层面,三思而后言

在我们剽悍江湖社群,“一言一行,都代表你的个人品牌”相信老铁们也都耳熟能详。而身在一个团队中,你的一言一行也代表的是整个团队。

“少说话、多做事”、“言多必失”、“你不知道,就不要说,否则显得你没见识,观点肤浅”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听到的话。

反观自身,这一点做得不是很好,但是也不差;不知道,了解得不多的都不会去说,正如上面说的,不知道还说,知道的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靠谱,显摆。由此也觉得说话做事小心谨慎并非一件坏事。

因此从自身层面,不论线上线下,需三思而后言,并且践行多读书、阅人、出行、思考,以便让自己说话不仅给足他人面子,还能说到他人的心里去。

002、他人层面,需细心觉察

《曾国藩修身之道》书中所说的言,则是从他人层面考虑,去观察、知会他人所说之话的含义,以便我们能更好的去了解那个人,了解Ta的需求,进而满足需求。

在这一方面,自己做得远远不够,较少观察他人所说的话,更加不会去想话背后的含义、需求。结果就是不了解他人,当别人让说说对那个人的看法,通常会说得很宽泛,比如我觉得还行吧!后来在很熟的人面前,会直接说,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她。

当然这也说明了对人物描述的词汇积累不够,但更多的是缺少了从他人言语中的细心观察。

要怎么改进?

线上,多关注社群成员的动静,言论。线下听猫叔的,多读历史,了解人性。

有“言”,则必有言者,听者。言者要谨言,听者要用心。

相关文章

  • 悟道之言

    曾老先生关于人的立身之道,提出四知,即知命、知礼、知言、知仁。其中”知言“是说要懂得理解、知会一个人说的话,否则就...

  •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二十章 谤亲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二十章 谤亲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上一章韩非子将刚烈之士的“恍惚之言,恬淡之学”界定...

  •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二章 术者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二章 术者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上一章韩非子就“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

  •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八章 利惧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八章 利惧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指明“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意思...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二十三章法质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二十三章法质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

  • 吾初闻道

    前日,吾之挚友,推荐吾阅读国学,有《道德经》,《庄子》等国学之书。今日且将吾之悟道之言记述于下。吾之肤浅体悟,与大...

  • 闲读《随园诗话》(585)

    【原书补遗卷三·二七】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此是晚年悟道之言。若早见及于此,则捐阶焚廪,舜不告而娶之说,俱...

  • 2020-07-19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神人的话很微妙,圣人的话很简约,贤人的话很明智,普通...

  • 鬼谷子(译文)第九章(5)

    所以说五种失常的情态在言谈中要避免:一是病态之言;二是恐惧之言;三是忧郁之言;四是愤怒之言;五是喜悦之言。病态之言...

  • 悟道(39)

    人生之境界,莫过于悟道。 工作是悟道,生活是悟道,学习也是悟道,总之,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悟道。 所有的道,都因念而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道之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tw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