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史源远流长,而自打中医经典以来,越来越多的有关中医经典的阐述,派别的纷呈杂现,可谓交横纵错,分门别立。
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寒凉派、攻邪派、补土派、滋阴派,于我而言,我并不这么认为。每个时期的历史环境所限制,富庶时期与穷困饥饿又是天壤之别。
明清时期的新安派、温补派、火神派等,于我而言,无派别只差异。
至于论述六经辨证的气化学派、三部六病学派、方证学派尔等,或是经方派、时方派等,于我又无差异。
凡是存在便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必互相排斥或者是互相贬低。
凡能为我所用着,皆是好方法好经验。
不偏不倚谓之中。中医当是如此。
不拘泥于何人、不拘泥于何派,但凡能验之临床,颇有效用,都是我们所应当学习的。
其实所有的派别无好坏之分,又无十全十美,温病尚有用干姜附子肉桂,经方尚有用银花连翘石膏,不得有差异的眼光对待。
如是所住,便是偏执,便是所故。何来普同一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