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读后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读后感

作者: 落兽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23:22 被阅读0次

蒋方舟写这本书的时候才不过二十二, 很 符合张爱玲的 那句“出名要趁早”, 蒋方舟顶着“青春作家”和“天才少女”的头衔长大,仿佛已经成了80后和90后的现象级的群体文学偶像的代表。然而蒋方舟还是给了我足够的惊喜,从《打开天窗》的天真无畏,到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渐渐深刻。

首先,全书来看,内容是有深度的。有人评价蒋方舟的这本书“有江郎才尽之感”,我却持相反意见,从《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里我恰恰看到的是一种慢节奏的但不停歇的进步,作者在试图或者在努力进入公共事业领域并对其尽可能真实地有观察针砭地给予评论。随着这几年网络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一众网络写手如雨后杂草大有连绵不绝之势,从各类修仙文到宫斗文到都市爱情俗套,再到现在比较火的鸡汤励志文,而有文学修养较高的青年作家的数量较少,关心公共事务的青年作家就更少,从这一点说,无论如何我都支持蒋方舟。

除去代序和代后记,本书有19篇文章,大体上个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公共事务探讨文章,这部分不乏深意,笔触也比较老道而尖锐。譬如“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就能称王,因为他拥有了自由”,再譬如这句“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第二部分是文艺性的评论文章,这部分的引用量极大,从鲁文达里奥,马尔克斯,福楼拜,到孔子和李敖,由古而今,由国内而国外,可窥见其阅读量之广,之大,之深。然而这样的引用有时到位,用以佐证作者的观点,有时却显得刻意与牵强,有装饰之感,卖弄之嫌。

最后,我想谈一下本书的题目《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蒋方舟会给这本文集起这样的一个名字?首先,“不曾历经沧桑”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事件,为什么要“我承认”,“我承认”的必要性在哪里?“我承认”与“我不承认”会带来什么不同?

我在读完全书之后,猜到了一种可能性:蒋方舟成名过早,压在她身上的希望就会过剩,社会的关注度就会很高,当你只是一个文笔很好的“小孩子”的时候,社会评价就会趋向于正面——“天才少女”,当名号一起来,紧接着就是质疑,其中之一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还是文艺的说法,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矫情。所以蒋方舟的姿态就是,那好吧,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其次,我认为这不仅是对社会的一种回应,更主要的是以为青年人的自我评价与审视。正如文章中所言“沧桑,唯有经历,才是沧桑。”时刻提醒自己,经历尚少,尚不丰富,不饱满,种种苦与甜还待亲尝,而后才可尽情诉诸笔下。

“记录,本身就是一种反抗”,写文章也许不必刻意追求,也许真诚和一路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书写。人生,也不必非得历经沧桑,也许各式各样的生活状态都自有其深意在。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相关文章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连着读了几本书,买回来的书就这回阅读率最高了。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不曾沧桑的觉醒刚刚好 ...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学校外面那家比较昂贵的炒酸奶店还是停业了。几个月前那家店刚刚开业时候我和舍友去吃过一次,酸辣粉+炒酸奶+几串面筋,...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这几天接二连三的明星结婚,接二连三的大师离去。最近的就是金庸先生过世,我看到微博、B站、朋友圈、空间处处都是悼念,...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天才少女,是那个广为人知的群体——别人家的孩子,最亮眼的成员之一。我家在农村,经济落后,消息闭塞,...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聂鲁达写过一部自传体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 几年前蒋方舟也写了一部杂文选,《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沧...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题目是照搬蒋方舟的书名/也是目前为止她所有的出版书里最喜欢的一本/而她也是有感于聂鲁达的“我承认我历经沧桑”/你看...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4年前,我看了本书,书名是《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蒋方舟写的,那年她24.我15.我没看懂...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题是借题,蒋方舟在2013年出版的文集上曾经用过,只是觉得刚刚好。 在二十一岁生日的前一天,朋友说...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木哥今天想分享一个小感动。 走在学校西区的小路上,正准备穿过马路去食堂,余光看见一个阿姨带着黑口罩戴着安全帽,在她...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蒋方舟二十岁后的首度杂文结集。 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比我们的常人的成长快的不是一点点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dw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