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
然而,抱怨就是推开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让这个世界听见了,就会带来更多的坏事给你。
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你可以帮忙创造一个不抱怨的世界。为你身边的人们而做。但最重要的是,为你自己而做。
本书作者威尔.鲍温,是美国最伟大、最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文中,威尔把实现不抱怨分为了四个阶段,要成为不抱怨的人,就要经历这每一个阶段,一步都不能省却,不可能跳过这些阶段,直接达到永续的改变。这四个阶段分别是: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无意识的有能。
无意识的无能
在该阶段,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不明白自己的抱怨有多少。当我们开始自我反思,要成为一个不抱怨的人之前,可能幸福地未曾意识到自己的抱怨有多少,以及这些抱怨在生活中所造成的杀伤力。
有意识的无能
当我们进入“有意识的无能”阶段,可能会不太舒坦地察觉(意识)到,自己有多常抱怨(无能)。常年抱怨的人,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们放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被这个抱怨者榨干了。
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问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改变是复杂而矛盾的。你不能让另一个改变。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富兰克林说:“最好的训诫就是以身作则。”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变,你自己就必须先改变。我们寻求的改变从来无需“外求”—它是发生于我们的内在。我们的行为的确会影响世界,因为它会影响我们周遭的人们,而且这种影响力会扩撒开来。
当你说出的怨言愈来愈少,心里制造的怨言也会同样减少。
有意识的有能
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会察觉到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说话会越来越谨慎。想抱怨时简单地做个深呼吸,而不是失控地将抱怨说出口。抱怨是一种习惯,而暂停一下吸口气,就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在说话时更小心地用字遣词。
如果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就干脆闭上嘴巴。沉默能让我们自省反思,让我们说出希望能传送创作性能量的言论,而不是任由不安驱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牢骚。
我们的言语有着强大的力量。当我们改变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就会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
无意识的有能
在我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努力做个不抱怨的人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心灵不会再制造那些你曾习以为常的愁苦洪流。因为你不说,让怨言无处窜流,你心中的抱怨工厂也就关门大吉了。藉由改变自己的言语,你已经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
在这个阶段,你会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你的财务状况也可能跟着改善,当你更加看重你自己和你的世界,你就会展现出某种影响力,也为自己招揽更宽广的财源。
成为不抱怨人,还能获得另一份最重要的礼物,就是你在当下和未来对家庭造成的影响力。
知易行难,想要成为一个不抱怨或者极少抱怨的人,过程必然是曲折坎坷的。可是,若是真能戒掉抱怨,那样的人生幸福指数一定会很高。不容易,但是很值得!凡是有价值的事都得来不易!我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彻底戒掉抱怨,为了自己,为了家人,这场长跑马拉松我要坚持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