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病不能只治病
还得找到病症所在
现代人越来越容易患病,是因为不注重健康吗?
不是。
韩国媒体曾写了一篇《只有韩国人才患的疾病》的文章,成为新闻热议。
文章中称,有一种名为“火病”的特殊疾病,是韩国人特有的疾病。并且已经被医学学会,定义为“韩国特有的文化症候群”。
通常患“火病”的人,
会出现头痛、胸闷、气短、焦虑和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
可是,去医院做身体检查,又查不出生理原因。
后来,经过统计发现,
“火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韩国女性,她们多是长时间反复被丈夫殴打、被婆家虐待,丈夫常有外遇、酗酒、赌博等恶习,她们心中满是怒火,却又觉得嫁人就得认命,只能抑制自己的情绪。
而这份情绪,就转而通过头疼、胸闷、失眠等身体症状去表达,形成“火病”。
中国人内敛,习惯隐藏情绪,也需要对此保持警惕。
现在很多人,经常说“累”,身体状况很差、轻易就病。
你有没有想过,
负面情绪,才是导致生病的根源?
肠胃不适,可能是太过压抑、太过焦虑;
脊椎僵硬,可能是经常独自生闷气;
皮肤起红疹,
也许是想提醒你:我很生气,请听听愤怒的心声;
哈佛大学曾有一个调查:90%的疾病来自我们的内在,来源于我们的情绪。
千万不要忽略,那些隐藏在情绪底层巨大的伤口。
因为不知道会在将来某一天,突然彻底爆发成难以治愈的病。
心理学上,为这种躯体化做过解释:
躯体化是体内情绪的表达受阻,只能通过身体来表达,导致健康免疫系统紊乱。
也就是说,身体的不适和病症,是内心喊出的求救信号!
身体是不会说谎的,生病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去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妥善地去处理情绪。
我的邻居张姐,四川人性格热情爽快。
但是当她得知丈夫有了婚外情,还有一个私生子之后。张姐一改往日的开朗,变得愁眉苦脸,眉头紧皱。
突然有一天,张姐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妇科病,到处求医都治不好,疼痛一直折磨着她。
张姐决定离婚,
庆幸的是三年后,找到了一个真正爱他的另一半。
我在家里,也能再次听到来自隔壁张姐爽朗的笑声。平常见面打招呼,也见她面色没有之前的暗沉忧郁。
慢慢的,经过药物和心态的调理,张姐的病很快就好了。
再回头看,当初的“妇科病”,
是不是张姐的身体,替她说出了心声:“我厌恶之前的亲密关系,厌恶那个背叛我的男人”?
我国中医的古老智慧,
早有说过:肾主恐惧,肝储愤怒,肺藏哀伤。
无论是生气、悲伤、恐惧、忧郁、敌意、猜疑……
那些没能表达或者释放掉这些情绪,会长久的郁结在我们的体内。
让我们的身体内部,彻底变成一个“疾病工厂”,酝酿各种让你疼痛的病。
而这一切,就是为了提醒你,
那些没有处理的情绪,并没有因为你的隐藏和漠视,就真的消失。
不想得病,就做情绪的主人,掌握主动权。
前段时间,偶然碰到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
很惊讶,原来这三年,她一直在家“养病”。
这有点让人担心,我问:是什么病呢?休养了这么久,身体有没有好转吗?
“不清楚,跑了很多医院都查不出来,但我就是感觉自己不舒服,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她无奈的说。
也因为这种状况,左邻右舍总是对她指指点点:“肯定是偷懒,不想去干活,明明都检查没有什么问题,还说自己不舒服”。
所以这几年,她困于这些不被理解的情绪中,也就不太敢和以前的朋友联系。
笔者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报道:
香港有位女士,婚后和公婆生活一起。她屡次向丈夫提出想要搬出去住的诉求,都被制止,后来她也只好作罢。
没想到几年后,她突然被诊断出来患肺癌,查出的时候已经是晚期。
医生问她还有什么愿望吗?
她只说了一件事:“我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家,跟丈夫、儿女在一起,不用很大,不用很久,几个月就好”,说完她嘴角滑过一抹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微笑。
这个故事,让人不胜唏嘘。
生活中何尝不是有很多人,可能直到生命结束都没有觉察到,破坏身体健康的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忽略内心的需求。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更是明确的指出:
8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某某人,年纪轻轻怎么就生了重病,平时也没见身体有什么不适?
殊不知,负面情绪,可以悄无声息,一步步毁掉一个人的健康。
世上大多的病,都是情绪打了败仗。
或许可以试试心理学,为身体的问题找找答案。
小陈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身体不适,需要请假在家休息才可以。
但是一直查不出病因,从小到大都有这个难题。
每次她生病,妈妈就会从老家过来陪她,给她做饭,病情就会慢慢恢复了。
小陈觉得很麻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去医院检查,也不清楚原因。
跟小陈聊过之后发现:
小陈有一个体弱的哥哥,从小父母的关注,都是留在哥哥身上,照顾哥哥。
而且爸妈也觉得小陈比较独立事,什么都能自己完成,很欣慰还有一个孩子这么懂事,可以让他们放心。
小陈听到爸妈这么说很开心,也自觉的越来越懂事。
你看,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只会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生病,成了她收获“爱”的渠道,而且表现得很隐蔽,也符合她“懂事”的人设,屡试不爽。
因为得益于这种“模式”,潜意识里最优的选择,反复出现。
庆幸的是,小陈接受了心理治疗后,也学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情况改善了很多。
她开始回忆起童年时一家人相处,其乐融融,有一种被爱包围着感觉,身体的痛苦感也随之消失。
这份饱满而无条件的爱,让她感觉到来自和父母依恋关系的安全感。
“病”,也就奇迹般不药而愈……
小陈觉得这是赠予自己的宝贵启示:我们的心是一切的主宰。
或许是时候觉察一下隐藏在身体里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和解了。
懂得爱自己,不仅是最好房开豪车,更是忠于内心,超越自我。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感 恩 随 喜 打 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