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 WRITING 100天 1000字/天#
今天是2020年5月15日星期五。
“改变并不是一场外科手术。即使你发生了改变,你以前的旧观念也不会像磨损的髋关节和膝关节那样,被换成一个全新的。相反,这些新信念会和你的旧信念一起存在,随着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你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终身成长》(第8章 改变思维模式)
《终身成长》今天全本读完。算了一算,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见缝插针看了有10天,在这10天的阅读过程中写了4篇读书心得文章,今天这篇算是作结,也是“如何落地”的感悟。
在读这本书时,我们免不了边读边思考:我自己究竟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为什么有时候我看起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影子”?我该如何去改变思维模式?——甚至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会有一些淡淡的焦虑,也会有一些明显的懊丧,我在想,原来我曾经的一些“失败”的经历,都是因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导致的结果。——而这样的思考和“归因”是否又陷入另一轮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所以,我读上几页,就得得梳理梳理,然后再写一写,用文字将逐渐感性化的意识和思维拉回理性的范畴。接着,我还需要再放一放,想一想,这才能够继续读下去,同时保持清醒又客观的头脑。
读完这最后一章,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终于解开了我的心结:
首先,每个人都可能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作者在书中写到,即使是那些参加过思维训练课程,深谙成长型思维模式好处的人,也会固执的坚持固定型思维模式。因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固定型思维模式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
固定型思维模式告诉人们他们是谁,或者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聪明、有天赋的孩子),而且会告诉他们如何成为这个理想中的人(表现的优秀)。这种思维模式能够为你提供获得自尊心的方案,还可以让你获得他人的喜爱。当一个孩子不确信自己是否被重视或被喜爱时,固定型思维模式为他们提供简单而直接的解决方法。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要求你去接受你原本恐惧的事情——挑战、努力、奋斗、批评与挫折。
亲爱的你,请问,此时让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引导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容易吗?
所以,我理解了我的那份不安和焦虑。因为,确实难啊。
其次,改变伴随着痛苦,别妄想不痛不痒的蜕变。当我接受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后,我开始去反思曾经犯过的错误和遇到的挫折,如前文所述,这种“反刍”让人感到不适和痛苦。即使你是一位优雅的反思者,固定型思维模式似乎也并不想优雅的离开。如果之前,固定型思维模式更多得控制着你,当它看到你遇到挫折时,就会给你拿出很多之前“惯用伎俩”,很多借口和理由纷纷送到你面前,给你的不安和痛苦提供“避风港”,不断诱惑你。
如果你学习到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就会有另一个声音在你脑海中大喊“不要接受这个避风港的诱惑啊!”躲避和安逸,只会让你慢慢远离了自我,步步退让,逐渐失去“战斗力”,也将最终失去本该属于你的“战场”和高地。书中,作者“苦口婆心”地例举了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和CEO们并不是机械地敷衍了事的人形机器人,而是充满了个性和潜能的普通人。
是的,成长型思维会让你更接近真实的自我,虽然改变并不易,就好像人们眼中的“成功”。
第三,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第一步:接受。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既然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那就没什么可羞愧的。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一部固定型思维模式,当它出现时,允许它的存在,但这不代表我们要去接受它高频率出现的事实,接受并保持警惕。
*第二步:观察。像一个研究者一样,去观察自己的思维,明确是什么激发了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即那个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会在什么时候跑来找你?就我个人而言,在面对很大压力以至于挑战我的舒适区时,我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就会出现,“她”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制造噪音,让我无法专注于我应该做的工作,同时,“她”还会在我耳边低语:“没啥大不了,明天再说。”或者是“你能力如此,你已经做到头了。”这时,不要着急评价“她”,而是按住“她”,继续观察她。
*第三步:命名。这一步很奇妙,作者打开了我的新思路。他说“让我们来给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是你生活中某个人的名字来命名;或者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又或者是用你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来命名“她”(或者“他”)——毕竟“她”(或者“他”)是你的一部分;当然,你也可以给“她”/“他”一个你不喜欢的名字,来提醒自己这不是你想要成为的人?
我给自己的这个“她”也起了个名字,废柴。今晚,要是我再拖延,我估计“废柴”就又会来找我了,不过,这次我就会好好和她谈谈了。
*第四步,教育。现在,我知道了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并痛苦地了解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以及“她”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并且“她”还有了自己的名字,废柴。那么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教育“她”。让“她”和我一起走过这段旅程。
当我下一次马上要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时,我就要做好准备:嗯,废柴就要来啦。在“她”出现并阻止我时,欢迎“她”的到来。不管“她”对我说什么,都先“抢过话筒”,对“她”说:“听着,废柴,我知道这可能会失败,但是我愿意试一试,你能不能对我有耐心一些?”
当我在尝试的路上遇到挫折时,我又看到废柴幸灾乐祸赶来,这时,不镇压或者禁止“她”做什么,就让“她”嘚瑟,唱歌、跳舞、大喊大叫,然后当“她”稍微安静下来的时候,正色告诉“她”:“废柴,是的,是的,我现在暂时还不太擅长做这件事,但是我认为我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来完善。你先歇会儿,让我来再试试。”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说,要记着,你的固定思维模式人格本来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才会出现。但“她”却没能找到什么方法去做到这一点。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新方法去教育“她”,“她”就可以帮助和支持你:接受挑战,不要放弃,卷土重来。最终,一起踏上你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废柴,看,今天的文章我搞定了!一起迈大步出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