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天主教 东正教 基督新教
《各种上天,几大宗教给予的大利益——天堂》
《圣经》诞生出来的犹太教、基督教
《圣经》:
天国是最安稳,永不震动的国度,在那里没有忧伤,痛苦,眼泪,也没有死亡[1]
完全圣洁,毫无罪恶之处,也不用日光照,是永远光辉灿烂的地方。[2]
启21:4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21:18 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
21:19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
21:20 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黄璧玺,第八是水苍玉,第九是红璧玺,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
21:21 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
21:27 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
《圣经》有几处把信者称为羔羊。
伊斯兰教
《古兰经》:
“敬畏者必定要住在安全的地方——住在乐园之中,住在泉源之滨,穿着绫罗绸缎,相向而坐。结局是这样的:我将以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们的伴侣。”
赏赐乐园、美衣和美女。
“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在那些乐园中,有不视非礼的妻子,在他们的妻子之前,任何人和任何精灵都未与她们交接过……在那些乐园里,有许多贤淑佳丽的女子。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他们是白皙的,是蛰居于帐幕中的。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在他们的妻子之前,任何人或精灵,都未曾与她们交接过。”
赏赐处女为妻。
“他们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长生不老的少年端着碗、壶和一杯最纯的酒服侍着他们(这酒既不会让他们头疼,也不会让他们迷醉);
他们自己选择水果和喜爱的禽肉。他们还会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houris),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样贞节;这是对他们的行为的报偿……我创造了这些天堂美女并使其成为处女,作为他们的贴身爱侣……”[3]
“他们(信者)将在恩泽的乐园中……在珠宝镶成的床榻上,彼此相对地靠在上面。长生不老的僮仆,轮流着服待他们,捧着盏和壶,与满杯的醴泉……还有白皙的、美目的妻子,好象藏在蚌壳里的珍珠一样。那是为了报酬他们的善行。……我使她们重新生长,我使她们常为处女。”
赏赐各种和常成为处女的女人。
艾布赛义德传述:
“穆圣说:‘天堂居民中品位最低者,亦将享有八万名侍从,七十二位妻室(俗称72个处女),为之竖起真珠和红黄玉的帐篷,其宽阔若札比至萨那之间。’”[4]
佛教
“四方或六方,都有不同层次的涵义,其中有善的、有惡的、随着善的去做,将來自然获得善报。现生中得到人们赞赏,身死后生到天上,享受天福。随着惡的去做,必定得到惡报,今世可能被判终身监禁,死后堕落,承受苦果。”[5]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译:这个国家的众生,没有众苦,而享受各种的乐,所以名字叫极乐世界。)[6]……皆是四宝周匝围绕(译:都是四宝(金、银、琉璃、玻璃)四周围绕)……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译:七宝池的底纯粹是用金沙铺地。四边阶道,都是用金、银、琉璃、玻璃混合而成。水池上的楼阁,也用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庄严的。)
……常作天乐,黄金为地(译:常有天人作天上的音乐,用黄金铺地。)”
释迦牟尼批评世俗人追求奇珍异宝,“极乐世界”却在常用。[7]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译:如果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女人听见阿弥陀佛,就念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念了七天),念到一心不乱的程度,这个人等到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带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现在到这里来。这个人临终时,心不生颠倒想,即刻就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国土去。)”
去“极乐世界”的条件。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译:我见有这种好处这些利益,所以告诉你。如果娑婆世界有众生听我这样讲,应当发愿,一定要生到极乐世界。)”
……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译:像我现在,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么多利益的事。)”
释迦牟尼批评世俗人追求利益,但自己给的利益也是“不可思议”。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8]
(译:佛说真实的语言:你们这些众生,应当生真正的信心称扬赞叹此经不可思议的功德,念诵此经一切诸佛都会保护你们。)”

道教
(一)太皇黄曾天,(二)太明玉完天,……(三十五)玉清境清微天,此三天合称三清天。三十六为最高一层(称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层),称大罗天,与三清境合称为圣境四天。 三界、四梵天、圣境四天共计三十六天。[9]
独龙族
独龙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独龙族教认为从人间到天的最高处有十层,从最高层到人间分别是:
第一层称“南木年各若”,“木佩朋”所居,总管天上一切;
第二层称“木代”,居有“格蒙”,受辖于“木佩朋”,创造人间万物,决定人畜生死,庇佑、赐福于人间;
第三层称“木达”,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是众鬼的住处,居有鬼王“南木曾木柔”;
第四层称“南木郎木松”,是众鬼的休息处;第五层称“南木嘎尔哇”,是铁匠嘎尔哇的亡魂居住之地;
第六层称“大不拉”,是地上的活人和生禽的灵魂能够串游到达的地方;
第七层称“南木夺默里”,是世上善良人和婴儿的“阿细”居住之处;
第八层称“兹力木当木”,是恶鬼关押活人的“卜拉”的所在;
第九层称“赫尔木”,为各家屋顶上的空间;
第十层称“当木卡”,即各家的火塘。火塘是最受崇拜的家庭圣物,每逢饮酒吃肉时都要向火塘洒酒供肉祭祀。火塘上的铁三脚架或支锅的三块石头,都被视为神圣而不可亵渎。[10]
来源及释义:
-
来12:28;启7:13-17;路20:36。 ↩
-
启21:27,22:5;约3:5-6。 ↩
-
56章12-39节,企鹅出版公司出版的NJ Dawood译。 ↩
-
《提尔密济圣训集》/2188段,此书是伊斯兰教重要经籍,逊尼派著名的“六大圣训集”之一,编者提尔密济。 ↩
-
《阿含经》/大念住经。 ↩
-
后面的翻译都来自http://t.cn/ReIniit 。 ↩
-
《妙法莲华经》/卷3〈6 授记品〉也有类似记载:
“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犍连,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车璩、马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 ↩ -
“净土三经”之一的《佛说阿弥陀经》(或称《小无量寿经》)记载释迦牟尼说。 ↩
-
《云笈七签》/卷二十一“天地部”。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