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记一(40)

悟记一(40)

作者: 张唤尘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4:48 被阅读0次

S-65,宗教的强大就是用理性来为非理性包装,以至于通过意志人的一切活动都获得了意义,而世俗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提供这么彻底的理由,以及也不能提供这么有层次又彻底的意义。

RJ-8,为什么我们没有培根那么强的渴求,渴望,是因为我们没有焦虑吗?我们应该通过教育让学生们拥有强烈的精神需求,可这种需求本身又在于强烈的不安全感,这意味着教育要培养一个适度的不安全感。

RJ-11,这本身是自我实现价值的异化所导致,以至于让人看不清何为真正的自我实现,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如今也依旧笼罩在这样的观念之下,我们的生活意义除了做官做公务员,除了挣钱发家致富,从来没有真正的要实现自我,关于生命的意义始终停留在享乐以及欲望的支配,甚至这都不是一种荣誉感,因为荣誉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可我们有的只是对物质的崇拜。这也算是中国精神的一脉相承,伦理精神,政治哲学,生命的意义,其他价值观本身是对它的体现,可它在往前看只是因为中国人物质足的同时解决的恐惧,或者说不至于让人过度依赖于恐惧,从而没有将自我彻底寄托在神以及超自然之中,可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我们无法去苦苦思索若何解决生存,如何去用理性来证明解释神的存在,从而也就不可能发现自我,跟不可能有思考逻辑科学的精神。

RJ-12,可见,文化具有依赖性,一定会先入为主的影响着在其中的一代代人,大家都遵守同样的观念,而且这个文化又足够的稳定(稳定性)变革性太差,结构就是其中之人始终无法突破,两千多年来在其中举步不前。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其中的人在整个文化之中突破的神的束缚,其中神也只是被包含在人的自我证明自我发展,迟早是必须的事。

RJ-13,这好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在政治体制以及文化教育中,吸收有才华的人,让他们安于本分,让他们做着宣传员,文化的传承者,结果是文化、体制、精英相互塑造,稳定性延续着,

RJ-14,从这里可以看书,传统的社会精神骨子里跟人的精神一脉相承,要做的就是稳定,安逸,流于物质追求,它远不是效率,远不是实现,远不是价值证明,在这种精神之中,儒家文化看起来倒像是点缀,因此,可以大胆的说,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精神,儒家精神只是表象,对本质起着装饰掩护的证明,本质上并未触动它的地位,即便儒家提倡过人的精神,如孟子的思想,但看起来这更像是个人的超脱世俗的追求与自我修养。

可中国文化的这种稳定,安逸流于物质的本质也正是人的本质,也正是人较少受宗教异化的本质,虽然并没有从宗教中导出证明自我的价值,可也正是从这里更加易于让人看起这种文化虚无所在从而去在精神中证明自己,它需要的是新的理由,在新的精神之中不断抑制挣脱强化,而不是基于压抑它的宗教。

一定要记住,这种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剥离本质上是对人的精神的剥离,一定要从人的需求之中去推到精神的层次,进而推断出文明的层次,包括它看起来的以及骨子里蕴含着的。

*,一个在物质之中徘徊循环不前的价值体系,跟一个基于物质却不断循环向上突破的价值体系,绝不相同,前一个最基本,如同一个人的本身价值是在情绪欢乐中存活一般,后一个最真实,它证明的是人真正最大的价值存在,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简单说,前者只是利用了人潜能的根本,或者是要充分利用人的潜能,并且要进一步在基因中加强人的本能。

SS-70,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中存在反抗,正好说明其文化和结构并不是绝对的自洽,对于部分人需求存在严重的问题,可这也可以说明这正好是价值观具有正常的表现,如像西方,被笼罩在宗教之下,看起来没有改朝换代,没有人民强烈的不满,可也因此离真正人存活的价值观更加遥远,因为神打磨掉了人追求自我实现的最基本满足条件,反观现代西方当然比之前有很大进步,政体稳定,人民需求可以解决不至于反抗,是一个正常的证明自我的标志,但是条件是建立在虚无的上帝之上,这以至于有了基本的保障,人都不会去找到真正的实现自我。而我们虽然条件未赶上西方,但是精神却有了一个基本的保证,以至于整体的方向正确,走的也会更快。

SS-71,这段话用来解释日本,比解释中国更加合适。人的需求少,不仅应该环境能给与满足,也是因为参考少,以至于个人和整个机体融合在一起。

SS-72,谶纬神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神正论,只是它并不是历史的主流

SS-72,可以把文化的各种精神价值,如儒家,法家,本质精神,通过人的情绪的多样来拆解成各个部分

SS-72,人对姓氏、氏族的依赖,也可以解释成,这是让人的存在在一个秩序之中延续,虽然这只是一个很浅的精神寄托

有必要在写书的时候,分析这种一般社会中个人的自我存在证明的手段。

SS-74,只是这种通过姓氏和基因的存在是最基本的存在,恐怕也跟一个只是在物质中安稳安逸的环境相关,我的理论,应该罗列各种自我存在的证明,应该说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命的意义。

SS-75,这也正好说明,个体的意义根本在于恐惧自我的消失,活着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要延续自我的存在,这才是历史永恒的主题。

在中国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所以当我们追求境界,追求神秘体验,说这是圣人的超脱,本质是只是一种美德体验,以及对自我意义更加广泛的探寻而已。

相关文章

  • 悟记一(40)

    S-65,宗教的强大就是用理性来为非理性包装,以至于通过意志人的一切活动都获得了意义,而世俗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提...

  • 都市,女性︱如意悟真记(40)

    第四十章 那年夏天,绿色灼眼 如意离开京都那天早上,甄诚没有去送她。他一大早就出门去另一家位于郊区的民办高校面试了...

  • 做人做事40悟40忌-悟(上)

    一、做人做事十悟: ①信仰、信念、信心是安身立命的“压舱石”; ②能力、动力、定力是站稳走好的“支撑点”; ③能干...

  • 做人做事40悟40忌-悟(下)

    三、做人做事再“十悟”: ①立德、立功、立言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 ②勇气、锐气、朝气是干事创业的“发动机”; ...

  • 画.悟(40)

    跟画,挺有意思!喜欢夕颜!

  • 美好的回忆定格在这一秒

    所谓日记,日记,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写日记是为了扩大自...

  • 心学之我悟:心不动

    心学之我悟:40. 心不动,才能成就大事。

  • 以小学之心,悟中学之道

    以小学之心,悟中学之道 ——记一次小学教研活动 ...

  • 悟记一(41)

    SS-77,人们不一定彻底了解过因果轮回,但是依旧愿意来用“恶有恶报”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这也正说明,中华文化的逻...

  • 悟记一(47)

    ZJ-4,可见人最初的理性都是经济性的,一切以实用为最后目的,都是深陷在经验之中。对民间多种信仰的信服,看起来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记一(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t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