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金融投资精选
当你的力量大过原生家庭的烙印,你才能超越自己的出身

当你的力量大过原生家庭的烙印,你才能超越自己的出身

作者: 投资博弈论 | 来源:发表于2017-08-28 11:17 被阅读0次

记不清在那个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女生问了一个问题: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真的那么大吗?她在网上看了许多讲原生家庭的文章,觉得自己出身农村,未来渺茫等等。

去年的互联网上,关于原生家庭影响的讨论很是沸沸扬扬了一阵子。加之社会分层、阶层固化等的各类说法流传,让人感觉那些出身于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没有未来,看不到希望了。

不能否认,每个人出身的家庭对自我的重大影响,甚至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自己家庭的影响和影子。

这是因为当你尚不具备判断能力时你最基本的认知来自那里,不仅仅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它的强烈影响,而且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你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受到家庭、最亲近的人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父母、亲戚的影子。这种状况在之前的社会(20世纪90年代之前)里尤其重要,如果你的家庭没有一定的财力和远见,你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一辈子生活在某个很小的地方然后你所见到的都是那块很小的世界。所以中国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人们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强调出身、强调家风。

良好的家风、教育和财力为个人的长进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如果你有幸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但从另一方面看,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程度高低来自于你个体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对比: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大,那他们的影响越小;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小,那家庭的影响越大。

每个人出生后都有一个生物的自我,还有一个家庭的自我,随着你后来受教育还有一个教育的自我。在受教育的阶段,你有机会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到世界跟你的家庭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你有机会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和追求。加之在社会上的历练,通过这些你如果能够形成这种独立的认知,你会批判或者借鉴家庭给你的三观、处事方式,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个时候原生家庭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你会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

鲁迅的原生家庭对他有影响,但如果是按照原生家庭的期望,他可能会成为一名财主或者资本家,但他通过教育、反思和睁眼看世界却背叛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期望。

山西的小镇青年贾樟柯如果按照家庭原生家庭的期望,应该是早早结婚生字找一个安稳工作挣工资过日子,最多是煤老板暴发户。即便做导演也应该是闷头赚钱,什么火拍什么,但他因为知识、见识、追求,却主动去拍了很多注定不能上映但却真实反映和批判现实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指定不火。

在生物、家庭、教育的自我里面,教育本应承担更大责任。但因为我们的教育主要成了用来应付考试和做表面文章的训练,对人的正向价值观影响较少,导致大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与认知,导致我们在许多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他身后家庭的样子!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毕业甚至读到博士的人,虽然看起来学历很高,但头脑中却没有一个现代的理念和认识,完全是封建时代的思考。这甚至连家庭都怨不上。

尽管人们对大学扩招骂声一片,但我一直认为它做的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是让更多的青年有机会走出他们的家庭、村庄和城市,看到外面的世界、跟自己不一样的世界。给每个青年人提供了机会,即便是在一个三流的大学,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有机会去接触许多人类的美好传承、看到不一样的同学老师并了解他们的处事方式和三观,让你对自己的家庭和原来深信不疑的认知进行反思与批判,从而有机会去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另一个伟大的机会是互联网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通过互联网让我们不仅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还可以看到世界上的优秀的理念、方法、成果,并可以学习他们。而且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也给每个个体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学习、财富积累、做事方式等。

大部分青年人得到的受教育机会和互联网为我们个人长进提供的可能性,让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摆脱你原生家庭的桎梏,站在一个更新的平台上。

但悲催的是,大部分人却不会利用这种机会和方式。读很多年书却不会学习,整天淘宝天猫却不会用互联网长进自我,信息爆炸知识过载却无法形成自己的定见和判断。

更悲惨的是,许多人甚至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和自己认为不合理的机制和规则。光等着天上掉馅饼,只会怨天尤人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但当需要它去学习、思考、实践的时候,就退缩了。

讲真:对于这样的人,上帝也帮不上忙!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原生家庭不是制约你的根本因素,核心在于你自己是否有改变自己的意愿,然后就是你有没有为这种意愿付出超过他人的努力

家庭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果你的家庭给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有良好实践的机会,但你不愿意去实践、不愿意去学习,这谁也没办法。所以相比较来说,好的家庭只会让你不会太差,但要成为顶尖高手,这不是充分因素,甚至也不是必要因素。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的,因为父母的爱有残缺。但据对美国总统这个群体的数据统计,当美国总统的这些人出自单亲家庭的比率要远远高于社会上单亲家庭的平均比率:奥巴马就是出自单亲家庭,而克林顿就更是一个遗腹子,在他出生前3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也许就是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倒是那些条件艰苦的人,被条件所逼迫,如果他不被打倒,就可能做出卓越的成就。

总结一下: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取决于你是否能形成自己对世界独立的认知和判断,理论上讲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机会超越自己的家庭。但如果你不愿意去行动和努力而只学会了抱怨,那就会成为原生家庭“控制”的下一代。

当然,"摆脱"自己家庭的影响从而真正形成独立自我的过程一定是艰难困苦的过程,你不要奢望、也不要相信那些一晚上就让你独立的承诺、让你快速走向人生巅峰的方法,那不是骗子就是传销。

这篇文章发表后,收到许多人咨询如何让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从简单的交流中我听出了焦虑、不甘、沮丧、抱怨等各种情绪,说实话我没有时间一个一个的详细为大家出谋划策(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这里仅提几点建议:

建议1:接受现实停止抱怨。

无论你的原生家庭什么样,这都是你不能决定和改变的客观现实,既然是现实则抱怨无用。

如果你觉得她有不够好的地方,你就想办法去超越她;如果你觉得她很优秀的地方,就继承发扬。

建议2:将你手边的事情做到极致。

无论你现在是在读书还是在做工人,无论你是小有成就还是一无所有,从小事和你能影响到的事情做起,将你手上的工作做到极致,付出超过一般人的努力,这可以说是最简单有效的让你独立起来的方法。不要说你现在做的工作不适合你的兴趣,因为纠结于自己的兴趣,是你成长的第一个坑!

但我看到的是大部分人只愿意抱怨而不愿意努力,这样谁也帮不上忙。因为真正的努力一定是不舒服、困难的,即便原生家庭很好、资质天赋很高的人要想有所成就都需要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何况你我(可以看看这个文章: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来的 | 深度)。

坚持3:坚持学习与思考。

原生家庭对个人最大的影响不在于财富上,而是让许多人后天根本没有形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这样会让人失去了一个去借鉴社会上优秀方式方法的机会,相当于你一个人“赤膊”上阵,与其他站在很多前人肩膀上的人去竞争,不失败才怪!

原生家庭不出色的,才更需要去下功夫学习、思考、实践,说起来这可能是你唯一逆袭的机会。如果你不知道学什么,请回到第2条,思考将你当前做的工作如何做到极致,这时候你就知道该学什么了!

好运!

随着心理学的推广和普及,大家对于“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了解。很多人开始知道生命中我们的态度、信念以及制约大多来自于儿童时期的认知。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曾经必须面对某些无法真正处理、无法整合的事件和状况,我们还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理解、认可、尊重。往往在孩童时期,我们都缺失了和这样一份无条件的爱、接纳、支持的连接。

然而,与其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着手未来是更重要的。当我们可以从原生家庭的伤痛中走出来,疗愈后“全新”的自己组建的“家庭”,建立的关系,是持续不断的滋养。

你经常处在自我批判当中吗?

在“原生家庭”都曾感受到不被倾听、不被认可、被忽视感受、被否定想法,我们的迷惑就这样产生了,而且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是无法也不可能清晰地表达我们的需要和愿望的。我们就这样长大成人,习惯了处于分裂和分离中,这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方式。

只要我们花一点时间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几乎所有人都会发现在自己的内在都有个严厉苛刻的声音,它像是一个批判者,持续地告诉我们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他人,我们总是做的不够好--不够漂亮,不够聪明,没能力,不值得拥有,胆子太小,等等……

当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去倾听这些声音,我们会发现它大多来自外在。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获得父母的照顾和关心,我们也渴望从父母、老师这里获得指导和帮助。我们接受来自周遭大人们的引导,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标准与价值观灌输到我们身上。

所以我们无意识地迎合、讨好大人们,并且我们的心智把这些声音无条件的全部吸收进来,然后内化为自己的声音:“我应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做;我不够聪明;我很笨;我做的没有别人好;我长得太难看了……”

你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

晓晴(文中所用均为化名)小时候很爱笑,每当妈妈看着她对别人笑,就对她说:“你这样笑会被别人看不起。”长大后她对表情产生了心理障碍,她自己脸上没有表情,也害怕看到别人脸上的表情,害怕被人看不起。

小梅的父母从小吵架、相互指责,妈妈每次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拿小红出气,骂她:“你是一个没用的东西。”结果小红读书读不好,做生意又亏了,一事无成。她结了婚,嫁了一个没用的老公,家里的钱都被老公的朋友骗光了,房子也抵押掉了。她很想好好努力,但生活却总是处处不如意。

涵涵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拿着卷子回家被爸爸狠狠骂了一顿:“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笨,考得这么差,没出息。”结果他成绩越来越差,连高中都没能毕业。成年后他发现自己有太多的情绪,活得很累。最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对孩子特别挑剔,总是骂孩子“笨”。

小月做每件事都会拖拉。她小时候不断被爸爸催促着做事情,总嫌她做得太慢,效率太低,有时限定她在某个时间内一定要完成作业。她现在做每件事都会拖拉、迟到,在个案中她终于知道自己的拖拉是为了对爸爸反抗。

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批判的声音,这些批判的声音来自于非常早期的童年,他们现在听到的声音已经不是在说:“你怎么怎么样”,而是都转化成“我”。

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这些内在的声音,我们会以为这真的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会相信这些声音,以为我们只要遵循这些声音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只要我们能够不断的努力,就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就能成功,就能快乐。

事实上,只要我们相信了这个批判的声音,我们就会持续地吸引一些人和事件来强化这些声音,不断的折磨我们自己。

我们的人生只会走向两种极端,要不让自己垮下来,成为一个失败者,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要不就是和一切抗争,成为一个不断努力、不断追求成功和名望的人。

如果我们认同内在的这些声音,给自己设定高标准的同时,还会把“高标准”强加在别人身上,然后以不断折磨自己的方式去折磨别人,批判、挑剔、指责别人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且认为自己是对的,一定要他人听从我们的想法,服从我们的意见。

书写疗愈:几个舒压的小方法

在生活中,你要仔细地去留意什么样特定的人物和事情会引发你内在的批判声。是在别人批判你的时候,还是在感到压力,被过度期待,被比较,还是受到威胁的时候。

同时,留意当这些声音浮现时,你的情绪和身体会伴随着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起过去类似的情境吗?过去谁曾经这样批判过你?是你的父母、老师或者其他的什么人?当你受到内在声音批判或他人的批判时,你是如何回应的?

去感受浮现出来的害怕、羞愧、愤怒、悲伤、无助,用语言、用身体的动作充分地表达出它们。

我把这个方法整理为六个步骤,我称它为“书写疗愈”:

1、写下发生的事件:

可以是当天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最近的事情,甚至是很久之前发生的(5年前、10年前)但你仍然有清晰记忆和感受的事件。

2、写下你当时的身体反应:

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反应最明显的地方,回到当时的事件中,去感觉当时自己的身体反应。比如:紧张、压迫、麻、痛……相信我,无论是当天发生的,还是很久之前发生的,身体都能带领你回到那个事件。

3、写下你当时的情绪反应:

感受你的情绪,以及情绪的部位,指出当时是什么情绪。一般常见的是:愤怒、难过、伤心、委屈、羞愧、嫉妒、傲慢、害怕、恐惧、惊吓。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事件中,你会有很多种情绪,比如你会感觉在愤怒的同时你也很委屈、难过。

4、写下你当时的思想念头:

当时你头脑中是怎么想的,比如:我不够好,他(她)不关心我,他(她)对我很冷漠,我做的不对,没有人值得信任……

5、写下你当时的反应模式:

当时你是怎么去回应的。是垮下来?还是去斗争反抗?这些思想和念头来源于什么事件,可能是几年前的,也可能是童年发生的。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回忆,潜意识在你准备好的时候,会自动浮现出相关的事件。

我们不可能记得婴儿期的情形,可是我们的身体有记忆,它会自动开始释放。

6、用语言、身体表达转化:

回到当时的那个事件中,让你曾经没有表达的情绪表达出来,表达出你的愤怒、恐惧、害怕、委屈、难过、羞愧、憎恨……,你可以捶打枕头,跺脚,拍打地板,喊叫,相信你的身体,它比你更懂得如何疗愈。

同时也去表达出你童年未被满足的需要,表达出你内心的渴望,比如:妈妈,我要你爱我,我要你关心我。(这个环节,如果能够在专业疗愈师的支持下进行,效果更佳。)因为你需要有一个人无条件地倾听你、理解你、支持你,需要有一个人只是为你而在。

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

只有当你从原生家庭的伤痛中走出来的时候,爱才会发生;只有当你有能力去爱的时候,你才能给予他人爱,爱才会芬芳满溢。

通过书写和语言的表达转化,能够帮助你去爱你自己,倾听你自己,理解你自己。持续痛苦的经验会在我们的大脑上印下深刻的痕迹,以致于大脑越来越容易把他人可能都不会注意到的事情识别为痛苦,我们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敏感。

学习随时去观察留意,哪些声音是来自外在的,去一一辨识它们,然后通过书写和表达请它们离开你的头脑。

这个清理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很多时候,我们会想要放弃,因为听从内在批判者的声音比改变自己要容易,因为这些声音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头脑里。跨出舒适圈需要勇气,我们受伤的内在小孩充满了童年创伤所导致的伤痛和积蓄未发的能量。

拥抱过去,拥抱童年,拥抱恐惧、羞愧、悲伤、愤怒时,我们才可能触及自己真正的真我。我们需要再次去感受当时的那些感受,这需要花些时间,感觉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悲伤、愤怒的过程或阶段可能会反反复复。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你才能改变和进步。

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更重要。当你成长,当你疗愈自己,爱每天会滋养和生长,你现在拥有的、或者你将拥有的“家庭”让你在爱中成长。

爱不是热情,不是占有,不是一时的激情,爱是彼此之间一份非常深的了解和理解,爱是允许彼此成为自己的自由!

---------END---------

汇说FTsay泛金融革命发起与引领者!让每个人更平等的参与金融市场是我们的使命!即使你生于贫困,也绝不能死于贫困!

我们坚信励精修行,方可得道:投资是生活的艺术,交易是一生的修行!愿与你以投资交易为生,共同奔向财富自由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你的力量大过原生家庭的烙印,你才能超越自己的出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iw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