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中国熊孩子

作者: ab058dc30b88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11:46 被阅读7次

前阵子,姜文带着他的第6部电影《邪不压正》的预告片又出现了,四五年打磨一部电影似乎成了姜文的常态,作品虽不多,但每一部都值得回味。

在中国电影界,他是一个鬼才。原著或剧本到他手里得先捯饬个面目全非,再像小孩子搭积木似的拼出心中的“城堡”,而且每次都霸气外露,散发着浓烈的个人气息。

大家说他是“硬汉”“爷们”“直男”“行走的荷尔蒙”,生活中的他幽默风趣,不按常理出牌,常常搞得众人啼笑皆非,让人觉得亲近又可爱。

人到中年,很多导演不是蔫了,就是油腻了,

但童心未泯的姜文,依旧是阳光灿烂的熊孩子。

童趣

阳光灿烂姜小军

姜文给人的印象永远是精力旺盛,没有一丝倦态,仿佛能够永远生猛下去,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个撬锁溜门、打架泡妞的熊孩子马小军。

1973年,姜文一家迁入北京,住进了部队大院。小时候的姜文皮得不行,成天和孩子混在一起,在72中学的班里年纪最小,打不过人家就趴墙头上朝人砸东西,以至于妈妈深夜12点都会把他揪起来打一顿。

和马小军一样,姜文在大院里也有一群好哥们儿,有“发小”英达,也有濮存昕和吴成全。那时一群小青年就坐在屋顶抽烟、弹吉他、唱苏联歌曲。“日子就像电影的开头一样带劲儿,仿佛永远是夏天,阳光永远耀眼。”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1991年,姜文不经意间看了王朔的《动物凶猛》,内心有一股冲动,不自觉地想把它拍成电影。于是,他把自己关在6平方的小屋,将6万字的小说改成了9万字的剧本,带着一股少年气。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可电影还拍着,投资老板跑了,只好到处借钱赊帐,跟陈凯歌借了两天剪辑机,周围人都在看他笑话。大家问啥时候拍完,有人戏说要改叫《大约在冬季》了。

没有少年气,拍不出真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出来,就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更斩获了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能拿的所有奖项。

童年走了,童心还在,咋办?那就一世年轻。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导演姜文(中)与主角宁静(左)、夏雨(右)。

童心

鬼子走了,姜文来了

王小波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恼的问题都会变得易解。”姜文也是一个会用童心来思考问题的人,所以当他以纯粹之眼看世界时,才能在充满教条的世界里不墨守成规。

1998年,姜文借《阳光灿烂的日子》暴得大名之后,又拍了《鬼子来了》,与其说是一场闹剧,不如说是一出黑色幽默。

▲《鬼子来了》剧照

姜文用他的纯粹之眼拍出了升斗小民的贪生怕死,更映衬出日本军人的狡猾和残暴。全片嬉笑打闹不断,却做到了像纪录片一样的真实,给了当时一律“全民皆兵”的抗日片一记重拳。

▲《鬼子来了》剧照

为了做到尊重历史,在写剧本之前姜文翻遍了50多部关于抗日战争的大部头书,影片光剪辑就花了9个月,大家等得都腻了,只有姜文不厌其烦,像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小孩一样玩疯了。

《鬼子来了》一出来就遭禁,姜文也被勒令五年内不能当导演。但是当崔健看完之后,到处跟人说:“穷尽你的想象去想吧,姜文拍的都会比你想得要好一万倍。”

比起今天满屏的抗日神剧,

对姜文来说,一部《鬼子来了》就够了

▲《鬼子来了》剧照

童话

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诗人兰波说:“天才就是随心所欲地重获童心的能力。”姜文看上去少年老成,但内心还是那个没被世界强行修正过的熊孩子。他不仅是出了名的细节控,还要在自己参演的作品里玩“小鬼当家”。

1987年,他主演张艺谋的《红高粱》时,自作主张地将自己的皮肤晒黑,说这样更像农民。而从头到尾,他是和张艺谋吵着架拍完的。

▲《红高粱》剧照

当然,他也不是一味的“霸道总裁”,在演员眼里他还是个十足的马屁精。拍《让子弹飞》时,姜文用各种甜言蜜语轰炸工作人员,直到他们答应出演片中的角色;在拍摄时还不断地夸演员,让他们能放松表演。

▲《让子弹飞》剧照

为了请来大腕,他还给周润发和葛优各写了一封信,忽悠发哥说:“发哥之角,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诩诸葛孔明。回肠荡气,出人意表,发哥出手,定收放自如,出神入化,万千fans,翘首期待,谁敢做他人之想?!”马屁拍得发哥心痒痒。

在给葛优的信中,姜文又撺掇说:“吾兄片中虽无艳星共枕,但有愚弟陪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耳鬓厮磨,却非断臂,不亦骚乎?”你绝不会相信这是让媒体记者头疼的硬汉说出来的话!结果《让子弹飞》里,姜文真的把葛优“睡了”。

▲《让子弹飞》剧照

2010年,《让子弹飞》一放映就得了6.59亿的票房,姜文又拿他的童心拍了一部童话,而且是站着就把钱给挣了。既有商业又不失艺术,于姜文和观众都是喜闻乐见的事儿。

《让子弹飞》就是姜文讲的一则童话故事,想象着自己是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土匪,身边有一帮讲义气的兄弟,将世界打造成他幻想的模样,马匹拉着火车。

▲《让子弹飞》剧照

姜文曾对冯小刚说:电影应该是酒。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而姜文为观众提供的绝对不是白开水,

他要造酒,然后与大家在影院同醉。

童真

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

人到中年,姜文还那么有趣,一边刚得像硬汉,让生人勿进,一边又像个孩子一样捉弄人。

在拍新片《邪不压正》的葬礼戏时,主角彭于晏伴着哀音酝酿好了情感,准备走到床边揭开盖着的白布大哭一场。结果撩开白布之后,姜文突然坏笑起来,把生日蛋糕拎起来,带领大家给彭于晏庆生。人到中年的姜文还是这么老不正经。

▲《邪不压正》剧照

其实这样的淘气,才是真实的姜文。有一次姜文找久石让做《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直接拿着莫扎特的音乐去给他听,说:“比莫扎特好一点点就行。”久石让一脸的黑人问号,谁能比莫扎特更好?姜文又改口说:“那差一点点也行。”于是,经典配乐就这么诞生了。

前阵子,姜文被邀请上了访谈节目《十三邀》,许知远拼命地想往更高更深的主题上聊,但每次都被姜文打了回来,姜文看了一眼仇大苦深的许知远,说:“一天瞎担心什么啊,人毁灭不了地球也救不了地球,管好自己的事儿就得了。”

童心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境界,就这一句话,姜文就永远是成人世界里保持着童心的熊孩子,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生命,活得自由自在。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TIxMjA2MA==&mid=2653092176&idx=1&sn=4f7187e6c9ff2915a0fe21e076a62ccb&chksm=f1aa0f23c6dd863579fb9dfd870dfd3ec7cbdffa5d3cbdaa35cc88cd893f63f2bc8ed31a4b5b#rd

推荐微信公众号:左右先生(ID:xianshengzuoyou),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我们一起分享思想,可好?

相关文章

  • 姜文,中国熊孩子

    前阵子,姜文带着他的第6部电影《邪不压正》的预告片又出现了,四五年打磨一部电影似乎成了姜文的常态,作品虽不多,但每...

  • 中国父母:你恨我没关系,只要你有出息就行了

    曾有人问姜文,你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姜文说:我跟我妈的关系。 姜文是谁?中国最有个性的演员兼导演,满脸都是大写...

  • 让子弹在阳光下飞

    让子弹在阳光下飞-------浅谈姜文 摘要:中国青年导演之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当属姜文导演了。尽管到目前为止姜文所...

  • 中国式熊孩子

    童年中我对母亲的印象一点也不好。在外面吃饭或在别人家做客,稍有不规矩就是一顿不留情面的臭骂。当着一桌子人的面,我会...

  • 《邪不压正》:贴近真实的历史与人性

    提起姜文,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的姜文是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

  • 姜文:捧老婆到极致的鬼才导演

    今天说姜文。 在中国“60后”导演当中,综合荣誉最多的,作品平均评分最高的,人气最旺盛的,不用多想,就是姜文。 若...

  • 姜文:捧老婆到极致的鬼才导演

    今天说姜文。 在中国“60后”导演当中,综合荣誉最多的,作品平均评分最高的,人气最旺盛的,不用多想,就是姜文。 若...

  • 国外网友分享的熊孩子 看完手痒痒!

    熊孩子不光中国多,外国也不少。 一眨眼的功夫,熊孩子就能掀了你的房顶。 “当你觉得你的孩子好久没有动静了,那你就准...

  • 《邪不压正》姜文姜文姜文

    外国男人只想乱搞,中国男人都想成大事。(๑•̌㉨•̑๑)੭ु⁾⁾ ༘ؓ ँั๊ྃ 帅得不用穿衣服好么! 《邪不压正...

  • “耍熊”的孩子背后都有“熊家长”

    “耍熊”本是长辈对顽皮孩子的戏称。但时下,家长过分溺爱、疏于管教的“耍熊”的孩子,却让许多人头痛不已。 近日,中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姜文,中国熊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ke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