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考研结束,17年开始,我就可以自由的塑造更好的自己,不再为一些考试而看书,可以因为兴趣因为爱好而去读一本本书,也列了一系列计划,在图书馆、学校旁书店购置了许多书,然后翻开了第一章,然后就永远停留在第一章,跑了两天步把软组织拉伤了,朋友们劝我别逞强,我就理所应当的放弃了信誓旦旦的不能落下一天跑步的计划,就连不要大幅度使用脚踝的健美操,瑜伽也干脆一起放弃了,这就是所谓破窗效应?练字、手账也是只坚持了一天,就是下决心写计划的那一天,书桌上的书整了又整好像把它摆成最方便的样子就能走过去拿起书来阅读一般,而事是会自动忽略那一角,不去看不去想,害怕内疚感,然后抱起平板各种综艺各种网络热播,也是败给了自己,考研的那一年里,深感阅读表达能力很差,语法也是极差的,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逻辑思维也不行,再背肖四蔣五的时候和小伙伴抱怨,探讨我为什么会这样时,她很怀疑我是如何从小一路学到大还几乎年年那一等奖学金的,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成绩中幸运的成分占了很大一个部分,当然临时抱佛脚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就拿初中叛逆的三年,到初升高的时候,努力了一把,考上了重点高中的普通班,在家人或者邻里看来我这个不学无术,成天在外面疯玩的孩子竟然可以上高中还是以比较不错的成绩上的重点高中,当下也是觉得自己棒棒哒,不由自主的有些飘飘然吧~到了高中就感觉比较吃力,不管是英语,数学还是政治,物理都让我觉得学的很费力,记得文理分科的时候,物理考了38分,政治考了39分,然后我选择了理科,迷之自信觉得一定可以学好,骨子里觉得自己还是聪明的,而在分科之后吧,数学150的卷子最低考过30+分,最高也才120+分,物理更加110的卷子考过9分最高应该是高考那年吧,具体多少也不记得了,反正那年觉得运气不错,物理创了新高,数学还是一如既往的渣,才考76分,和班上二本线的孩子差了40+分,又一次被幸运之神光顾,可能大伙都发挥的不好吧,这样的成绩竟然是班上第一名(也是高中三年前所未有的),考上现在的学校,其实到大学之后才发现我是寝室里成绩最差的那一个,应该也是高中最努力最幸运的那一个,大家都学的较轻松,然后我就秉承高中英语老师说的笨鸟先飞的原则在大一刚入学就默默努力起来,大一第一个学期就考了班上第一,一下子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我,觉得好幸运也倍感压力,不想失去第一的名衔就开始更加努力了,大一下学期大二一学年也都考了第一名,甚至是年级第四(前三有国奖)那个时候心态开始转变了吧,觉得自己就这么厉害了,有些骄傲自满有点懈怠了吧,成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大三大四也在前三徘徊,但年级排名早已一百开外了,我却浑然不知,知道今年连三等奖学金都没有拿到,才发现自己早已忘了初心(那个自认为是笨鸟的孩子,再被大伙喊了几句学霸之后开始洋洋自得,觉得自己就是学霸,随便学学都soeasy)像闭关锁国的旧中国一样,沉浸在当年的繁荣昌盛中,安逸度日,在准备考研的期间发现了很多欠缺,不论是学习能力上还是性格上,以前那些个外显的成绩可以是幸运可以是临时抱佛脚,但是这期间我不断发现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自己脑海里的知识是如此薄弱的,当下是没有额外的时间拿来恶补语法,夯实基础(小学,初中就欠下的债)在脑海里一遍遍计划着考完了有了充裕的时间我可以好好补补课,不用为了应试而去学习~
想的再好,没有行动依然是矮子,不单单是矮子还是自己怨恨的矮子,一旦有了计划,它越完美,当下的决心越大,当没有执行时,怨恨,内疚就越大,消除这一切的唯一途径就是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
大道理谁都懂,心灵鸡汤也是喝了一桶又一桶,除了长了一身膘,啥了没留下,想起学校一位领导再开实习动员会的时候对我们说:人就是斜坡上的球,他们就是那根绳子,是他们查实习查签到逼迫着我们不下滑,人是斜坡上的球,我要找到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望迈出重要的第一步,然后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