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总是会朝着别的小朋友大声的吼叫,有人看他时他吼叫,有人和他有冲突时他吼叫,他会很生气的扔东西,自言自语时也会说一些很凶的话,语气就像是在批评人。
上学之后开始的变化,孩子的这些变化让我猝不及防,也警告我,必须要有所改变了。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这样,但我知道一定和我有一定的关系,孩子在模仿我处理情绪的方式。前些天状态太差,和老公起的争执比较多,加上他上学环境的变化,对孩子来说,他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紧张。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是让内心走向成熟的修行。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定深受我的影响,为了帮助自己和孩子减少吼叫威胁和恐吓,这本《不吼不叫》需要认真的阅读并实践里面的方法。
以笔记+感悟+思考+行动三个方向为轴线开始细读。
01笔记
1、吼叫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们知道你对他们或他们的行为非常生气。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
2、只要你对孩子的管教是以他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为中心,只要你能够时常关照自己的想法、情绪和呼吸,那么,再加稍许运气,你就能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3、经常性的吼叫孩子会导致他们在状况百出的青春期遭遇更多挑战。家庭中积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
4、既看见事情的真相,又不对自己过于苛刻。如果你能关闭内心那些过度指责的声音,你将会有巨大的收获。如果过度自责,你就会不愿意看见自己身上那么有魅力的一面。
5、意识到错误以及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同时又要对自己满怀同情与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未曾学习的功课,完成这项任务就好像学一门新语言或者运动。
02 感受
吼叫像一块电池埋在土地里,很小也并不起眼,却杀伤力极强,一小块电池就会让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更是会污染到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孩子的吼叫,也像是埋下的电池,会在时间和数量的积累下,对孩子有很大的伤害。
所以,必须要学会不吼不叫的处理问题。
03思考
对于第一章节理解吼叫来说,需要的是观察自己吼叫时孩子的反应,但对我更重要的是先找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我感受到有时候对孩子吼叫时我是有兴奋感的,我的一句话他就会被我震慑,是有一种强者对弱者掌控的快感,而且这样是最简单快速的处理方式。
对吼叫这件事,我有自责,也有兴奋,甚至后者更多,我明白这是我的卡点和突破点,这也是不能真正改变或者不愿去面对吼叫这个话题很重要的原因。吼过后抱抱,再安慰安慰,孩子就会好,但是伤害是存在的,恶果也是存在的。
本来我是不愿意把这样的想法写出来,我不想自己是这样的妈妈,可是不把最真实的感受找出来,就做不到真正的改变。
04行动
对于吼叫,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1、计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先爱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即时调整,不攻击自己
每次想攻击自己时,把手放在脸上,给自己鼓励和支持,降低对自己的苛求。
2、观察孩子面对吼叫的反应,注意自己在进行第一条时,自己和孩子点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