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城里的公园都没开门,想赏景只能去了离城区远点的新城公园,这个紧挨公路的带状公园,没有大门和围墙。
沿渠种了一些黄菖蒲,在狭长的叶子顶端,开满了黄色的花朵,微风一吹如翩翩飞舞的蝴蝶。

沿路而行,两侧是低矮灌木组成的绿化带,树下粉的、紫的、白的、黄的,各色的野花散落在绿草丛中,让我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一个例句“散落在草丛里的野花,像极了天上的繁星”。相对于人工种植的观赏花卉,这些不需要特别照顾的野花,总是有着格外强劲的生命力。
开着紫色花朵的这一片野豌豆,早春时的嫩尖可食,《诗经·采薇》中的“薇”就是它。《史记》和《吕氏春秋》里都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记载,后世以“采薇”代指隐士生活,不止文字,诗歌多有赞颂,更是引申出了“不食周粟”“首阳采薇”等成语,用来比喻人坚守气节,至今仍在传用。

茎红叶翠的彩色金银花,是传统金银花的园艺变种。比起非黄即白的原种,它的花瓣略小一些,从花苞到凋落,不同时期可有紫红、紫粉到黄、白多重变化,能开出一片缤纷斑斓。

这种叶子嫩嫩绿绿、裂裂巴巴,开着淡紫色小花的野草,叫老鹳草。它最引人注目的是果实顶端长着长长的喙,侧面看起来像极了鹳鸟的圆头和尖嘴,见一次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为日落而在树丛里闭目打盹儿的打碗花,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们大概都不陌生。小时候,这种外观像喇叭花的草花是被禁止采摘的,大人们总是说“采了打碗花,吃饭打破碗”。我偷偷采过,知道他们是吓唬人的。

边走边拍,不觉就天黑光暗了。回来路上,在水畔的小亭外逗留良久。这座白天看着毫不起眼的建筑,因了光的加持变得美轮美奂。顺手拍了几张照片放在了朋友圈,有朋友点评说“你的照片总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心情”,这让我有点小小的得意,尽管没在同一时间和我在同一地点,他的感觉竟然和我一样。远离喧嚣的地方,绿树,翠竹,暖灯,冷月,夜风习习,足以让人心静如水。
一个半小时的游玩,意犹未尽。回来之后,我还一直在想,改天我要早点去,再走一走,访一访、寻一寻,也许能看到更多野花身姿曼妙的野花,拍到更多怡人的美景。



(Ps:包括有着超大月亮的照片在内,除了大月亮本身,其他都是实景原片,欢迎朋友们前来游玩采风,一起拾取更多带着乡野气息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