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世界上除了血缘和爱人如果还有谁像另一个自己一样了解你,那一定是闺蜜了。
我们相互陪伴了十八年,这样悠长的岁月让我习惯了为她的快乐而快乐,为她的忧愁而忧愁。我们在上班的时候一起吐槽老板,下班的时候一起去新开的餐厅,周末的时候一起逛街买奶茶。
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她叹着气跟我抱怨最近又胖了。我仔细打量她,天天看着没察觉出的变化一下子明显起来,好像是胖了不少。闺蜜说大概是体重增加的缘故,开始又怕热又不想动。
我不由得担忧起来,跟她科普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劝她多运动。她笑一笑,说运动这种事坚持不了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说:“运动少的话就要控制饮食,奶茶炸鸡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
02
从那之后我开始每天像打卡一样监督她的饮食,帮她计算卡路里,我们一起出门的时候也不再买蛋糕、薯条、冰淇淋。看着她的饮食习惯逐渐健康起来,作为闺蜜我很为她高兴,也有一种隐晦的成就感。
可是她却不能理解我的苦心。
最开始的一周,她有时会跟我撒娇“就吃一口嘛”。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有了第一次当然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我严词拒绝了。
“你得逐渐养成好的习惯才能瘦下来,总是放纵自己怎么能实现目标呢?”
她没再说什么,但很明显情绪有些低落。我想等看到那个变得更好的她,她会感谢现在忍耐的自己,也会感谢我的。
两三周之后,我们一起出门的频率降低了。周末打电话约她出来看电影,她说:“今天就不去啦,我有个报告要写。”
随后这种拒绝变成了常态。又一次约她去逛街,她以要去帮朋友搬家的理由拒绝了。
可是我却在步行街的炸货店里看到了说去帮忙搬家的她,那一刻的心情就像是炎炎夏日里突然进了冷库,我甚至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怔愣了片刻,我还是转身走了。
回程的公交车上我拿出手机给她发微信,我本来有很多质问的话想讲,但最后只是打了几个字:刚刚在炸货店看到你了。
直到我回到家,才收到了她的回复:对不起,我只是太馋了,又怕你看到生气。
03
我确实很生气,更让我难过的是后来闺蜜对我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你天天这样,我压力好大啊。”
忠言逆耳,她不喜欢听,可健康是她自己的啊,为什么要欺骗我呢?
我难过了很久,忍不住跟一个朋友提起这件事。
“你说我这样为她着想,为什么她却不领情呢?”
朋友听完我的问题却笑了,“因为这样逆耳的忠言,你就该闭嘴。”
“为什么?我们是闺蜜啊,别人可以不管她我怎么可以呢?”
“你可以告诉她控制饮食的好处和肥胖的坏处,但吃还是不吃不该由你来决定。”朋友顿了顿,“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做了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呢?”
这是我从未设想过的回答,但思考之后,我得承认朋友是对的。
04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认为控制饮食减重对闺蜜很重要,就督促她去这样做。但这个重要只是“我认为的重要”,而不是闺蜜真正想要的。
炸鸡奶茶可能不健康,但是对闺蜜来讲这些食物更大的意义是带来快乐。是更低的体重带来的快乐更多,还是炸鸡奶茶带来的快乐更多,她其实早就做出了选择,是我没能足够尊重她的快乐。
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我们该做的是给出建议而不是替别人选择,以对他好的名义感动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