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功日记:
1. 最近不知为什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躺下之后都会面临入睡困难。我一向都是躺下后秒睡,很少这样连续出现入睡困难,这是为什么呢?
梦快结束,醒来之前的一瞬间,我似乎有种感觉,就是一下子,意识撤退,思维开始装满大脑了。
而我似乎并不愿意如此,总想努力把刚刚做的梦找回——倒不是为了忆起梦的内容,而是想找回那种只有梦,没有思维干扰的感觉。
2. 白天准备周一连线的带领,看了《东京教父》,同时找到了另外两部可以推荐的电影。打坐两次。回应群消息。
3. 练琴一个半小时,倒叙复习很有新鲜感。以前我只看中分子都多少实现了0的突破,但现在也很重视分母——每首曲子我练了多少遍。
4. 《非暴力沟通》共读 Day 8
“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每当读到罗杰斯的这句话,都深以为然。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解决问题的智慧只可能在当事人自己那里。所以,倾听起到的作用并非是帮忙解决问题,而是拨云见日——当事人自己会看见“钥匙”的。
我常常会想:“人为什么都渴望得到倾听呢?”或许,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都有“自我表达”的需要——没有机会充分表达时,喉轮会受阻,身体运行也不再通畅。
另一方面,当自己陷入思维和情绪不能自拔时,很难同时扮演好“观察者”和“体验者”两个角色。这时,有位倾听者陪伴在侧,就能在表达和梳理自己的过程中让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了。
当然,倾听者承接的并不仅仅是“思路”所代表的谈话内容部分,更重要的或许还是情绪。对当事人来说,把话说给愿意听ta的人和对着一盆绿植倾诉,感觉一定是大不相同的。其中最大的差异,或许就是情绪过去了,有没有感受到回应或共振。
就像书中经常举例说:妻子抱怨丈夫,感觉每次自己是在对着一堵墙说话。有这样的评论,就是因为情绪过去了,对方却没任何呼应——这个时候哪怕能吵上一架,她的感觉或许都更痛快一些吧?
我们常说:“喜欢跟同频的人在一起。”可是,怎样为“同频”呢?一定和“知道什么”无关,否则最同频的都应该是同事吧?所谓“同频”,更多的还是在能量层面“共振”了——而这,正是NVC所说的“感受和需要”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