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皮火车上看这乌江

作者: 罗三寻 | 来源:发表于2017-06-12 15:32 被阅读24次

初识乌江,是在一本闲书上读到清代诗人翁若梅乘舟从涪陵到武隆,见到乌江两岸风景绝妙怪异而写下的名篇《涪江舟行抵武隆》。初见乌江,也恰好是在火车上路过乌江下游涪陵-武隆峡谷段。

火车沿渝怀线一路挺进,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涪陵──乌江与长江交汇处。这碧绿的乌江,一下就映入眼帘,让人惊叹。这处的乌江与刚刚那处的乌江,绝不重样。越往前进,也愈是奇妙,可谓一里一景,气象万千,集雄、奇、险、秀、幽于一江。乌江之雄,雄在她的怪石入云;乌江之奇,奇在她的地貌天成;乌江之险,险在她的百转千回;乌江之秀,秀在她的无限风光;乌江之幽,幽在她的碧波婉转。凡到过乌江的人,都称诗人翁若梅“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之说毫不浮夸。

乌江之山,壁立如削;近江两岸,色似白盐。这层层的山峦,让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乌江长廊狭窄且百转千回,长廊两畔皆是高耸的青山,有的像一只只虎豹蹲在崖上,有的又像一位沧桑的老人站立着,每一处山石都自有奇特之处。崖上不时会出现些许山洞,可容人侧身进去,让我不禁好奇里面是何光景。更让人震撼的是,那从岩壁里凿出来的沿江公路,好似挂在悬崖上,远看奇险,而细看又十分平坦。

乌江之水,碧绿如玉;纯洁无污,清澈见底。就连诗人白居易也溢出"江水三回曲,愁人两地情,雨后天连碧,秋来澈底清"之美文。乌江,她不似黄河的气势磅礴。她静,就站在那里,温婉婀娜,绿水波平;她动,舟行其间,"倏忽渡危滩,凌波如拾级"。这俨然一幅水墨画卷:山石巍峨、沟壑清幽,山重水复,风景绝佳。让人想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绝句。

我们乘坐的K201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每每出山洞,车厢里都是抑制不住的一阵赞叹声。每一个山洞都是乌江的切换符,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前一段还是娉婷婀娜,后一段却是险象环生。不知为何,火车在中途临时停车五分钟。这可恰好满足了我们的“游客之意”,好生欣赏这乌江画廊。“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乌江狭窄,不如长江,可过大船,只有零星的小船只行驶。每每有船疾驰而过,水中激起了白色的浪花,顷刻间泛起涟漪,向四周荡漾开去。平整如玉的江面,刹那间变得支离玻碎。

火车快离开的时候,我仍舍不得这画卷,慌忙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可手机里的乌江,是失了魂儿的。乌江啊,她真正的魂儿是带不走的。要欣赏乌江之美,一定要坐船游于画中。下一次,且让我学诗人翁若梅,涪江舟行抵武隆,倾倒在这乌江的裙下。

相关文章

  • 从绿皮火车上看这乌江

    初识乌江,是在一本闲书上读到清代诗人翁若梅乘舟从涪陵到武隆,见到乌江两岸风景绝妙怪异而写下的名篇《涪江舟行抵武隆》...

  • 绿皮火车,满载着人间烟火的时代列车

    《读者》上有一位作者写到绿皮火车上的烧鸡,他认为烧鸡不仅仅是绿皮火车上的事物,而是成为了某种象征。 “没有在绿皮火...

  • 绿皮车上

    “哐当”——“哐当”——,绿皮火车慢悠悠地沿着轨道前行,窗外低沉沉的天,顺着窗沿不断往下流的雨水就像我心里...

  • 绿皮车上

    坐在太原通往晋城颠波的绿皮车上,思绪闪电般跳跃。 想到WL的《记忆与遗忘》中镜头,闪过《南乡子.绿皮车》的...

  • 绿皮慢车上

    说件很暖和的事 我坐绿皮火车 硬座 夜车。 我和咩咩早早的去排队,站在我们前面的是几个打工打扮的大叔。现在火车站实...

  • 绿皮车上吟

    门前清月似清狂,夜夜离人照断肠。我有飞车浑不怯,晴窗一梦到江乡。

  • 绿皮火车上

    最近一次坐带着年代感的绿皮火车,是2019.1.12,从常州到乌鲁木齐,整整41小时,我还记得当晚在哐当作响的车...

  • 绿皮车上的思考

    时隔多年,再次坐绿皮车归家,心境完全不同! 原来是口袋没钱,不得已而为。 现在是有意让自己重新体验生活!回忆艰苦岁...

  • 在绿皮火车上

    省考结束躺在回学校的绿皮火车上,这一刻真的很孤独。 很多人都是独自奔走在路途中,就算有过很想找一个陌生人说说话的念...

  • 在绿皮火车上

    盒饭十元没变雪糕、瓜子、啤酒起伏的叫卖腔没变拥挤的过道依然摇摇晃晃一对站票情侣慵懒的依偎着 对面的女人在往豆腐皮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绿皮火车上看这乌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vl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