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凡四训》 积善之方——舍才作福

《了凡四训》 积善之方——舍才作福

作者: 空空如野乐逍遥 | 来源:发表于2025-04-25 20:47 被阅读0次

【舍才作福】:要有得,必须要有舍

想要立命,一定要懂得有舍才得。佛门修行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不过就是一个“舍”字。袁了凡讲的“舍财作福”就是借用了佛教里布施的概念,并把布施理解为舍。

这里讲到一个人一手拿一朵花去见佛陀,佛陀说放下,那人先放下左手里的花,佛陀再说放下,那人放下右手的花,佛陀再说放下,那人就困惑的说自己已全部放下,两手空空了,而佛陀却说,让他放下的不是花,而是六根、六尘、六识。所以舍,不是简单地舍弃什么东西,而是从根本上舍弃执念。

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就是把自己的财物给予需要帮助的人。法布施,就是传播佛法。无畏布施,就是给人勇气,给人积极生活的力量。显而易见,这种布施行为就是首先要把注意力从我们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我们一辈子几乎都在“我要”这样一种意欲里推动着生命向前,我们看到的、关注的只是自己。甚至在日常交往中,我们都很少安静地做一个聆听者,听听别人的悲欢。当我们在尝试布施的时候,首先就要学习把注意力关注到别人身上及别人的痛苦上。

这里有提到了特蕾莎修女的一个故事,一个贵妇要捐钱给特蕾莎修女,特蕾莎修女没有接受,她建议贵妇每次买衣服的时候少买一件,把节省下来的钱捐出去。贵妇听从了特蕾莎修女的建议,果真每次买衣服时都少买一件,每次都克服了对衣服的欲望,这种行善的过程中,一种喜乐渐渐地像空气一样弥漫开来,成为生活气息。所以,布施不仅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向外释放善意的过程。

佛陀说,一个人即使很穷,也可以给予别人7样东西。一和颜施;二言施;三心施;四眼施;五身施;六座施;七房施。真正的布施都是以慈悲心和平等心为出发点。袁了凡看重的是,我们要透过布施这样的修行去领悟一个规律:有所舍才会有所得。想要安稳,就要舍弃自由;想要自由,就要舍弃安稳;想要成功,就要舍弃享受;想要享受,就要舍弃成功;想要财富,就要舍弃对财富的执念,想要成功,就要舍弃对成功的执念,想要什么就要舍弃对什么的执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 积善之方——舍才作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vo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