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指的是不在婚姻状态内,无论恋爱与否)
女性自身的独立,是为争取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地位所必备的武器。
这本书是美国近代三十位单身女性的故事集。人性相通,哪个国家/区域对女人都一样残酷,对女人为妻母的“期待”和剥削也大致相同。一些人用打量“资源”的目光看待女人,实在恶心(最近又有“生育资源”的恶心新闻,拜托做个人)。其实都是人,男男女女不过是社会区分和差异化养成,生物本意为进化,不是单性别剥削。
旧时的婚姻制度无法跟上新时代的生产力,始终会被淘汰。无论婚否,现代社会嘛,看你喜欢。
我并没有废话想讲,以下是部分摘抄:
数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女性(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除外)都被理所当然地推上一条她们不得不上的“高速路”——那就是早早地找一个男人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不管她们有什么个人意愿和理想抱负,也不管当时的环境如何,结婚对象是否合适。如今这一局面已被打破,现代女性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她们面前有无数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它们蜿蜒交错,一路上有爱,性,伙伴关系,为人父母,事业和友谊,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向前延伸。
古旧的文化制度和宗教规范在这个时候遭到了一次强力反叛,它们曾被人们认为是女性身份和形成家庭的根基所在,虽然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因为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的情况一直都存在。然而体面正派的官方公共道德准则却始终要求人们先结婚再生养孩子。如今,这个顺序已经被打乱了,而在众多的美国人中,对此感到最为恐慌的是那些对政治掌握着几乎是绝对控制权的男性群体。
在这个想象中的白人世界里,性行为是异性恋专属,并且一定带有繁衍生殖功能的。女性会成为妻子与母亲,过着中产阶级的安稳日子,接受自己被指定的性别角色。“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这样的世界并不存在”,它只是美国人勾勒出的理想幻影。
女权主义不仅唤醒了众多女性的意识,还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论是出于政治原因还是自身原因,她们都有机会选择晚婚或者干脆不婚。
婚姻制度使女性变成了奴隶……女性若想获得自由,必须卸下婚姻制度的镣铐。”除此之外,还有激进的女性主义作家安德莉亚·德沃金(AndreaDworkin)发表的那句著名言论——“婚姻是将强暴变为现实的一种制度”。
控制女人的婚姻生活和生育年龄是压制她们最有用的办法。
玛利亚·米歇尔(MariaMitchell)是一位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女天文学家。她说,女性“一旦从缝缝补补的活计中解放出来,便有时间专注于学习知识,针线活绝对无法与之相较”。
自由比爱情更适合做我们的丈夫”,“失去自由、快乐和自尊,而换回空洞的‘夫人’头衔是得不偿失的”。
2018.7.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