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1】作者:陈忻,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系硕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同时又是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的会员。
【2】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我看完这本书以后,有两个点让我爱不释手。
第一,她是两个孩子的家长,所以她讲的不可能仅仅是理论。
第二,她是学心理的,能把一些理论结合在实践中。所以我觉得特别好。
【3】这本书一共解答了十三个大家平常育儿的困惑和问题,最起码对我们中国的家长来说,这些问题都太落地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跟大家一块儿交流。
其实交流的目的,不是给大家一些答案,说这个问题你就必须这么做,而是怎么养成一个科学的育儿观。
【4】生活即早教,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
【5】第一个问题,孩子缺乏安全感吗?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他的安全感取决于什么?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对待他面对的地方和人,面对的是谁养育他,他的养育者。在养育者中,不管是妈妈,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还是其他人,能否跟孩子建立很好的信任感,孩子对我们是不是真的信任,这个是我们谈到的关于安全感很重要的地方。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我们讲过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1岁之内叫婴儿,1-3岁叫幼儿,3-6岁是学龄前期,6-12岁是学龄期,12-18岁进入了青春前期到青春期。
信任感不是说只要孩子三四个月,见着妈妈就踏实了,他长大中就能一直这么踏实、这么信任,你要接受他的长大。所以在这特别提醒大家,一定随着孩子的长大,了解他的发展规律,使他不断地对你产生信任感。
【6】第二个问题,早教有必要吗?
家长在养孩子的过程中,是否从照料孩子的身体开始,能够逐渐地把智力、社会化情感等等的发展能够输入给孩子。智力包括什么?我们在《看得见的发育》中提过,包括运动能、待物能、待人能和语言能。
早教做什么呢?是你自己家里做不了的,或者这方面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你要送到早教机构去,你也要知道上哪些早教课程。
因为孩子大脑在不断发展中,大脑是有可塑性的,可塑性一定是被外界刺激造成的。
【7】第三个问题,敏感期是否无处不在。
对敏感期的事情,一定要因势利导,这样的话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你觉得很努力很努力,觉得心力憔悴,但效果会非常差。一定要知道,不是你付出了钱,给他所谓的固定时间,效果就能够达到。
【8】第四个问题,电视节目是早教还是伤害。
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首先,他对真人的互动可能接受度都不是特别强。我们跟两岁以下的孩子,可能说一件特别小的事情,都要说好多遍。说两岁以下孩子不能看电视节目,大家就能理解了。
随着孩子长大,到两岁以后了,其实可以适当地有一些电视刺激的时候,而是要判断这个节目,现在你的孩子看,他能否接受,他的思维方式、方法能否接受?
但是有一点极力反对的,就是把电视节目做背景。
培养孩子自身的特点,例如:动手能力等等。
我们家长们一定要多让孩子去接触不同的事情,发展他的特色,您的孩子就很可能会成为这群孩子们的引领者。
【9】第五个问题,规则会不会破坏孩子的自由天性。
在制定规则、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是不是理解和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他现在的发展规律适合什么样的规则,他现在的个性特点能接受什么,我们都要了解,这样就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
规则一下变少了很多的时候,是不是接受就容易了。
【10】第六个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脾气这么大?
孩子发脾气,一定是他有需要宣泄的地方。但是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比我们都差很多,可能宣泄的时候不会宣泄得那么到位,所以他可能急的时候就会发脾气。
【11】第七个问题,延迟满足能培养孩子自控力吗?
他急的事情满足了,有些不急的事情您才能够让他有自控力。让孩子能够逐渐适应不同的事情,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12】第八个问题,孩子越称赞越说不得?
夸奖是个技术活,而且一定夸到位,不能够放大,也不能够视而不见。
【13】第九个问题,孩子是不是越受挫越勇敢。
家长一定注意协助,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目的,是让孩子逐渐地遇到一些挫折,协助他解决以后,使他今后能够独立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14】第十个问题,要不要鼓励孩子争第一。
目标不要一下跨度太大,根据孩子特点给他定一个实际的目标。目标要定,要有竞争,跟他自己去竞争,同时目标特别容易达到,逐渐地来进步。
【15】第十一个问题,快乐成长就是让孩子时刻都快乐吗?
他在整个生活中,怎么遇到困难,或顺利或不顺利,回归到的都是快乐地接受、快乐地改变、快乐地进步,最终结果是相对快乐的,这个是特别重要的。
【16】第十二个问题,要求孩子“听话”会抹杀他的独立性吗?
一定要注意,听话不是指的你说什么就听什么,是能够把你的话听进去,给你反馈。
【17】第十三个问题,学习会破坏孩子想象和创造力吗?
学习是在帮助孩子实现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多的是我们怎么样让他在乐趣中学习,学习是他的技能,技能促使他去创造去想象,想学更多的东西。根据这样一个逻辑,孩子学习的天性和创造力想象力,就不会成为相互抵触的东西。
【总结/评论】
【我的感受】
《养育的选择》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提供了很实用的13个问题,非常实用、科学的解答父母在育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其中关于早教是否有必要,以及对于早教的看法,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父母合计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说明孩子在家庭里,需要父母的陪伴,才是早教的基石。
【我的思考】
1、育儿是一个复杂工程,没有简单的操作手册,只有依靠我们父母不断努力的学习和提高,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2、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简单的套用理论,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相关理念,引导和协助孩子成长。
3、作为父母,不要太过于焦虑,尽量内心平和,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安全,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的计划】
1、持续学习育儿类、传记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认知,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孩子。
2、坚持跑步锻炼,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重视身体健康,锻炼身体。
3、坚持每周规划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这是经营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基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