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交响乐,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演奏者,跟不上,是不是要给踢出去?生病了,其实就是给老天踢出去了。出局。所以,病在古代叫作“失常”,病因叫“失节”,或者“失势”。
健康就是“平常”
如果现代人社会生活太丰富,脱离了自然的节奏,本能比较差,在中医来看,这是一切疾病的最大原因。
整个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交响乐,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演奏者,跟不上,是不是要给踢出去?生病了,其实就是给老天踢出去了。出局。所以,病在古代叫作“失常”,病因叫“失节”,或者“失势”。
那什么叫健康呢?健康就是“常”。健康不是说你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什么的,不是这些东西;也不是肌力多少,心跳多少……“常”是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这个大千世界处在相对和谐的关系中。能跟着自然的节奏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天气热,别人都出汗,你也能出出汗;别人走两个小时不累,你也能走得动。但如果别人都怕冷,你还觉得很热;别人都困了,你半夜三点还睡不着觉,其实已经开始跟不上了。如果你还觉得自己是健康的,这已经病得不轻了。
中医眼中的病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病。神散,神不定,注意不集中,这是一种。
敏感,容易被外界引动,动心动情动欲,自控力差,这是第二种。平常生活中,睡不好,易惊醒,怕吵,怕黑,怕鬼,这是神弱。神病严重了,形神分离,心口不一,表里冲突,你跟自己不在一起了,言不由衷,甚至喜怒哀乐发不出来,或者发之太过。
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属于“太过”。目的就是渲染、挑动情感爆发,制造痴迷粉丝,容易乱神。还有“不及”。你该高兴的时候却要压抑一下,习惯了,就真的高兴不起来了。太过,不及,都是失常。“当其时而无其气”,也是失常。该高兴的时候突然哭了。原本是伤心的,却强迫自己坚强,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对吧?这是反常。
什么是健康?健康就是“平常”,还有“中和”。学了中医就知道,“祝您天天平常”是最大的祝福。成为一个平常人,基本上就是贤人的水平了。跟天地这个大的交响乐一起走,走得平常中和,这是健康的标准。不能跟着走呢,你的神、气、形都会衰弱,就容易生病。
疾病是“神”出了问题
疾病,先是从生命无形的部分,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就像现代社会,国家出一个政策,这就是一个念头,变成了一个文件;那么,社会的文化取向,资金流、信息流、物流都会跟着变化,这就是第二个层次;然后有的企业发展起来了,有的企业就要生病了,然后再作用到具体每一个人。
所以,一个人如果得了很重的病,绝对不是因为某种单一因素引起的。虽然看起来都是突然发生的,但背后花了五年、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的时间来累积这样一个病,一点一点,沿着精神-能量-形体的次序扩展、固化。最后,所有的层次都出现问题。
在远古时期,对于神的层面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像扁鹊、华佗、孙思邈这些大医,他们既是医生,又是在修炼、有修行的人,或者道家或者佛家的某些修行人。因为他们有修炼,能体会到无形的层面,能够与这个层面交流互通,在合适的节点来调整这个部分。这样的中医,具有“治神”的能力。我们现代社会中也还隐约保留着有这种能力的医生。
其实我们平常也能见到大家习惯用的某些“治神”方法。比如,我们有烦恼、疑惑、纠结时。这还处在疾病的第一个阶段。有的人可能会到宗教场所,西方可能会去教堂去尝试化解问题。
前几个月,我们在法国南部的一条天主教徒的朝圣之路上走了将近一个月。西方的教堂是针对大众的,用来教化和接引大众,给人们一个回归和静心的机会。在古代的大教堂里,有一个区域是留给需要面对自己和至高者的。
徒步过程中,我们在修道院住过。修道院是教士自己修炼的地方。他们告诉我,神父也分成几种,有讲课的神父,也有修炼静心的神父,就是修士。通过修炼,学习作为卑微者的聆听,聆听至高的声音,来自本源的启示,纯洁人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