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功臣不可为》

《功臣不可为》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3-06-27 11:26 被阅读0次

五千年文化史中,不知有几多文章,因作者而流传千年;又有多少作者,因所著文章,而于史上留下姓名?!

清雍正年间的《功臣不可为》一文,便属于后者。其作者乃一位名唤汪景祺的清客。

汪景祺出身于杭州的世家大族,其父汪霖在康熙年间官至户部侍郎。不过汪景祺应试能力不行,屡试不第,四十多岁才考中举人,一直没有做官,只得以入幕做清客为生。

就是这样一位老举人,凭此文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皇帝下旨将其枭首示众,妻儿等近亲属发配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

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些什么,竟然把皇帝气成这样?!

其文为:

“鸟尽弓藏,是自古以来的常态。历代评论者崇尚君主,无不批评功臣功高震主,不知道收敛韬晦。

其实功臣下场悲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而是君主的缘故。那些猜忌功臣的君主本身才具平庸、性情怯懦,见到边疆烽火、贼寇狼烟,就吓得魂飞魄散。当豪杰大将平定叛军后,做君主的先是喜出望外,对功臣待如上宾。但转念一想:敌人这样凶悍,尚能被此人消灭,万一他哪天起了当皇帝的心,反叛于我,还不是探囊取物?有此一念,疑心顿起。再拿起功劳簿一看:斩首几十万、拓地几千里、招抚多少部落、俘虏多少人口。好家伙!这么大本事的人睡在我卧榻之侧,那还得了!于是庸主由猜疑而畏惧,越发对功臣警惕起来。

另外,功臣既然建立奇功、荣膺高爵,自然免不了有小人逾越礼数、阿谀奉承。而功臣在外建功之际,又多与在朝中的实权派人物有所冲突,比如管人事的嫌他肆意举荐、滥赏冒功;管钱物的骂他报销违规、私藏缴获。总之,办大事的人,哪有不落下一堆小把柄的?争宠者随便挑出几个挑拨构陷,就足够触君主之怒了。

功臣自谓是国家柱石、受恩深重,讲话也比一般大臣更直率一些。忠言逆耳,君主自然更不爱听,心生厌烦。几下里凑起来,功臣便让君主又疑又畏又怒又厌,他还能有个好结果吗?

历史上种种事例都昭示着,君主暴虐猜忌,或者逼迫功臣养寇自重,或者因为屠戮功臣自毁长城,这样的国家没有不败亡的呀!”

单就文章而言,本文也没什么出奇之处,无非发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怨言罢了。可问题首先是,它所诞生的时代不对,“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失望之冬”,这是一个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能成为反诗的时代;再加上,他替之发怨言的这个人,不是个一般人。

这个人便是他的东家——与当朝皇帝有郎舅关系,并被皇帝深情地称之为“恩人”,略涉历史的朋友,应该可以一语道出:年羹尧。

这篇《功臣不可为》的文章,正是年氏的清客汪景祺献于自己东家,以古讽今,叙说主人委屈,以表现自己丸主发声的忠心。包含此文的《读书堂西征随笔》,刻印完毕,便被汪景祺送至年羹尧手中。

估计写文章的老举人和收到该文的大将军,谁也没有太把它当一回事。毕竟老举人文思似泉涌,一生不知写过几多吹捧文章;而风光无限时的年大将军,收过的马屁文章,没有上万,也有几千。

所以,当年大将军预感到妹夫皇帝可能要对自己动手,就将所有重要书信、书籍付之一炬,而这本《读书堂西征随笔》却被他忽视,好端端的扔在了角落垃圾堆中。

负责抄家的官员在抄检年羹尧的内室、书房所有来往书信、书籍时,一无所获,直至抄到“粗重家伙”和垃圾堆时,竟然翻出了两本《读书堂西征随笔》。待至瞧到《功臣不可为》等篇目后,抄家官员如获至宝,称其“甚属悖逆”,感到“不胜惊骇”,立即将该书送入宫中。

雍正阅后,差点没背过气去,直接在众人面前,破口大骂。当然雍正自称,其一腔愤怒,下令诛杀老举人,是因为汪书中,有诽谤诋毁其父康熙皇帝的内容,而非这篇转着圈骂自己才庸、意怯、猜忌、暴虐的《功臣不可为》。但可以想见,正在处理年羹尧案的雍正皇帝,看到这篇文章时,气急败坏、咬牙切齿劲,应该属于被踩了尾巴的猫,打中七寸的蛇。

从岳飞到于谦,立下不世之功,却无辜命丧君主之手;自郭子仪到曾国藩,力挽狂澜,拯救天下,却胆战心惊,堵门而居……试问跟随高祖刘邦征战的诸王,有谁平安传后?!追随洪武皇帝平定天的悍将,有谁平安着陆?!

所以说,这篇文章,虽有老举人长久压抑的偏激之诉,但实话实说,它还是很有道理的。

附原文:

功臣不可为

鸟尽弓藏,古今同慨。论者或谓功高不赏,挟震主之威,不能善自韬晦,故鲜有以功名终者。予曰不然。天步艰难,干戈鼎沸,粮饷挽输于外,库帑耗竭于中。其时节钺重臣,为国奋身,不顾万死一生,昼食不甘味,夜卧不贴席,孤军累卵,出入锋镝之间,或身历戎行,或运筹帷幄,虽父母妻子亦弃之如遗。幸而告厥成功,九重不致旰食,举酬勋之典,受殊爵之荣,位极人臣,威拟王者,又可所苦而反乎?横加猜疑,致成嫌隙。进不得尽其忠节,退不得保其身家。抚驭乖方,君臣两负。呜呼!千古之豪杰英雄所为槌心而泣血者也! 彼夫猜忌之主,其才本庸而其意复怯。当贼寇昌炽时,望烽火则魂惊,见军书则股栗。忽有奇才异能之臣,起而戡定群凶,宁谧四海。捷书一奏,喜出非常,七宝庄严之殊礼宠遇之。迟之既久,则转念曰:敌人如此其横肆,兵事如此其周章,而此臣竟翦灭之,万一晋阳之甲兴,谁复能捍御者?于是而疑心生焉矣。既而阅所上纪功册,某处斩首几十万,某处拓地几千里,某处招抚若干,某处虏获若干,心胆震惊,魂魄荡慑,于是而畏心生焉矣。既建奇功,复膺异数,位崇五等,礼绝百僚,内外臣工以其为朝廷所重也,无不敬而奉之,谄佞小人趋承恐后,长跪叩首,待之逾于常礼。而且题官则嫌其专擅,奏销则防其冒滥,叙功则憾其诈伪,卤获则谓其私藏,触处挂碍,争宠者又从而构之,于是而怒心生焉矣。彼自谓受恩既深,以忠荩为报国,怀光欲去卢杞,李晟思慕魏征,而爱昵不可遽除,忠言不能入耳,反恨其无礼于君,恃功骄横,于是而厌心生焉矣。疑也,畏也,怒也,厌也,以此四者待功臣,有不凶终而隙末者乎? 郭子仪以酒色自晦,仅能保首领以殁。李光弼遂至拥兵不朝,几失臣节,下之未有不麾军犯阙者矣。仆固怀恩恐贼平宠衰,遂奏留田承嗣三节度。刘巨容追黄巢,几获之而纵其去,曰:“国家喜负人,不如留之以为富贵之资。”而唐社遂屋,虽由臣节之未纯,亦猜暴之主有以致之也。杀道济而长城坏,害萧懿而东昏亡,洪武戮开国诸臣如屠羊豕,靖难兵起,而金川不守,可胜慨哉!可胜慨哉!

三月十七日

相关文章

  • 功臣不可为——读《年羹尧之死》

    拿到书的开始,满是悔与恨。太薄了,把附录算进去满打满算也才192页。对比起售价46元,更显页数之低,而页数又反过来...

  • 明万历皇帝为什么在老师张居正死后抄了他的家!

    总记得老师说过:凡事的发生都有其根由!张居正做为万历首辅,改革功臣,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他的功绩!可为何在死后...

  • 对比分析

    事情从来没有应该的说法。别人不欠我们,我们也不欠别人。事情只有可为和不可为之分。 只为或是不可为,不要夹杂太多个人...

  • 杨继盛——知不可为而为之

    人间事,可为不可为,多数人选择可为之事而为之,不可为之事则不为。但若关乎国家大义,民族存亡,人人不为之,江山社稷不...

  • 揭秘抖音算法,今天你dou了吗

    抖音如此火爆,背后的功臣肯定少不了算法。 抖音的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这种去中心化算法,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爆红,可为...

  • 抖音干货篇——推荐算法(文末附彩蛋)

    抖音如此火爆,背后的功臣肯定少不了算法。 抖音的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这种去中心化算法,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爆红,可为...

  • 抖音:你清楚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吗?

    抖音如此火爆,背后的功臣肯定少不了算法。 抖音的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这种去中心化算法,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爆红,可为...

  • 《我不是朱元璋》第十章:功臣与奴仆

    第十章:功臣与奴仆 历史知识导读: 【导读1】历史记载: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每有功臣去世,朱元璋经常感伤不...

  • 年末10天说说自己(6)

    “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 这是许广平先生在1925年3月所把握...

  • 2021-11-04

    张楠, 你是我这一辈子唯一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选择,明知世俗不可为,明知家庭不可为,明知道德不可为,明知性别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功臣不可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tl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