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笔记】《中国文论的诗性魅力》之《人间词话》(2)

【听课笔记】《中国文论的诗性魅力》之《人间词话》(2)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5-09-28 17:00 被阅读0次

这一讲讲两个问题:一是讲境界的真谛,二是讲境界的分类。

一, 境界之真谛

真谛的“谛”两种用意。谛:是道;佛教的“谛”有教义、真理的内涵。

首先讲境界的主要内涵:真理性的内涵之所在,境界的本质。而王国维认为境界最重要的一个是真;第二个内涵讲境界的真之谛。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共有六十四则,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1-9则是境界理论的总纲,总论,后面的五十五则是以境界为标准的具体批评,涉及到从李白一直到宋代不少的诗人、词人和他们的作品。

1, 探其本

《人间词话》 九 节选: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王国维对自己的“境界说”很自信,认为严羽“兴趣”和王士祯“神韵”只不过是道其面目,因为他们的观点是从”鉴赏的角度出发”,谈的是作品的言外之意,韵外之味,不可琢磨的那一点,而他的境界说抓住了根本。

“境界”这样这一汉语词,最早的释义是地理范围的边界、边境、国界等等。

作为一个文论范畴,王国维的境界有两个思想来源。

第一个是唐代的意境说,署名王昌龄的《诗格》,讲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物境是指山水诗,情境是指抒情诗,意境呢,是物境和情境的统一,用王昌龄的话说既张之于意又思之于心,得其真也。所以意境是物我相融,心物一体的艺术形象。境界本意是平面的,引进意境说就变成立体的了。

第二个来源是佛教。佛教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借用汉语的境界这个词来讲佛教所要达到的一种最高的造诣和境界。佛教有六根和六境之说。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人的全部感知觉)

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对的客观外物一一相对。)

佛教主张六根清净,即超越凡俗物体进入彼岸世界,这个彼岸世界是虚构的、形而上与物质没有关系的,于是境界说有了一种超越感。

这样一个既有纵深感、立体感又有超越感、精神高度的范畴,就成了《人间词话》的关键词。

《人间词话》之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的“探其本”,“本”字有两层含义,第一就词这种文体来说,它是词之本,词以境界为最上。衡量一首词的价值高低看其有没有境界;第二层,境界不仅可以用来批评词,甚至是所有文学文体的标准,是文学之本,王国维还给境界赋予很多超越词体的思想内容,他的自信正在于此。

相关文章

  • 张佐香散文的诗性书写(三)

    (二)意境 意境作为中国文论和诗歌的核心领域,其本身就是一种诗性的呈现。于诗性散文而言,亦是它的题中之意。《辞海》...

  • 2018-10-10

    午饭过后,独自坐在位置上 品读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感叹中国诗词的魅力。桂花悠长的香气阵阵传...

  • 晒晒最近你想读的书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王国维先生,字静安,浙江海宁人,谥号忠悫,是清华...

  • 《人间词话》——畅然之美境

    《人间词话》——畅然之美境 纵览《人间词话》,从古到今的诗学词话都被摸了个透彻,既有评史论诗,也有绘画悟境。要说有...

  •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人间词话》语录

    李江海书法作品:《人间词话》语录 草书,四尺整张,横式。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

  • 荐书 《中国最美诗词典评套装珍藏版》

    荐书 《中国最美诗词典评套装珍藏版》 @(阅读笔记)[红帆船读书群][传统文化][人间词话][诗词][苏缨] 《中...

  • 人间词话(2)

    有造境①,有写境②,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

  • 人间词话2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他的脸红不是因为亚热带的气候,而是因为那天太阳不忠,出卖...

  • 人间词话(2)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笔记】《中国文论的诗性魅力》之《人间词话》(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at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