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二十四节气的风俗

作者: 峰高_e6e8 | 来源:发表于2025-10-21 21:24 被阅读0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流传至今。它精准地反映了大自然节律的变化,并深刻影响着我中华民族的衣食住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就让我们顺着四季的轮转,一同去探寻这二十四节气背后的风俗画卷。其顺序如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万物复苏,播种希望。1.立春(2月3-5日):咬春和打春。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标志着万物复苏。民间有“咬春”的习俗,即吃春卷,春饼和新鲜蔬菜,寓意迎接新春祈求健康。“打春”则是指鞭打用泥土塑的春牛(土牛),象征着催耕迎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雨水(2月18-20日)回娘屋。在川西地区,出嫁的女儿会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回娘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3.惊蛰(3月5-7日)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中的动物与昆虫,人们会以打小人,撒石灰等仪式来驱赶虫蚁和霉运。民间还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与离谐音,寓意远离病痛。

4.春分(3月20-22日)春分到,蛋儿俏。这一天民间流行竖蛋游戏,在岭南地区有吃春菜(一种野菜)的习俗 ,祈求安宁和健康。

5.清明(4月5-6日)扫墓与踏青 。清明即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风俗是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意。同时此时的春光明媚,也是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的好时节,也体现了国人“慎终追远又热爱生活”的生命观。

6.谷雨(4月19-21日)谷雨谷雨 ,采茶对雨。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滋味鲜活,谷雨茶能清火,辟邪,明目,此外正值牡丹花开,因此也有谷雨看牡丹的习俗 。

夏:万物繁茂,耕耘成长。7.立夏 (5月5-7日)称人吃蛋。立夏有称人的习俗,来祈求健康。孩子们一起吃煮熟的鸡蛋,寓意消灾祈福。

8.小满(5月20-22日)小满意味着夏熟作物开始饱满。

9.芒种(6月5-7日)芒种是农忙高峰。民间有安苗祭祀活动,用新麦面蒸发包,祈求秋季好收成。

10.夏至(6月21-22日)吃面与消夏。夏至日白昼最长,民间有冬至吃饺子夏至吃面的说法。

11.小暑(7月6-8日)小暑天气炎热,民间有吃(食新)习俗,即品尝新米,祭祀谷神。

12.大暑(7月22-24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民间有饮伏茶的习俗,喝由金银花,夏枯草等煮成的凉茶解暑,平安度夏。

13.立秋(8月7-9日)贴秋膘与啃秋。在江浙一带有啃秋或咬秋的习俗,即立秋日吃西瓜以防秋燥。

14.处暑(8月22-24日)处暑意为出暑。炎热天气结束,对于沿海渔民来说,此时是渔业收货的时节,有些地方有放河灯的习俗来悼念逝者,祈求平安。

15.白露(9月7-9日)天气转凉。清晨草木上会凝结露水,白露时节也是茶树生长的最好时期。

16.秋分(9月22-24日)和春分一样,也流行竖蛋游戏。我国自2018年起将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举行庆祝丰收的活动 。

17.寒露(10月8-9日)赏菊与登高。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赏菊饮菊花酒成为重要风俗,天气凉爽宜人,是登高望远欣赏秋色的好时机。

18.霜降(10月23-24日)吃柿子与赏红叶。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也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

19.冬:万物收藏,休养生息。立冬(11月7-8日)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人们会吃一些滋阴补阳且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羊肉等,在北方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因饺子形似耳朵,寓意冬天不冻耳朵 。

20.小雪(11月22-23日)腌腊肉吃糍粑。小雪节气气温下降,空气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 ,南方的一些地方有吃糍粑的习俗。

21.大雪(12月6-8日)赏雪与进补。大雪时节,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赏雪滑冰成乐事,也是进补的好时候,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22.冬至(12月21-23日)祭祖与数九。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南方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北方则普遍吃饺子或馄饨,冬至开始数九并期盼春天的到来。

23.小寒(1月5-7日)探梅与吃菜饭。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此时梅花傲雪绽放。赏梅是雅事一桩,南京地区有小寒吃菜饭的传统,用糯米,生姜 ,腊肉等煮成营养丰富且暖胃驱寒。

24.大寒(1月20-21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时常与农历岁末时间重合。此时人们开始忙着扫尘,糊窗,置办年货,准备迎接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总结:我国二十四节气的风俗是中国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是指导我国农事的历法,更是一套完整的生活美学和文化体系。这些古老而充满生机的习俗,将时间的流转,自然的韵律,与人的情感和期盼紧密相连,代代相传。它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独特而温暖的文化记忆永流传。二十四节气的快速记忆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温馨提示一下明天就是霜降了,天气转凉,注意保暖。

相关文章

  • 今日立春哟

    立春吃春饼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饮食风俗。 立春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为新一年的开始,《...

  • 春风 春雨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风,大家都知道中国风俗中的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

  • 芒种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 在二十四节气中,因与节假日有关的只有清明,清明节放假三天。 而与故乡风俗习惯有关联的却...

  • 二十四节气风俗习惯

    1.立春: 咬春 立春时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萝卜,...

  • 九趾奇人【三】:莽闯观音洞(下)

    【概要】讲述一个乡村神奇人物在神奇时代的逆袭之路,展现五岭地区的风景、风俗、传说之美。 定睛一看,原来右边半壁中还...

  • 我想念妈妈的饺子,却只能被雾霾呛到流泪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 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而南...

  • 亲子日记147篇

    2018.12.22日星期六阴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按风俗今天应该吃饺子,可最近家里有点忙,忙的没包上,孩子...

  •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时的风俗包括迎春、春游、赶春牛等等。 ...

  • 上坟

    我们这里的风俗,在二十四节气的春分过后,清明之前,是一年一次的去坟山扫墓,祭奠逝去亲人的时节,俗称“上坟”。 从小...

  • 跟着萌娃学民俗,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

    小七 中国民俗知多少? 风俗节气样样妙。 跟着萌娃学民俗,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儿! (视频链接)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奇二十四节气的风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kn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