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作者: 貝爺Betty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20:58 被阅读0次

关于陶行知,在此之前,我大概只知道他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和他的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虽能熟背,却不能理解起深层含义。

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之先进,读在当下,也是醍醐灌顶!

陶先生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引人思考:

1.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单纯的教,就是教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而教学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断实践,找到方法的过程!前者学生学到的是知识,而后者学生学到的是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2.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要因材施教)

一方面,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针对这些不同,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学生只有学的快乐,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英语教师,带着同年级的两个班,教法相同,然而两个班的成绩差距较大。我还一度陷入苦恼,甚至还将责任归于学生,现在想想实在惭愧,我竟忽略了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存在差异,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新学期即将来临,我要将思想付诸于实践,来缩小两班差距,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教师不但要拿他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教学相长,终身学习)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教师,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教师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融入学生),指导他们。

了解学生的前提就是要融入学生,平时上完课就离开教室的我们真的做到融入学生了吗?那又如何了解学生呢?不了解学生又何谈因材施教?

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学习理论。我自认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然而多年以来,似乎没有在哪方面有显著提高,反省一下,大概是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也不曾读到好书。庆幸的是,我遇到了叙事者,点亮了我前行的方向,还教给我前进的方法,我感恩,我追随,我渴望进步,愿有一天我也可以为别人点上一盏灯。这便是我理解的终身学习的意义!

陶行知教育文集给了我太多思考,秉承初心,不断探索,融入学生,因材施教,多年后,愿自己成为一名教师行业的科学家。

相关文章

  • “社会大学”这个词竟然是他提出来的!?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教育破愚昧,进步靠智慧 今天无意间想起陶行知先生,便找来他的教育文集看...

  • 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一、“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

  •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教育要用情,这种情是来自与对学生的大爱,来自于做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

  •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关于陶行知,在此之前,我大概只知道他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和他的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虽能熟背...

  • 爱——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假期里,继续拿起没有读完的《陶行知文集》,细细回味,联系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次变迁...

  • 2019-07-31

    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

  •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最近一直在挤时间读《陶行知文集》,感触很深。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 《陶行知文集》读书心得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陶行知文集》,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平民教育家,通过阅读《陶行知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

  • 天生我材必有用

    ——常芹读《陶行知教育文集》之《师范生应有之观念》有感 7月17日,支教岛岛主李淑芳老师建立了“支教岛读写...

  • 生活即教育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来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lnthtx.html